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俞晓群:编辑的基础

作者:俞晓群   2019年09月26日   来源:百道网·俞晓群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网·俞晓群专栏】在职场上,图书编辑一职不算热门,但每年投身其中的年轻人不少。经常有人会问,从事编辑工作的基础是什么呢?对此答案很多。如果做一点极简的思考,我想无非有两个必备的基础条件:一是学识,再一是社交能力。

这里的学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学历或曰基础知识,这些年大学教育日渐进步,高学历的学生纷纷步入出版行业,总体是一个好现象。学习好的孩子,师训好的孩子,性格好的孩子,做起出版来上路快,工作中可以省去很多的烦恼。二是职业训练,也是职业基础,无论你未来做案头编辑、策划编辑,还是做统筹编辑、总编辑,做初审、复审、终审,甚至做出版社的大领导,有职业的基本功训练,你才敢说话,别人才能够听你说话、听懂你说话。出版业行话太多,外行进来,不知道三审三校,不知道核红付型,不知道字型字号,不知道护封腰封,不知道天头地脚、勒口环衬、毛边光边、封一封二封三封四,那就连说话的能力都没有。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大型综合集团的领导,有一次他让下属一家出版社汇报工作。当听到社长不断提到码洋、实洋时,他先是发愣,继而笑得前仰后合,说:“你们出版界真是奇葩啊,什么马牙马牙的,不就是总定价么?”

近期我也遇到一位基本功极好的社长,遇到一部疑难的稿子,他不慌不乱,亲自审读,亲自下厂,亲自提供补充资料,亲自拿出恰当的解决方案。说实话,即使我从业三十多年,如今见到如此优秀的人物,还是要大为赞赏的。

再说社交能力,这也是出版职业的特殊性。我常开玩笑说,书业面对的是“两活一死”,两端面对的是“活的作者与读者”,中间面对的是“死的纸张材料”。我们如何让死的纸张变成活的书籍,这确实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编辑毕竟不是魔术师,需要老老实实地尊重这个产业,需要老老实实地尊重作者和读者,不然白纸会变成废纸,文化与商业的努力,都会归于失败。在这里,研究死的材料有许多学问可论,本文暂且不说;研究活的作者与读者,其中有更大的学问需要探讨。

一是要与作者打交道,首先是身份的定位。编辑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你是编者,不是作者;你编书时,不可以越俎代庖,不可以指手画脚,不可以自以为是。我还是强调那句老话,作者的谦虚,作者对你的尊重,往往是对你职业的尊重,而不是因为你个人如何了得;如果你脱离了编者的身份,成为其他人,或者也成为作者,可能什么都不是。进一步说,即使你有学问,也需要站在一旁扶助作者;如果你说作者不行,不值得你扶助,那不是说你的水平高,而是你选错了作者。我这样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见到太多的编辑,自我身份定位的缺失,说话、谈工作、写文章、与人交流,不自觉中,就流露出眼高手低、盛气凌人的气势。难怪巴金先生晚年叹息,现在的编辑,怎么都成了编辑官呢?难怪沈昌文先生反复强调,我们编辑的本职工作,只是给作者端茶倒水的,为他们服务的。

与作者打交道,其次是格调的定位。你一定记住,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者,他一定是一位优秀的人,一定是一位精神贵族。编辑的格调不同,追求不同,选择作者的标准也会不同。世上有情操高尚的人,有思想丰富的人,有学富五车的人,有才华横溢的人,有腰缠万贯的人,有巧言令色的人。总之,人物五花八门,你取哪一款呢?大多数的编辑,会在时尚或实用价值的驱动下,在各类人物中跳来跳去。积年下来,回望过去,你的选择可能既无学理的区分,也无人文精神的归类,更谈不到产品格调的定位。你可能会解释说,那只是职业和商业行为,不代表我个人的本意。怎么会呢?我们常说“察其言,观其行”,你一生为了私利或势利而投机、而往下奔、而趋炎附势,难道转过脸来,你说“那是职业行为,我本人还是很高尚的。”就可以一笔勾销编辑应负的责任么?如果说为经济和任务所迫,编辑还可以解释;决策者与领导者就不同了。总之,书是一个编辑的身影,作者是一个编辑的精神表现,这一点不会改变。

再一是与读者打交道。在许多编辑的眼中,读者只是一帮群众,只是一些数字:书册的订数、网络上的点击数、评论的阅读数、留言的条目数、推介的文章数、收款机的钱数等等。其实,编辑更应该把读者看成一个个单体的存在,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并且我们必须清楚,编辑在明处,读者在暗处,编辑的一举一动,都在读者的观察之下。读者购书的条件:兴趣、实用、作者、出版者、品牌、推介、包装、价格、时尚……对照一下,表面上这里没有编辑的名字,但每一项都离不开编辑的工作。如果我们站在读者的角度逆向思考,自问:编辑不能做什么?我们不能请劣等的作者,不能编恶劣的著作,不能拼凑书稿,不能抄袭文章;我们不能屈身于没有品牌、没有信誉、没有理想的出版机构;我们不能做虚假广告,不能恶炒图书和作者,不能为了商业目的而欺骗读者;我们不能过度包装或偷工减料,不能虚高价格或参与恶性竞争;我们不能迎合低俗的风气,不能制造恶俗的产品;我们不能为了经济利益,或者为了屈于某些压力而失去做事的底线。反过来从正面思考,其实只有一句话:编辑要有职业的良心与操守。读者是监督员,没有他们的认可,我们只能失败;不单是商业的失败,职业的失败,还会是人生的失败。


作者:俞晓群

来源:百道网·俞晓群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