文 章

卢俊:编辑会不会死?一个出版人的忠告

作者:卢俊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这个行业这些年逐渐养不起男同胞了。其中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冲击吗?还是数字阅读的冲击?为什么与此同时,地面书店也在不断大面积倒闭?


尊敬的各位前辈,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

我是中信出版社卢俊,感谢百道网,感谢凤凰传媒看,其实两年前我还是凤凰传媒的人,我在凤凰联动做过一年总编辑,我从来没有公开感谢过张小波先生,借此机会,向他致敬。如果没有他的话,我不可能在过去的三年做出那么多影响力比较大的畅销书,感谢他对我人生的影响,他教会我如何做一本好的书。另外,我要向中信出版致敬,感谢中信出版对我的重塑,让我的商业价值观更加开放和严谨,中信出版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加持久的认同,加持了我的信念,中信出版社改变我的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所有人,所以就不一一致谢。我入行十多年了,在很多人眼中,传统出版业的编辑都该被颠覆,早该退休了,因此,在退休之前才拿到一个编辑的奖项,真的是非常幸运。其实,我早就想退休了,不过好像这个奖项应该设计一个终身成就奖,拿到那个奖才能退休是吧?所以,还不能退休。

阅读不死,编辑不死

如今,数字出版风起云涌,无数个公司都想要颠覆出版业;如今,大量的数字阅读公司跑马圈地,他们认为拥有海量内容自然可以笼络无数用户;如今,自媒体也不断刷新人们对新媒体世界的认知,媒体在信息传播体系中的架构正在瓦解;如今,传统出版业,人才不是在改行,就是在思考改行的路上。很多人都发出一个疑问?这个世界还需要编辑吗? 

如今,大家在微博上关注了很多大V,关注了很多微信公众号,但是你刷微博和微信,却没有真正打开过几个长微博和公共号。如今,大家已经无人读报,更无人订阅杂志。如今,大家在网上书店打折买减的时候大量购书,但是却买而不读。然而即使好像什么都没读,你的时间却被社会化媒体牢牢占据。很多人又都发出一个疑问,出版业会死吗?

在座的所有优秀的用心做阅读产品的编辑同行们都会给出一个答案:还需要编辑,出版业不死,阅读不死。 我们相信媒介的更迭是不可逆的,我们也相信纸质出版正在走向衰亡,我们相信数字化正在改变世界;但是我们更相信编辑绝不是内容的受托者,而是优质阅读体验的参与者和缔造者,我们相信越是信息爆炸,就越是需要有信息筛选、优化和传播的编辑。

地产改变出版即将终结

但是为什么这个行业看起来那么衰呢?在别的很多行业85后,90后迅速上位,年入百万比比皆是。我是做财经和商业出版的,我的分社20个人,就我一个男人,剩下都是女生。这个行业这些年逐渐养不起男同胞了。其中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冲击吗?还是数字阅读的冲击?为什么与此同时,地面书店也在不断大面积倒闭?我个人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地产要素在总体经济要素中所占比例太高,而出版要素却在总体经济要素中所占比例太低。因此,单位个数的男同胞不能通过出版业从业购买更多房地产要素,所以,都辞职去地产公司文案写作去了,有人说地产公司是中文系最好的归宿。与此同时,单位面积的书店产出不能满足地产要素的租金需求,因此,只能倒闭让位给皇太吉、雕爷牛腩做餐饮或者做文化地产。那么,这个国家会一直这样吗?西方世界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地产要素就变成次要要素了,从工业文明转向互联网文明,就压根没有地产要素的事,我相信,不久以后的中国未来,地产要素的比重会越来越低,我也相信这个国家应该在阅读这件事上变得更有趣。

文化消费发酵巨大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30多年的高速增长,文化消费领域也随之发酵了巨大的需求。在文化艺术服务、文体休闲服务、网络视听服务、阅读服务等几个层面都出现了高速的增长,在这个领域不仅衍生出了大量的商业机会,而且甚至可能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这在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历史上是经过多次验证的,文化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是我们可以预见的整体趋势。

夺回属于深度阅读的时间

移动互联新技术的诞生以及风靡,将文化消费的场景、模式以及价值兑现机制彻底实现了颠覆,设备智能化即IOT技术也将彻底改变我们的文化消费方式,这一切不仅仅降低了资源和社会连接、沟通的成本,还将重组社会结构,随着4G时代的来临,文化消费几乎无处不在,这对传统出版提出的挑战是极大的,如何在新的消费模式和场景下,提供文化服务是新一代出版人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浅阅读和中度阅读产品已经完全在移动互联的各类应用场景下免费实现,用户获取信息的经济成本在不断降低,而与此同时,时间成本却不断升高。深度阅读是否能通过移动互联终端得以有效解决,这将决定出版业未来的重大格局。重新夺回用户在深度阅读产品上的体验时间,是未来数字阅读的最大发展空间。

重新设计阅读价值兑现机制

传统出版业务在整体的文化消费中所占的价值、市场比例和份额实际上在不断边缘化,传统出版人的价值呈现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从这个角度看,整个行业存量人才质量不断下降,整个行业的高价值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出版和其他文化消费的边界逐渐模糊,绝大部分传统出版公司都在资本市场寻求安全退出机制,只有少部分出版商在谋求转型。但是转型的难度实属不低。平台式的转型空间很小,对传统出版依赖度越高的出版商转型难度就越高,试图通过纸转电建立新行业壁垒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反而,依靠产品价值链条的延伸为出版商转型提供了一些想象空间,很多公司转型影视投资,将虚构类出版的价值链条得以延伸,在商业回报和资本市场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分享数据红利

传统出版商最大的短板就是对用户数据的掌握几乎为零,所有传统出版人的行业决策依据都来自于中盘数据,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决策大多数还是来自于经验和直觉,如果不能拥有用户消费数据,传统出版商的竞争力也将逐渐衰弱。拥有数据的中盘商,如果全面进入产品研发,却又是一个反商业逻辑的决策,因为,在电子商务领域图书的客单价和投资回报率绝不支撑资本对阅读产品市场的青睐。因此,中盘自出版如果想有所作为,唯一的出路就是开放数据,与出版商共同分享数据红利。

开放平台,实现价值共享

传统出版商在工业经济时代的疆界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在信息经济时代,出版企业的疆界在逐渐消弭,因此在新一轮变革中,中信出版社选择开放平台,利用资本力量、品牌力量、管理的力量为逐渐分散的IP资源提供增值服务,我们欢迎更多有抱负的出版人在中信的平台上释放能量,实现价值。

编辑的人生财富是什么

我今天在这里讲的一切,其实只说了一件事,就是关注人,实际上年末很多的评奖都是在关注书单,书背后有很多人,百道网和凤凰传媒有此格局,关注书背后那个最被忽略的角色。人是每个出版机构价值的核心,编辑是价值的发现者,阅读体验的缔造者,优质写作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他们很多时候甚至比作品还重要,就像他们重要得无处不在却又没人知道他们存在一样。我这里向全社会公开宣称编辑的伟大,这个行业的前途光明,就是告诉那些犹豫着是否要入行的、那些犹豫着是否要跳槽的,那些沉默前行的同行者,你们问问自己的内心,这件事值不值得你付之一生。苏拾平老师说,你不要断人财路。我想,听从内心,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才是最大的财富。我试图扮演一个布道者,试图重塑这个行业在从业者眼中的地位,就是希望更多的优质人才能和我们一起,用阅读和知识来改变那个你我心中都不甚满意的国度,这或许比格式化的教育来得更靠谱一些。

所以,我不仅不会退休,还要更坚定地投身于这个领域。编辑这个职业的春天还没到来。出版业的巨大机遇也正在眼前!虽然,不确定是永恒的。做一个好编辑没那么难,但也没那么简单,只要我们回归阅读产品逻辑,为用户提供阅读服务,提供价值和解决方案,我们就一定能让自己有种、有格且有钱地活下去。

(本文据作者在“2014凤凰传媒·中国好编辑颁奖典礼暨中国好编辑论坛”现场发言的速记整理成文。由百道网编辑整理,发布前未经本人审核。本文编辑:岳尚华。)

作者:卢俊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