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用顶峰的清寂写出了平凡的盛大——专访《巡礼之年》责编王睿

作者:刘瑞丽   2023年05月1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周志文是一位长期浸润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人,也是一位兼擅不同领域的“文艺复兴人”。台湾《印刻文学生活杂志》总编辑称其散文为“十年来所见最好的”,毛尖老师为本书作序,盛赞周先生的散文是继周作人、废名之后,中文世界顶峰的清寂之作。百道网专访《巡礼之年(全三册)》责编王睿,请她介绍这套书的精华,以及周志文的写作特色和人格魅力。

《巡礼之年(全三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周志文 著
出版时间:2023年02月

这是一套有关记忆与时间的散文集,写作的时间跨越十二载,所记大多是作者五十到六十这段人生岁月中的见闻与感悟。年逾八十的周志文回望这些文字,将它们集结出版,取名“巡礼之年”,既是他作为骨灰级乐迷对于李斯特的致敬,也是一位学人对于岁月的又一次朝圣。

周志文先生1942年生于湖南,祖籍浙江。7岁时跟随军眷姐姐举家来到台湾,在宜兰乡下度过自己的险巇少年。六十年代初到台北上大学,从此经历台湾社会剧烈变动的三十年。他当过兵,做过高中语文教师,报纸主笔,后来回到大学继续深造,并在淡江大学、台湾大学担任教授至退休。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三册《巡礼之年》中,我们既可以读到世纪之交台湾的市井风情和人生百态,亦可以读到作者访学行旅中的哲思感悟。从聆乐赏画时的纤敏体察,到世局转蓬下的深沉顾惜,从极其细小的日常见闻和身边琐事,到逐渐雄浑开阔的知性之美和庄严之思,周志文的笔大量触及生老病死、情感觉知、宗教艺术、行旅怀乡……一种“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幽人深情常常跃然纸上。

毛尖在读到周志文的这些文字后作序,并写道:“周著《巡礼之年》,在生态的意义上,是对今天水泥社会的一次植树造林。而回到时间长河,《巡礼之年》则是对那些没有进入过文学史的人物的一次次回忆和拥抱。”

《巡礼之年(全三册)》责编王睿认为,周志文的知识结构中,晚明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的散文也或多或少受到了晚明小品文的影响,充满隽永灵动的气息,充满临流而观的超拔和不经意间赤心热胆的袒露。看似都是不经意的小事,但在他近乎白描式的写作中,却很好地结合了抒情和言志。”周志文的散文有些像一潭清泉,没有湍流、没有波涛,平平静静的,但一方面透明可析,一方面可以反映天光。而那些没有被说出来的时时刻刻,是潜入时间长河的魔法一场,也藉由周志文的笔,使我们的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他的平实中有超拔,内在的平等心和大自由会让人不知不觉获得感动和尊严。

“他博闻强记,艺术修养极高,作为编辑能够和这样一位作者结识,是一件非常荣幸和开心的事。”王睿谈到与周志文老师的合作交往时这样表示。

有些人像潜入似水年华的巨人,为那些无名之辈燃起了生命的柴火

百道网:《巡礼之年》十多年前曾分别以单行本《三个贝多芬》《冷热》《布拉格黄金》《风从树林走过》在台北出版发行。十多年后,出版社选择将这套书结集在大陆出版,是出于哪些考虑?这个选题最吸引和打动你们的地方是什么?

王睿:周志文老师是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学术研究之余,他尤擅散文写作。同是作家的朱天文曾在一篇序言中提及初安民先生(时任台湾《印刻文学生活杂志》总编辑)对其散文的评价:“十年来所见最好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曾集中出版过他的“记忆三书”——《同学少年》《记忆之塔》和《家族合照》,这三本散文集也被一些大陆文学评论者誉为台湾版的《呼兰河传》《儒林外史》和眷村文学代表。但细读文本,我认为三本周先生退休(2007年)后写作的“记忆三书”,放在个人生命史的角度,还可以视为“少年——离家——归家”主题下的回忆性文集。

一个人会在什么时候反刍自己的旧日时光,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时光之间的写作,会是什么样的?毛尖老师在读过“巡礼三书”后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她说:“有些人像潜入似水年华的巨人,同时触及间隔甚远的几个时代,而在时代与时代之间被安置上了那么多的日子,那就是在时间之中。”原来的四本台版集子,从出版的时间来说,跨越了十二载,所记大多是周先生1995-2007年间,受台湾各报章专栏邀请写下的散文。当时他担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也曾有一年的时间去捷克查理大学担任讲席教授,写作时少了一些回忆的成分,更多是即时的见闻和感悟。从更全面地了解一位作者的角度,我们认为出版这套书,可以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记忆三书”之外的周志文。

此外,重新集结出版“巡礼三书”还有我们的一些考虑。在创作散文之前,周先生有很长一段时间兼任报社主笔,发表的多是评论文章。他也有两本时事评论集《在我们的时代》(1990)和《瞬间》(1992)。而从《三个贝多芬》(1995)开始,周先生的创作就主要集中在散文了。从时评转而写作散文,其背后也正是台湾经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变迁的转折期,两岸的关系也在其间变幻。在“巡礼三书”中,不难读到很多表达时代远扬而去的小短文,其中也不乏对商业社会的反思,对宇宙天地间飘萍一瞬的人生感怀,以及众多在艺术中找寻到的惊奇。周先生一贯对于自己的写作淡然处之,但他在《三个贝多芬》“自序”中写道:“我终于了解,最大的勇气,不是揭露社会黑暗,而是面对贫弱的自己;最大的智慧,不是创造新知,而是如何安顿自己,对自己如何遗失这样的问题找出答案。”虽然《冷热》(1997)“自序”言及书名缘起时他还说:“黄梨洲在《明儒学案》中称道‘东林’诸子:‘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是我难以忘记的句子。”或许都可以印证即便不写时评,他依然忍不住关怀的心境。难怪为周先生《风从树林走过》(2007)写作序言的台湾作家沈冬青,干脆用了《迟暮之感与格格不入》写下她的感怀。

格格不入却又深契于心,虽幽独了些,但那种以学者之身启索“忍不住关怀”的赤心热胆,却常让人心生感慨。我们相信这种况味也是能够激起许多知识分子共鸣的。周先生是一位在诗文音画各方面都造诣颇深的“达人”,读他的散文从不会觉得枯燥。此次重新集结出版这套文集,我们进行了许多重新编目工作,而最令人感动的,或许可以套用周先生《寻找光源》中的一句话:“幽暗地方的光,特别值得珍惜。”他写下那些默默生默默死的空山松子,“为那些温暖、凄楚又动人的无名之辈燃起了生命的柴火。”(毛尖老师 语)

他的散文继承了晚明小品文的传统,充满隽永灵动的气息

百道网: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要了解世界上的每个时期每个角落发生的事情都变得更加简单。你觉得这套图书对于大陆的读者来说,会获得哪些不同于互联网资讯的阅读体验?

王睿:这实在是一个大哉问,甚至这个问题还能引申为,今天我们阅读书籍的必要。而回到这套书,我认为不管是对于怎样的读者,都能见仁见智地体会出其中的好,也能分辨一些不足。但在我看来,这套书最区别于资讯获得的阅读体验,或许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写作传统。

周先生的知识结构中,晚明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的散文也或多或少受到了晚明小品文的影响,充满隽永灵动的气息,充满临流而观的超拔和不经意间赤心热胆的袒露。看似都是不经意的小事,但在他近乎白描式的写作中,却很好地结合了抒情和言志。散文在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源流很深,影响也广,其中熔经铸史的传统,在现当代学者型散文作家的作品中,体现尤为突出。要知道在一篇短小的文章中,做到抒情和言志很好地结合,其实是很能体现出知识积累和文心才情的。

许多人可能追随周先生的“记忆三书”到了这里,会因为这些篇目的短小、芜杂而略感失望,但其实不是的,我还是想强调应该在时代和作家本身的生命轨迹中去理解作品,去看“巡礼三书”。2009年的时候,周先生曾经在上海人民出版社担任过“台湾学人散文丛书”的主编,那套书收集了许多台湾大家的作品,除了周先生本人,林文月、汉宝德、黄碧端、颜元叔、陈芳明、龚鹏程等都在其列。当时除了有两岸散文交流的编辑思路,也有展现不同面向学人散文的意味。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如果此次旧作新版能够为周先生再收获更多的一批读者,那就是这套书最大的“成功”了。

两岸同胞需要增进交流,“巡礼三书”某种意义上也在做这样的工作

百道网:几年前,台湾青年作者廖信忠在大陆出版的《我们台湾这些年》也曾风靡一时,增加了大陆读者对台湾的关注和了解。这套书和《我们台湾这些年》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王睿:很惭愧,我没有读过廖信忠先生的《我们台湾这些年》,但我时不时会去读廖先生的公众号,我觉得廖先生的写作特别鲜活生动,而且他能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采用闲聊的方式让人读懂背后很多有意思的政经文化。但我觉得你问这个问题,似乎正好可以印证廖信忠先生书籍引起热议背后的问题,就是需要增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从这一点来说,周先生的“巡礼三书”和《我们台湾这些年》都在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廖信忠用三十年的个人成长经历串联起台湾社会剧烈变动的三十年,而对于周先生来说,时代的起伏变化也许早已是人生起初就打下的底色,不变的,永远是那些飘萍般随时代载浮载沉的人们。他们用力地活着,却难免因为时代和人生际遇的不同或悲伤、或无奈。记得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有句经典台词:Remember me before the memory of love disappears。我想读周先生的这套书,或许可以从爱的角度,破除许多两岸政治和意识形态语境下的迷障,回到人本身,回到静下心来的生活点滴和日常。

将原有的四本书整体打乱重新编目,主旋律上有三条不同的情感脉络

百道网:这本书的书名《巡礼之年》是作者定的还是出版社设定的,与之前四个单行本的书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叫“巡礼之年”?

王睿:是周先生定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细读周先生为这套书写的“跋”,一来有作为骨灰级乐迷对李斯特的致敬,二来也有回望岁月的意思。

周先生这套文集是从原来的四本文集中挑出作品重新编目的,《三个贝多芬》(1995)副标题为“城市笔记”,《布拉格黄金》(2003)多是他在布拉格担任讲席教授时写作的散文,《冷热》(1997)和《风从树林走过》(2007)又大多是在台北的生活点滴随感。所以这套书中,您既可以读到世纪之交台湾的市井风情和人生百态,亦可以读到作者访学行旅中的哲思感悟。

周先生说:“我的大部分的生活是在台北过的,我的工作与家都在这里,书中大部分没特别点明的地方是台北。但就是写台北,也内外有别,有时写外面的风景,有时写内在的心境,有时兼有内外,只是比重有差吧。我曾在欧洲教书,在那儿生活旅行过,又因孩子曾在美国念书,也到过美国,书内一部分是写台湾以外的生活。但不论到了哪里,内在的中国因素是不变的,就是看洋人的东西,也总带着中国人的味道,这叫作‘偏见’。文章断断续续地写,开始没有文学目的,生活的目的原不在文学的,不是吗?但后来写出来了,便与文学有了关联,而这份关联有时多,有时少,有时在形,有时又在意,要分也不好分。”

巧的是编辑这套《巡礼之年》,从约稿到出版恰恰经历了疫情三载。李斯特的“巡礼之年”(Années de pèlerinage),大陆又译作“旅行岁月”,译成巡礼只是多点宗教意含。所以也就像周先生所说,不论巡礼或旅行,都会面对不同的风景,贯穿风景的是时间,而看风景的是人。体会了这层意思,便知道人即使在一地不动,而岁月不居,也算是在旅行的。

百道网:从内容的编排上,这套合集与之前的三个单行本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做了哪些内容的调整?装帧设计上又体现了哪些独特的地方?

王睿:这套书是将原有的四本书整体打乱重新编目的,前前后后花费了蛮长时间。大部分篇目都完整保留,但也做了一定增删。删除了台版的序言六篇,删除了一篇教育随笔《躲藏起来的孩子》(这篇文章在网络上流传比较广,东方出版社曾为周先生出版同名教育随笔集),删除了政治敏感、年代隔膜、内容雷同的篇目,增加了《我的尊严》和《散步布拉格》两篇文章。每本书的书名也是和周先生商量后敲定的,有点类似专辑主打歌,而篇目的编排,我以为是在“巡礼之年”主旋律上有三条不同的情感脉络,并且三本书在艺术性和丰富性上也有意层层递进。我们为每一本书的封底都增加了一段话,这些话和每本书的主打歌篇目相互呼应,或许能够有一种纲举目张的感受。但正如周先生所说,有时在形,有时在意,要分也不好分的。

这本书的装帧力求简约大气,其实还有其他的设计方案的,但最终周先生为我们寄来了他题写的书名,我们觉得多一分都可能略显多余,就选择了采用中国传统色“沧浪”“天缥”“苍筤”色印制的封面,并用草绿色的竖腰封加以点缀。这三种颜色是东风解冻的春之色,我心悠悠,春生而动,是充满希望的颜色。而封底日食、海浪、地球三个大的意象,也分别象征着被遮蔽的光、岁月磨砺、天地生息。虽然抽象了些,但作为散文集,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简约传达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吧。希望读者朋友能够喜欢。

毛尖老师的序言极为精到地写出了这套岁月之书的价值和意义

百道网:策划、出版这部书的过程中,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根据本书所展示的作者形象以及合作中的细节,谈谈您眼中的周志文?

王睿:印象深刻的有很多,但能称之为“最”的,我想应该是约到毛尖老师的序言,并最终收到毛尖老师序言时的惊喜吧。特别地感谢毛老师,她为周先生“巡礼三书”写作的序言,从我有限的阅读经验来说,我认为也是毛先生诸多文章中相当出彩的一篇。她将周先生的散文上升到“归有光的文统”,并点出这套岁月之书的价值和意义,读后醍醐灌顶。毛尖老师一向快人快语,嬉笑怒骂间直指问题的核心,想不到的是她会用更深沉去写周老师。还想一提的是,在收到“巡礼三书”样稿时,毛老师并未见过周老师,她后来笑称:“如果与周先生有一些真实的交往,也许当时写的不会很辛苦。”真的是文字的力量超越了时空,在编辑完全书再看毛老师的这篇序言,真是每看都要潸然泪下,而周老师也曾不止一次地说道:“有知己如此,夫复何求。”

有意思的是,周老师有不少书的序言作者,都是在不认识他的情况下写作了第一篇,后来与周先生成为好友。龚鹏程说:“看着他的文章,偶或怔忡,便会想起自己的城市、自己的生活,看见自己的泪水、听到自己的歌声。”所以我觉得周先生的“好”,是能够激发他人更好的“好”。套用一位豆瓣网友的话:“是个亲切的老头儿,可为邻。”而文章之外的周先生,我认为也“文如其人”,他博闻强记,艺术修养极高,作为编辑能够和这样一位作者结识,是一件非常荣幸和开心的事。

他的平实中有超拔,内在的平等心和大自由让人不知不觉获得感动和尊严

百道网:台湾的散文特点是更多以小见大,毛尖老师在读完作品后写道,“《巡礼之年》,在生态的意义上,是对今天水泥社会的一次植树造林。而回到时间长河,《巡礼之年》则是对那些没有进入过文学史的人物的一次次回忆和拥抱。”您能否结合这部书的内容,为我们解释一下这两句评价的深意?周志文是如何透过小人物的微琐命运来展现大时代的氛围,用无数的平凡构成盛大和秩序的?

王睿:例子太多了。比如第一本《野姜花》的第一篇,周先生就选择了《沉默的人们》,描写的是荣民老兵。在对岸,随蒋介石部队来到台湾的下层士兵,晚年大多过得不是很好,他们是被历史遗忘的群体。周先生朋友的父亲生病,但却连荣总医院的一张病床都无法获得,而这样的人,千千万,“他们是完全静默的,即使他们说话,他们也是静默的,有点像默片里的人物。”这样的悲戚与无奈,也许任何语言的描写都会是苍白的。但周先生并未停止记录,在从朋友父亲的葬礼出来后,路过满是羊蹄甲花的道路,他写道:“初夏时分,满树的繁花都凋零殆尽了,但其中有一棵,却不屈服似的仍然在恣意地盛开着。一朵朵分开看像兰花的羊蹄甲花,本身具有相当优美的姿态,然而可能是黄昏时特殊的光线和气氛吧,那些紫色的花朵聚集在一棵树上,竟然令人觉得像在猛烈地燃烧着一般。”像交响诗一般的结尾,并无刻意恢弘,但却在人心中久久环绕。

再比如毛尖老师序言中也提及的黄顺安和吕阿菜。黄顺安是周先生住家附近一位菜贩的儿子,他曾经央求周先生教他做过一只灯笼;吕阿菜是一位女出租车司机,因为觉得自己的名字太菜而连带感慨人生低贱;周先生晓以平凡是福的道理,用自己的方式鼓励他们。人与人之间,短暂的浮萍一碰拥有相互扶持的暖欣,也许是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做到的,可贵的是周先生写作这些相遇或见闻时的笔法,从不刻意拔高,该平实之处平实,该绚烂之处绚烂。这种练达有一丝苦味,但正因为苦,所以会让人体会到苦味过后的甜。

周先生是让我从内心感到了阅读时的被尊重,同时又充满了让这种暖欣能够传递下去的一位作家。就像他以《野姜花》来命名第一本书,那个危险中又透着宁静氛围的场景,何尝不是众庶冯生的真实写照啊。而跳出一切世俗的纠葛,不论出身高贵还是低微,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也许就是那份相互理解和支持的连接吧。我以为,周先生写出了这些盛大。

百道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营销策略是怎样的?目前本书的影响如何,读者有哪些反馈?

王睿:目前这套书的影响还看不太出来,我们发给了主流媒体一些书籍资料,也在豆瓣上做一些转发赠书活动,有不少周先生的老读者应该会注意到,一些文学界的朋友应该也有关注到,但正如前面所说,我们还是希望这套书能够收获一些新的读者。接下来我们也会积极做一些线上线下的活动,努力扩大这套书的曝光率。现在大家都很忙,能够静下来读读书,都是奢侈,但还是想最后借百道网的平台赚一声吆喝,这套书是适合静下来去慢慢品读的一套书,也许并不一定要把这里的每篇短文一气读完,但只要去读,都会或多或少收获一份宁静和慰藉的。

作者:刘瑞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