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订阅服务商近来也盯上了有声书这一利基市场,为其带来了新的消费模式。尽管我们难以预料新模式会带来多大的“破坏性”力量,但参考在流媒体服务上走在前面的音乐产业,还是会发现一些不得不面对的共性问题。
图片来源@bookdao
音乐产业仍在忙于应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用户消费行为的改变,有声书出版商也面临不少与之相似的问题。唱片业的一个主要争议话题是所有权还是使用权的问题:以音像制品为例,消费者是想真正拥有内容还是只要在线上使用或租赁音像带就可以满足需求?在电影市场上则是所有消费模式的并容,包括影院放映、实体产品的销售和租赁、电视播送以及通过Netflix等数字平台出售使用权。
音乐唱片市场正快速转向流媒体,CD的销售量和歌曲下载量因此急剧下滑。由此引发了唱片业(尤其是专营古典等类型音乐的公司)的热烈讨论,讨论的焦点是现在距离流媒体服务彻底颠覆CD及音乐下载还有多远?在挪威,流媒体在唱片业营收中的占比达81%,在Spotify的发源地——瑞典,这一数字更高,为84%,与之相反,CD的销量大幅下挫。即便是在英国,流媒体所获得的收益在整个市场营收中的分量接近20%,而CD和付费下载都呈现下滑态势。
回到有声书的世界,流媒体服务还远不及音乐产业成熟。不过,尽管提供有声书订阅的Bardowl已经失败,但这一领域的发展并未止步。同类企业Storytel仍然活跃在北欧市场,Scribd也扩大了有声读物供应量,并逐渐为出版商带来不小的收益。此外,专攻教育和图书馆市场的纳克索斯有声图书馆(Naxos Spoken Word Library)也扩展了产品数量,亚马逊旗下的Audible则在日本市场推出了一站通吃式(all you can eat)的订阅服务。
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忽略Audible及其提供的下载服务。Audible的出现对有声书销售来说是件好事,随着市场的成熟,其产生的数据对业界也颇有价值。然而,在Audible上,用户多数选择以订阅方式(每个月只需7.99英镑订阅费)消费有声书,而不是正价购买。在某种情况下,这意味着订阅服务商能够获得极大的利益,而出版商在每本有声书上的收益则会受到影响。因此,这种模式要靠用户的累积消费才能为内容所有者带来可观的总收入。
这一点与音乐产业的订阅模式相同,Spotify等流媒体也要靠集聚效应才能给唱片公司和艺术家带去收益。据称,在北欧,Spotify几乎杜绝了盗版音乐,然而在其他市场,Spotify10英镑的订阅费至少要砍掉一半才能有效打击音乐盗版。
无论如何,有声内容消费量的增长和读者对有声书籍的喜爱是我们乐见的。不过,我们也需要实现各种消费模式的平衡以稳定营收,当流媒体在有声书的版图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时,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编辑 晨瑾)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