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疫情之下,四川文艺出版社发挥着文艺出版社特有的独特关怀,为大众点亮心灵明灯。百道网专访总编辑张庆宁,探讨此次疫情给出版社带来的影响,作为文艺类的四川文艺出版社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及对数字化的看法。
四川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张庆宁
疫情影响大,出版社齐心协力
疫情事发突然,又是春节,本来在春节之前,四川文艺出版社已将部分新品发往卖场销售,又准备在寒假期间面向受众推助学生读物、文学作品,这对出版社来说原本是一个很好的档期,但现在受疫情影响,一切成泡影。
初四的时候,四川文艺出版社想在地面店全部关掉的情况下,将无法线下经营的产品转到线上来,并进行促销。但没有想到疫情发展如此严重,全国的假期延长,所有物流停摆,能够开放的都一切为疫区服务。再加上特殊时期,网上购物的也相对少,这也给出版社造成了一些困难。
而物流随之影响到了图书。电商平台在全国建设了许多仓库,每个仓库的地方需要有人去管理。现在由于复工尚未开始,库里的书都无法发出。张庆宁告诉百道网,四川的出版社依赖的地面店,在现在看来,第一季度无销售可言了。
“刚开始的时候还想着我们要努力,我告诉分管发行的副社长去弄好渠道,做好准备,如果我们线下走不通,我们就走线上的路,但现在发现线上线下都走不通。生命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其次。”她说道。
但张庆宁并不悲观,而是对未来的走势持积极态度。她认为,等到疫情结束后,大家对读书的需求会井喷。一是物流开后,一切会开始运转。二是即将面临开学季,学生们需要读书,家长会购买图书。尽管第一季度目前看来并不理想,但第二季度,包括暑假,可能会销售反弹。
此外,出版社也有自己的措施来应对。现在出版社编辑们正静下心,编出手中的稿子,等到疫情过去,一切就可以继续顺利运行。全出版社带着共同的理想,志同道合,一起前行。
用诗歌关怀危情下的社会
疫情发生后,四川文艺出版社立刻响应,用自己独有的文艺诗歌关怀社会。
出版社从薄伽丘《十日谈》,一部讲述人们在中世纪黑死病蔓延时期的日子里写诗谈说的小说处,得到了灵感,又因为在疫情发生后,复工时期延长到2月3号,时间刚好7天,由此出版社在微信公众号上策划推出了《七日谈》,每日一首诗歌推送,以抚慰人们的心灵。
此外,出版社还推出了“春节特别节目”,由大声武气工作室在喜马拉雅FM上播放,包括“编辑们的茶话会”,畅聊在疫情期间,四川文艺出版社编辑们对图书、电影的感想;“唯诗歌与美文不可辜负春节特辑”的节目里,编辑们对2019年一整年的图书进行总结和推荐,以馈在家中无法出去的人们,给予人文上的关怀。
在诗歌出版版块,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过全国知名的《星星诗刊》、《草堂》,具有很强的传播力量,出版社因此邀请诗人梁平针对这次疫情,挑选全国著名诗人的诗歌,编一本诗集,希望通过诗歌,将坚定的信仰和力量送达到人们的内心。
张庆宁表示道:“现在舆论混杂,有认为这个时代不要唱颂歌赞什么的,但是在这种非常情况下,其实有时候坚定的信仰和力量很能稳定人心。我跟梁平老师也说,要挑选好的、艺术很强、有正能量的诗歌给大家。 ”
在诗集作品收集的过程中,四川文艺出版社和四川广播电台联手,选出部分作品由电台资深播音员录制成朗诵作品,在电台节目“每天晚上和武汉在一起”里播放。同时,四川文艺出版社也会将诗歌音频放在公众号中,以供大众收听。
战略调整,面向未来数字化趋势
张庆宁表示,出版社的数字化发展推进比较缓慢,在这次事件下,看到别的出版社能够很快推出数字资源平台、电子书,拿出数字出版成果,也感到了危机感和焦虑感。在家办公期间,出版社也不断与各方联系,目前基本完成了诗歌的征集整理,也在制作和发布之中。
在这次疫情后,出版社一定会对目前的渠道战略模式等进行一些调整,更向未来的数字化进行跃进和发展。比如出版社与广播电台合作进行诗歌放送,就运用了数字化手段。合作的电台表示每一首诗都会为出版社做一个二维码,放在电台平台上,扫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访问出版社的立体书,听到朗诵。
下一步出版社会更往上,适应社会变化,推进数字化发展。
(本文编辑:水英;编助:牛倩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