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回归“慢文学”,品读最“原汁原味”的巴金散文

作者:张洁   2023年06月1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24年,是我国著名现代作家巴金诞辰120周年。巴金,本名李尧棠,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21年4月1日,他的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此后一生,他都投身创作,写出了《家》《春》《秋》《寒夜》《爱情的三部曲》《随想录》等多部代表作品。2003年11月,巴金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为了纪念巴金先生,山东画报出版社与巴金故居合作,出版了由巴金故居策划,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巴金亲自参与校订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巴金全集》为主要参照底本的《巴金散文系列》图书。这套图书的出版,对倡导读者重读经典、品味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百道网专访了丛书责编,山东画报出版社历史图书编辑室主任怀志霄,请他解读出版背后的故事。


怀志霄

《巴金散文系列》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05月

上海武康路,这条不算太长的小马路上有一座大名鼎鼎的老式花园洋房——门牌号为113号的巴金故居。自1955年迁居到这里,巴金和家人在此居住生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的《随想录》,以及《创作的回忆》《倾吐不尽的感情》《团圆》《往事与随想》等著作和译作均诞生于此。对巴金来说,这里是他“觉得全身充满幸福的感觉”的家。而这个家,也在他诞辰120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为他精心策划准备了一份礼物——整理出版一套以巴金自编集或亲自认定版本目录为基础,最能呈现他作品原貌的丛书《巴金散文系列》。

《巴金散文系列》的出版方是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山东画报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孙犁文集《耕堂劫后十种》。这套书给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主持策划《巴金散文系列》时,周立民经由朋友引荐,找到山东画报出版社,提出了合作意向。在合作过程中,巴金故居提供了作品的初版本和历史文献图片,并完成了对原始文本的校对工作。

山东画报出版社历史图书编辑室主任怀志霄表示,《巴金散文系列》是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巴金亲自参与校订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巴金全集》为主要参照底本,并适当增加了相关内容作为附录,同时增加部分文献图片作为前插。由巴金故居提供文本和进行校对,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丛书内容的精准。

回归经典,最重要的是尊重作者和作品

精准,是出版《巴金散文系列》所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阅读要回归经典,而经典值得我们反复品读。但到底怎样的书籍才能称得上是经典呢?怀志霄举了个例子:郑振铎的散文作品《燕子》曾被选入过不同版本的教材,但每一版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改动,竟没有一版是与原作完全相同的。这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其他近代文学名家的作品中。不管是选编、汇编还是单行本,保留原貌十分少见,改动几乎成了一股“潮流”。这固然有可能是因为某些行文用词已经不再契合我们现在的语言规范,所以才会依照读者的阅读习惯来做出取舍。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些被改动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选择,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轻易改动,不管是对作者还是作品,都是一种不尊重。“所以我们在做这套书的时候,既然想要重现经典,就必须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虽然市面上巴金的作品已经有很多,可《巴金散文系列》只凭“原汁原味”四个字,就能从众多的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更何况,上一部较为全面的《巴金全集》,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而作为单行本出版的散文作品,更是要追溯到上世纪30到50年代。此次《巴金散文系列》将巴金的散文作品集结成丛书出版,其独特性不言而喻。

《巴金散文系列》共包含《感想集》《黑土集》《龙•虎•狗》《废园外》《怀念集》 《静夜的悲剧》《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谈契诃夫》等十册。创作时间起自抗战全面爆发, 截至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其中,《感想集》 包括《感想》《无题》两部杂文、随笔集,所记录的是作家在抗战中的感想和印象;《黑土集》包括《黑土》《旅途杂记》两部散文集,是对种种抗战经历的描述和回忆;《龙•虎•狗》这部散文诗篇幅精短,文笔优美,描写了作家从各层面对人生的思考;《废园外》收录了《灯》《长夜》等散文名篇,表达了在抗战的艰苦时刻,作者心怀希望和决心;《怀念集》是作者怀念逝去的朋友和亲人的散文集,其中那些平凡人的际遇令人感慨又感动;《静夜的悲剧》诉说了抗战胜利后,一个中国人对当时社会现实具体而真切的所见所想;《华沙城的节日》包含《慰问信及其他》《华沙城的节日》两部作品,这是作者跨入新的时代后换笔写作的第一声;《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中包含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等名篇,是作者第一次踏入朝鲜战场的通讯报道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则是作者第二次入朝的战地通讯;《谈契诃夫》是作者赴苏联参加契诃夫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的观感,也是对契诃夫作品和为人理解的学术随笔。

这十册图书中,隐约能看见一条“线”,这条“线”反映了作家与整个民族命运的息息相关,见证了国人从不屈不挠的奋斗到民族浴火重生的历程。淞沪会战后,巴金辗转抵达广州,后经越南到昆明,再到大后方的重庆。颠沛流离间,生活条件自然也很艰苦。但巴金始终坚持帮助友人,并笔耕不辍,将一些抗战大事记录下来,选编出版。在这一过程中,他对文字的驾驭和提炼越来越纯熟和精准,也让读者在政治、军事以外,有了另一个观照历史的角度。

“我们的历史一直是‘大历史’,缺少个人视角的描述。但历史除了是国家的、民族的,更应该是每一个个体的。巴金作为一个作家,他会比其他历史亲历者拥有更强烈的诉诸笔端的欲望和能力。通过他的作品,会带给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从个体的视角去了解历史。”

图文结合,是另辟蹊径也是坚持传统

在《巴金散文系列》中,选取了一些与各册书籍内容直接相关的文献图片作为前插。图片包括作者在创作时期的个人照片、作品中提到的亲友的照片,以及书籍各版本的书影、在当时的报刊上第一次登载的印记、作者编写文集时修改书稿的照片等。虽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照片数量极其有限,但这套图书还是尽可能地延续了山东画报出版社“图文结合”的特色出版方式。

山东画报出版社成立于1993年,自建社以来,便致力于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出版,并在出版图文并茂、高品位的大众读物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比如出版社成立后不久,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大书《图片中国百年史(1894-1994)》。全书荟集2700余幅照片,用图片的形式展现了百年间的中国历史,堪称史无前例。这套上下两册、大八开、共18斤重、定价1480元的图书,在1994年以“天价之姿”大受追捧,高额的售价也拦不住它销量惊人。1994年10月,《图片中国百年史(1894-1994)》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后来,出版社推出的《老照片》系列、《日本侵华图志》、《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路桥上的中国》等作品也先后获得多项重要奖项。

谈及为何要坚持走“图文结合”的道路,怀志霄告诉我们,我国书籍自古以来就是图文并重,“左图右史”也一直为古之学者所推崇。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也曾指出:“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我们在编选和编辑图书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尽量延续这一传统。”

延续传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图文结合”,图从哪来?多年来,山东画报出版社一直在积极努力地建设属于自己的电子图片库。他们收录了几万张拥有独家版权的老照片,以支持社里的图书编排工作;他们拓展联络了很多摄影家、摄影师,以及一些历史图片的收藏家,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图片;他们还与各个合作方互通有无,得到了更多专业的图片支持。正如前文所说,《巴金散文系列》的历史文献图片就是由巴金故居特别提供的。

“我们专注图文结合,意义绝不是让阅读变得更简单。”怀志霄认为,现代人普遍存在一种误解:图文书图片多一点,看起来是不是就比较轻松?是不是图文书的受众就一定更偏向大众读者、偏向低幼读者?答案是否定的。图文书,图和文相辅相成的同时,也各有各的表达,图片的增多并不能降低阅读的难度。例如山东画报出版社曾出版的《剑桥插图史》,这是一套非常专业的史学专著,虽然书中插图很多,可阅读门槛依然很高。甚至很多比较严肃、专业的图文书,其图片的解读难度还要大于文字。这才是真正的图文书最常见的情况。

静心阅读,用“慢文学”抚慰躁动的心灵

在类型文学大行其道的现在,《巴金散文系列》这类的经典作品通常会被我们归类为“慢文学”。“慢文学”,顾名思义,是一种既需要作者秉承“工匠精神”,“慢工出细活”,也需要读者放慢思绪,细细品味的文学作品。快餐时代的来临,人心浮躁的现状,类型文学的冲击,都让“慢文学”似乎失去了发展的土壤。但怀志霄认为,“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换个角度,这又何尝不是“慢文学”作品的机遇呢?作品不该单纯地以文学类型来进行归纳,首先还是要回归到其本身的质量。恰恰是因为社会整体节奏较快,人们都比较容易躁动,才更需要有一些高质量的、经典的作品,让大家静下心来阅读,进而抚慰我们焦虑的心情。

“我们不强求阅读,因为从中外历史来看,阅读其实并不能说是一件大众化的事情。”怀志霄觉得,开启阅读的“钥匙”,其实是“需要”。看动漫、看网文,是放松的需要;大肆购买教辅书籍,是成绩进步的需要;而阅读文学作品,是陶冶心灵的需要。“我们当然要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但如果有人对阅读感兴趣,我的建议是,阅读永远要回归经典,永远要反复重读经典。”

作者:张洁

终审:李星星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