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一带一路”书单:从北京到巴黎 通过这17本书理解宗教与文化多元性

作者:百道网整理   2015年03月05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北京与巴黎,东西方两个浪漫之都,被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文明的纽带共同维系。对宗教等文化多元性的理解,对多元文化共存的理解,促进民心相通。以下17本书选自百道网为书店主题推荐陈列大赛准备的两会专题书单“西挺进:从北京到巴黎——宗教文明与多元文化图书推荐”。查看全部书单请点击:http://www.bookdao.com/BookListBang.aspx?id=94190

(点击书封或书名,可查看图书简介、作者简介及图书的被推荐情况)

《圣战与文明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张锡模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张锡模教授的《圣战与文明(伊斯兰与西方的永恒冲突)》一书,堪称伊斯兰世界政治史和国际关系史的经典著作。充分详尽的史料与逻辑精致的叙述,让读者能够一窥伊斯兰世界和西方势力冲突和消长的经过与原因。

作者以伊斯兰的兴起、发展、衰落、转变为叙事线索,借助各个不同时代国际政治体系、权力斗争格局、东西方交流冲突形势的演变,透彻说明伊斯兰的兴衰与世界政治的紧密关系,以及伊斯兰与世界政治的深刻互动影响。作者娓娓道来,向读者表明了伊斯兰历史上若干重大事件的背景,从而为人们了解今日世界伊斯兰问题的由来,打开了一扇宽阔的窗口。并为人们预测伊斯兰世界的前景,提供了若干宝贵的线索。

《穆斯林发现欧洲》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英]伯纳德·刘易斯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在西方传统中,  “发现”的主体通常是欧洲人,比如哥伦布“发现”美洲。本书却不间,这里的欧洲人并非陌生、遥远蛮族的发现者,而是受到伊斯兰国家发现与观察的化外之民。在中世纪时,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欧洲,在数学、医学乃至各门科学上,学会阿拉伯文就可以接触到当时最先进的知识。作者以翻转西方学术传统的气势,探讨了穆斯林对西方认知的来源与性质。这部生动活泼的作品勾勒了千百年以来欧洲与伊斯兰世界彼此影响的微妙方式,以穆斯林的观点重述了图尔战役、十字军东征、勒班陀战役和维也纳之围等著名历史事件。作者引述伊斯兰学者的史料,描述了他们对西方事物,诸如庭园、绘画、议会、卫生、仪态乃至妇女服饰的印象。

《性与宗教:世界信仰史上的信条与禁忌》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达格(Dag istein Endsj) 著,周云水 译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本书论述范围涉及了世界上各大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运用宗教经典、古代神话、教义声明、历史材料以及关于性行为的调查和大量其他各种各样的丰富资料,试图解释当今宗教对性的态度这一复杂领域后面的背景、动机和一般信念。作者近距离透视不同区域不同宗教背景下人们对待性的态度,包括正常的性关系、异性恋、性别种族主义、性魔、性义务、节欲、离婚、重婚等等,探讨宗教对各种性活动的态度、人类生存范围之外的性概念以及仪式上利用性的方式。

《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中国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意)利玛窦 著
译者: 文铮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本书为著名传教士利玛窦一行来中国传教过程中所见、所闻的记录手稿翻译译著。利玛窦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为西学东渐及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影响。

《人的宗教:七大宗教的历史和智慧(珍藏版)》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美国)休斯顿·史密斯
译者:刘安云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这部被称为“世界宗教第一部可用的教科书”,其特点在于史密斯尝试用个人的亲身体验,以说故事、讲历史与哲学思辨的方式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传达给大众,环绕宗教所引发的价值深入地挖掘人性的奥秘。

《五千年犹太文明史》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英)马丁·吉尔伯特|译者:蔡永良//袁冰洁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这是一本奇特的史书。马丁以写信的形式写历史,特别是写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的伟大民族的历史,在史学领域可能是绝无仅有的,至少也是十分罕见的。全书由141封信组成,描述了犹太民族发展的全过程,具有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的特色。 

马丁自始至终在讲故事,用最为通俗的语言娓娓道来。尽管其中一些内容离我们十分遥远,如圣经时代的历史,但在他笔下都易于理解。虽然他是在给一位老人讲故事,但读者无论老幼,无论什么文化程度和职业,都会渐渐被他的讲述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在他引领下沿着犹太人走过的上下五千年历程慢慢前行。

《儒教与道教》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马克斯·韦伯 著,洪天富 译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由于本书的研究而被西方汉学界誉为中国学研究的“伟大的外行”。在本书中,韦伯对世界各主要文化的经济伦理原则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个主要方面,并将它们与西欧及其他社会中的类似方面进行比较,同时从“物质”和“观念”因素方面论述了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理性”精神的原因。本书是海外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必引的名著之一。

《犹太文明史话》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美)巴姆伯格 著,肖宪 译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犹太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从它形成到现在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在犹太教出现之前或者之后,古代世界还曾经有过其它一些宗教(如埃及、波斯、希腊、罗马的宗教),但它们都先后衰落、消亡了。而犹太教尽管历经劫难,却能生存下来,直到今天仍充满着活力。而且,犹太教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对人类文明还作出了巨大的影响。犹太教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它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哪些贡献?几千年的沧海桑田、起伏盛衰对犹太教本身又产生一些什么影响?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也必须对犹太教的历史进行研究。本书是一本合适的英文犹太教史著作,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可作为研究犹太教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佛学研究十八篇》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梁启超 著 
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佛学研究十八篇》一书以论文集形式收录了梁启超的十八篇佛学文章,成为梁启超晚年佛学代表作的汇编。本书从史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佛教的兴衰流变,以及相关的事项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内容涉及:佛教的产生;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阿育王、迦腻色迦王的护法事迹;印度境内佛教宗派的分布情况;佛教东渐的路线;西域来华的译僧;西行求法的古德;佛教输入中国的年代和地点;汉明求发说等传说和经典的辨伪;中国佛教的兴衰沿革;佛教翻译的演进;佛教经录的地位;汉唐高僧的著作;玄奘的行历年谱等等。其中有不少见解和论述,至今仍不失精深之论,具有长久的参考价值。作者制作的各种图表,也为学者进行专题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作者:吴飞 著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基督教中国化”的话题是中国政界、教界和学界都非常关注、而且也颇有争议的论题。基督教与中国的关系从其历史发展沿革来看乃是两种文化体系相遇和对话的关系,当然也是两种强势文化彼此接触和对比的关系。《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作者吴飞通过民间考察的形式,对基督教在现代中国民间社会的历史与处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论述。

《穆罕默德在欧洲 :千年的西方虚构》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伊朗] 梅诺·里夫斯 
译者:林丰民 史月 
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作者精心地梳理了一千多年来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在欧洲的形象。尽管欧洲也不乏文化的良心,也不乏对伊斯兰教及其创建者的正面描述,但是那些负面的形象是如此触目惊心,它们在欧洲各阶层留下的影响实在太恶劣了,远非那些正面描述可以抵消。当这种负面的东西从西方文化的深层被媒体唤醒的时候,欧洲传统上对伊斯兰的敌意就成为西方民众支持政府攻击伊斯兰国家的强大民意基础。作者通过对欧洲各个语种大量文学文本和文献的阅读,勾勒出了欧洲政治界、文化界、宗教界历朝历代对于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精心丑化、矮化、妖魔化的轨迹,同时也对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挖掘。

《宗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卢国龙 编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宗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介绍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民间宗教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根据国家颁布的数据,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几大宗教的发展状况,包括宗教职业者和普通信教人数的统计与区域分布、信教者职业与文化程度的变化,信仰的状况,宗教仪式仪轨的变化,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宗教信仰表现出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变化等,《宗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探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条件下宗教在社会各个层面所起的作用,宗教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十字军(中世纪的世界)》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英]海伦·尼克尔森 著,刘晶波 译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十字军是一场绵延几个世纪的战争,它是拉丁基督徒抵抗他们认为威胁了其信仰的敌人的战斗,敌人有时是信仰不同宗教的人,有时则是基督教中的“异端”。海伦·尼科尔森的叙述为我们提供了对十字军的全面了解:为何而战?为什么会造成欧洲人口的大范围迁徙?为何十字军愿意为基督教国家的战争献上数年人生?一张清晰的年表使读者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十字军运动中的大事,6张地图使读者能迅速了解重要地区的政治和地理信息。17位人物的传略和12篇原始文献则为本书提供了鲜活的材料,让我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全新的看法。

《伊斯兰教文化150问》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金宜久 编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与犹太教和基督教又同是一神教。然而伊斯兰教又有自身明显的特点。例如,它作为较为彻底的一神教,反对偶像崇拜、反对多神信仰,在其寺院中从不置坛设像。《伊斯兰教文化150问》在确定论题方面,尽量考虑到伊斯兰教的特点,有所侧重地介绍伊斯兰教文化方面的知识。

《渤海视野:宗教与文化战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卓新平,等 著
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渤海倡议”,是中国宗教学界继2011年“泰山共识”后就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所包含之深刻而普遍的宗教性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并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之命运和处境探讨,呼吁国人自觉纠偏百年来对于传统文化的过激反应和草率态度,倡导尊重传统与理性回归。

《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四龙 著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本书归纳了欧美佛教研究的五个学术传统,即:印度学、巴利语、汉学与藏学传统,以及头绪繁多的中亚西域研究传统。这种归纳几乎涵盖了佛教研究的所有领域,既扼要介绍世界佛教的分布及学术研究的梗概,又给国内的同仁提供了资讯,使大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大致了解西方已有的学术成果。

通过本书的细致梳理,佛教在西方学界的形象变化得以显现:19世纪末,西方人眼里的佛教是异教,在学术研究上附庸于印度学。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佛教研究在欧美各国都有了独立的学术地位,成为超克西方现代性危机的思想资源;而且,欧美佛教团体积极入世,出现了“参与佛教”的新形态。

《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荷)许理和 著,李四龙、裴勇 等译
译者:李四龙
出版时间:2003年08月

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孕育出独特的中国佛教,这至少经历了三四百年。东晋庐山慧远以前的中国早期佛教,就是一部中国人如何回应佛教这种外来文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外僧人如何同化两种不同文化的历史。作者以翔实的史料、独钎的视角重现了这段激荡人心的历史画卷,叙述了公元4世纪、5世纪初中国南部和中部地区佛教的特点,剖析了佛教在当时中国传播的社会背景,尤其是当时的夷夏关系、政教关系和佛道关系,并以丰富的资料反映了当年中外僧人的弘法生涯。读者藉此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佛教不断本土化的壮阔历程。

(本文编辑:李勿)

作者:百道网整理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