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蔡骏新书分享会在苏州举办,围绕“回忆迷宫”的主题,以文学的、小说的方式讨论记忆的真相。活动以一条“迷宫幻境”短片开场,为读者打造沉浸式的悬疑现场。作家蔡骏向读者讲述《谎言之子》《生死河》《无尽之夏》三部作品在内容架构、写作手法、叙事、语言上的区别,以及主题的关联。记忆的参照是当下,当我们开始讨论记忆,无论是个体记忆还是集体的记忆,都像迷宫一样,难辨真伪。我们试图用不同的碎片去还原真相,尽管每一块都可能真实,却不可避免地偏离了完整、连贯的真相。
记忆迷宫中抽丝剥茧
《生死河》有关记忆与转世,暗含超现实主义元素,是中国悬疑小说被翻译为外语版本最多的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无尽之夏》以悬疑、惊悚的方式讲述一群少年直面危机,不为人知地做了一回英雄的成长故事。《谎言之子》获第二届凤凰文学奖大奖,代表蔡骏近几年创作的变化,在技术、叙事,悬念和案件的设计上更为成熟,也更加现实主义。这三部作品在风格、核心创意、主题的叙事、语言风格上有很大差异,但都与人的记忆有关。从前世的记忆,到青春的记忆,到挖出二十年记忆背后所有的秘密,三部作品都在记忆的迷宫中抽丝剥茧,走向各自不同的救赎。《谎言之子》中的警察、《生死河》中的申明和司望,《无尽之夏》中的少年们,三部作品中的人物都完成了精神上的蜕变,这种蜕变也是每个人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
在边界地带探寻生活的真相
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被规定的人生情境中,行走在一条必然的路径上。在社会的、个体的、原生家庭的裹挟之下,我们无法脱离轨道,只能按照“本该如此”去度过自己的一生。当人拼命要摆脱现状,更大的偶发事件将会发生,命运变为另一种面貌,人不得不用谎言去伪装自己,掩盖真相。《谎言之子》中,每个人都站在巨大的阴影之下,肯定即否定,这种方式既是悬疑小说的叙事技巧,也是小说的主题本身。《生死河》在阴阳之间寻找生活的真相。他人即地狱,他人说的话、做的事,我们都无法得知。当一切发生,面具被揭开,我们才会看到一个赤裸裸的、鲜血淋漓的真相。它在生命与死亡交界的晦暗不清、模糊不清的边界地带,探讨生与死,阴与阳,甚至包括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无尽之夏》则是在成长的边界展开,这个地带中的人自以为成熟,却往往做很多幼稚的事,他们拒绝早熟,拒绝过早地进入成人社会,因而选择了一件看起来更危险的事,也选择了一种真正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和勇气,一场属于16岁少年自己的成人礼。某种程度上说,悬疑小说正是在边界地带建构叙事空间,探寻生活的真相。这三部小说所讲述的,都是我们如何被岁月改变,变得面目全非,又如何去找回生命的本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发现一面镜子,看到自己人生中的过往或未来。
蔡骏还提到,于他而言,写作是一种表达欲,既是对当下生命状态的表达,也是对个体生命的延展。这正是他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并不断实现突破的原因。
此次活动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与苏州繁花书城主办。活动现场,读者围绕作品、创意写作、小说的影视化改编等问题与嘉宾进行讨论和交流,氛围热烈,是一场难得的、真诚的悬疑读者的聚会。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