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讲书堂 | 《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著名学者胡阿祥讲述别样的中国史

作者:洪扬   2019年05月23日   来源: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学习▪讲书堂】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书是江苏人民出版社新出版的胡阿祥教授所著的《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这是一部历史类的书,是一部名实互证的中国政治史、角度独特的中国文化史、视野出新的中外交通史。本书自出版以来便获得了学界和大众的普遍认可和热烈反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成功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书”人文社科类,并获得极高评价。颁奖词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国号递更,名号众多。本书著者胡阿祥积二十余年之功,深入系统地考证了中国历代国号、古今名号和域外称谓的源起、含义、演变、使用情况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铸就了一部别样的中国史。”

《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精装)》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胡阿祥 著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你好,欢迎来到“百道学习•讲书堂”,我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洪扬。

洪扬

首先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创造了方块汉字的中国人,历来就有讲究名称字号的传统,国号、名号、称谓是“中国”的“魅力之衣”,是“看得见”却少受关注的“华服”。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民族、政治、语言、文字、心理、名称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全面、深入细密地探讨了中国历代国号、古今名号、域外称谓的形成过程、来源取义、使用情况与复杂影响,得出了“美哉,变动不居而又蕴含深意的中国历代国号;伟哉,沿用不衰而又凝重气派的中国古今名号;妙哉,来源不一而又呈现特征的域外有关中国的称谓”的宏观认识。可谓从独特的侧面、别样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名称情结,淋漓尽现了方块汉字的无穷魅力、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中外交通的艰难历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的泱泱大国气度。

所谓“知世论人”“知人论书”,本书作者胡阿祥教授,籍贯上海、出身桐城、求学复旦、任教南大的胡阿祥教授,既深受桐城学术主张的“义理”“考据”“辞章”“经济”并重的浸润,也体现了海派文化的兼容灵活、金陵性格的潇洒沧桑,而其历史、地理、文学、考古多学科的求学经历与综合素养,亦在这部史料扎实、行文雅驯、思维发散、立论审慎的大著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现。

这部书对作者来说具有着特别的意义,是一部总结之作,也是一部告别之作。从1994年动笔写作开题立意的《中国古今名号寻源释意》(1995),到2017年完成总结之作《吾国与吾名》(2018),作者在这个领域断断续续地耕耘,竟然已经持续了24个年头。其间出版了数本相关著作,又在“百家讲坛”主讲了“国号”(2012)、“国之名称”(2017)两个系列节目。从最初筚路蓝缕的十万字到最终的五十余万字,从当初的满头青丝到如今的两鬓斑白,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个研究领域与宣讲课题,何以伴随着作者如此之长的学术生涯呢?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回答:“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的来源取义、来龙去脉,毫无疑问,是“中国人共同关注之事”。因为这些国号、名号与域外称谓,伴随着我们民族的成长、我们国家的历史、我们疆域的变迁、我们与世界的交往与交流、我们以及我们的祖先与后代的生命,推而广之,如果我们立足于“名实互证”的视角、“闻‘名’识中国”的思路,那么这些国号、名号与域外称谓,又能丰富、强化与鲜活我们对历史中国与现实中国的理解,并油然而生对中华文化与华夏传统的自认、自信与自豪。

本书的题名为《吾国与吾名》,相信读者朋友们应该马上会联想到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作者在《后记》中透露,《吾国与吾名》正是意在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致敬!作者在复旦读本科时,曾细读慢品这部“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的英文名著,并为之久久感动。本书虽然做的是考原、解说吾国之名、吾民之名的文章,究其深意,其实是期望借此更加切近地理解吾国与吾名,希望将这份感动、温情与敬意分享给更多的人。

好了,今天就为大家推荐到这里,欢迎继续收听百道学习更多精彩内容。愿好书与世界同在,成就你我精彩人生。

(本文编辑:绘里)

作者:洪扬

来源: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