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著名作家徐风的最新力作《做壶》全面展现中国紫砂古法制壶的技法与心法、精神与内涵,彰显了文学之美与紫砂之美。2022年6月12日,在《做壶》的新书首发式上,与会嘉宾就该书的出版价值、内容以及阅读感受进行探讨。
6月12日下午,著名作家徐风《做壶》新书首发式在宜兴雅达小镇雅达书院隆重举行,本场首发式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中共宜兴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雅达书院、现代快报社、宜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宜兴市作家协会等联合协办。中国作协副主席格非,著名作家苏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晓愚,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无锡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建,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马钟,宜兴市文联主席夏侯岭,宜兴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蒋干达,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宜兴市作家协会主席戴军,紫砂大师顾绍培,本书主创、著名作家徐风,出版人、作家黄小初,顾景舟弟子、著名陶艺家葛陶中等嘉宾出席活动。
本场首发式由线上和线下结合,共分为三个议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汪兴国,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论家谢有顺线上发言。现场则由文学文化界专家和紫砂界业内人士、图书主创团队分别进行作品研讨与交流。本场首发式由出版人、作家杨葵主持。
《做壶》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徐风 著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做壶》是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重磅打造的“大国粹书系”的第一本,这是一部历时数年记录、考察与创作的匠心文本。作为总策划和出版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在致辞中表示,“紫砂壶,是最典型的中国表情、中国表达。《做壶》首次将紫砂这一民间工艺与文学化的当代表达有机结合,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造性转化。书中,制壶过程的全记录和细腻阐释前所未有,具有大师级的范式价值和独一无二的史料价值、传承价值。”
书中,顾景舟大师衣钵弟子葛陶中先生生动还原制壶技艺,著名作家徐风打造匠心文本揭秘制壶古法与心法,可谓著名作家与制壶大师的四手联弹。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做壶和做文一如做人,所以在这本书中,壶、人、文,其道如一也。有载道的壶是因为有载道的人,徐风写紫砂壶其实也是在回应道与器之间的关系。老子《道德经》中‘当其无,有器之用’,说的是道和器、有和无的关系。《做壶》体现了道,更体现了无,这是中国精神的根底所在。”
《做壶》全景式呈现了紫砂的古法工艺、文化流变、历史发展和精神内涵。该书是对中国紫砂古法制壶的首创性的完整记录与文学阐释,忠实还原紫砂古法制壶技艺,挖掘中国紫砂文化核心精神。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施战军在发言中认为,“做壶是一门手艺,大师级紫砂壶则是天人合一、心手合一的显灵,写作是一门手艺,一流的文学作品则是自然、人文、修养、性情的结晶,徐风的《做壶》堪称通人写大匠、神笔话天衣,俱是辛苦得,共为源流计。”
汪兴国祝贺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大国粹”书系闪亮登场,他认为徐风为我们奉献了一批兼具文化史料价值、工艺学术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的精品佳作,几十年的专注深耕令人敬佩。从一把把紫砂壶切入中国人的生活肌理,以文学之笔回溯中国人的精神本源,用文字做一把壶,把最大的“真”还给真,徐风由此达成了古与今、技与艺、传与承、守与创的沟通与联结,完成了他独具个人色彩的中国式表达与书写,这也使得徐风成为文学苏军中别样的一道风景线。
谢有顺对《做壶》的出版表示祝贺,他认为《做壶》这个书名非常精妙,简单直接地告诉了作者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做壶,二是谁在做壶。让砂泥呼吸,并为之塑形,默契神会,一器一格,不可移换,这是做壶,也是做壶人对自我的凝视。徐风写完顾景舟之后,又对话其弟子葛陶中,细述做壶之细节、心事,这种技艺、时间、心力、热爱的奇妙结合,生动地诠释了何为以器启道的中国美学。
作家徐风与现场读者及在线观看直播的观众分享了自己创作感受,他认为写作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一种把紫砂和文学打通的语境:把枯燥的紫砂壶制作过程,转换为文学化的审美过程。无论是泥料、工具、制作过程,都赋予它们以呼吸和空间。用文字做一把壶,让不懂壶的人能看懂做壶的奥秘,并且生出许多意趣和怀想;让懂壶的人读后也觉得受用,从中获得他们之前没有的视野和认知,这便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
现场交流 张黎、徐风、葛陶中、黄小初
现场对谈交流 格非、史俊棠、顾绍培、李晓愚、苏童
什么是中国紫砂,什么是知行合一、天人合一,请来看制作一把紫砂壶吧。什么是端庄、古典,什么是庙堂之上的尊贵和文人的雅致之美以及壶手的鬼斧神工,请来看制作一把紫砂壶吧。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