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美在天真”是诗人艾青对“评剧皇后”新凤霞的评价,山东画报出版社于2017年8月推出的新凤霞自述,也以这句话做为了标题。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央视CCTV联合推选的“2017年度中国好书”的评选中,《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凭借新凤霞故事的传奇性成功入选。山东画报出版社之所以能够出版这么一本佳作,与该书责任编辑王一诺有着密切的关系。王一诺自读到新凤霞作品《永葆幼稚青春》起就对其进行了持续的关注,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这部珍贵的书稿,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约稿。
《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入选2017年度“中国好书”)》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新凤霞 著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新凤霞,著名的评剧演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曾饰演青衣、花旦,是评剧“新派”创始人,被誉为“评剧皇后”。她通过《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祥林嫂》等为广大百姓熟知,晚年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从演员到作家、画家的转变,曾创作《以苦为乐》《少年时》《我与皇帝溥仪》《新凤霞说戏》等作品。
2017年,是新凤霞诞辰九十周年、吴祖光诞辰100周年。值此之际,山东画报出版社从新凤霞女儿——吴霜处获得曾辗转于中国台湾、美国的新凤霞珍贵手稿,并于2017年8月整理出版了《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一书。该书分为三大部分讲述新凤霞的一生:第一部分是“永葆幼稚青春”,讲述了新凤霞儿时天津的贫苦生活,也写了学戏的艰苦;第二部分“本色见才华”则是新凤霞对艺术道路的探索,除了出演《坐楼杀惜》《刘巧儿》《花为媒》的珍贵史料,新凤霞还以细腻的文笔记录了自己与齐白石、梅兰芳等艺坛巨匠交往的故事;第三部分“人生欣与戚”中,新凤霞漫谈人生体会,其中也包括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霞光恋”以及如何实现从戏曲演员到作家的转变。新凤霞的文字清淡而不失韵味,独具女性温柔细腻的特点。翻开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这位“评剧皇后”的个人生活史,还可以从中窥见新旧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该书已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央视CCTV联合推选“2017年度中国好书”、中国出版协会“2017年度30本中国好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度好书”、《北京青年报》青阅读2017年度60本好书等榜单。关于《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2017年度中国好书”的颁奖词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是一代‘评剧皇后’新凤霞的传奇自述。她幼年学戏就敢于打破陈规,最终创立了评剧‘新派’;她永不言败,由一位近乎文盲的艺人成长为高产作家……她的人生虽历经磨难,却保持真、善、美底色和中国艺术的风骨。”
独具慧眼,编辑要有选题敏感度
一个好的选题决定一本好书的诞生,但选题并不是凭空而来,一个编辑想要做出好书必须具备选题敏感度,从日常的阅读与生活中找寻灵感。有时,对一位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作者进行持续关注,或许可以为编辑带来不错的选题。《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一书的编辑王一诺对此深有体会。
关于新凤霞,王一诺的最初了解来源于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永葆幼稚青春》。书中的故事不加虚饰、不落俗套、绝不做作,文风直追以诗性语言著称于文坛的现代文学大家汪曾祺、孙犁等人,这一点也深深打动了王一诺。出于对这位“评剧皇后”的好奇,王一诺对她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大量检索,发现了新凤霞文字语言的启蒙老师是老舍与叶圣陶两位文学大家。1957年6月,“文学家”新凤霞初露峥嵘,于14日、19日在《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两篇叙事散文《过年》和《姑妈》。叶圣陶先生曾评价新凤霞的文章“畅达而深刻”,他说:“写东西当然得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可是把经历写下来,要写得像个样,还得有一套本领。新凤霞就有这套本领,她能揣摩各种人物随时随地的内心世界,这很可能是她从小学艺的时候练成的。”
王一诺在成为一名编辑之后,对新凤霞的作品和关于她的话题仍保持持续关注。在新凤霞小女儿吴霜对媒体表示,她手中保存有母亲新凤霞的手稿,其中很多内容还未经出版时,由于长期关注这一方面,王一诺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好书稿珍贵异常,约稿要有行动力
一部珍贵的书稿,会有多家出版社争相约稿,而作者方如何抉择常常取决于出版社的态度。《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一书的手稿曾辗转于中国台湾、美国多地,最终失而复得,其中还有很多从未出版的内容,不可不谓珍贵。因此,吴霜的消息一经发出,就有几家出版社对这部书稿“虎视眈眈”。
新凤霞之女吴霜是中国著名花腔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她经常在各地演出、讲学,社会事务繁多,联系颇具难度。但王一诺并未因此而放弃这个选题,她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到了吴霜。那时,吴霜刚从美国孔子学院讲学归来,听闻王一诺的请求,便邀她去家中看看书稿,再下定论。
收到吴霜的邀请,王一诺迫不及待地奔赴吴霜的家中,想要赶快看到这部书稿的具体内容。在对书稿进行了简单的翻阅之后,编辑的直觉告诉王一诺,这部书稿很有出版价值。吴霜在接受《北京青年报》刘净植女士的专访时说道:“有过两三家出版社和我接洽联系这部回归书稿的事,却只有山东画报出版社的编辑、一个年轻的女孩王一诺的行动最为快捷迅速,她在电话里初步了解了这部书稿的情况,没过几天就从济南乘高铁来到北京,而且第一时间取走了书稿,留下一张收条。我至今记得她站在我家前厅中央的长桌前低头一篇篇飞快地翻数稿件,然后告诉我总共多少篇文字,打包封上胶条。她高兴地说:‘吴老师,我回去了,回去就报选题,您就等好消息吧。’我觉得,这好,有行动力!我也放心了,稿子去了该去的去处。”
书稿加工过程,编辑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有了好的书稿,一本好书的诞生之路才走到一半。接下来要考验的,就是一位图书编辑的基本功及与作者方的沟通能力。
在选题论证的环节,王一诺列出这部书稿的三大价值,使选题得以顺利通过。一是新凤霞手稿中所叙述的故事具有传奇性,更像是旧社会的风俗画,区别于前几年很多书展示的“民国范儿”,以更加真实的视角揭示了旧社会平民百姓的艰苦生活,新旧社会的对比中更能揭示新中国成立带给普通百姓的意义;二是新凤霞的个人经历十分励志,从一名大字不识的民间艺人成长为高产作家,凡事要求做到最好,其中的坚持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仍具有现实意义;三是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近几年实施了一系列地方戏曲振兴工程,这样一本包含有中国传统戏曲创作精髓的图书,更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
但编辑加工过程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新凤霞二十几岁才进扫盲班学认字写字,字迹十分潦草,手稿中错别字特别是同音异形字比较多,同时还有不少天津方言。虽然王一诺拿到的手稿已经过新凤霞家人的整理修改,但要辨认手稿上的文字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纸张变得十分脆弱,故整理手稿也颇费了一番时间与精力。在《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这部书稿的出版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编辑与作者方之间的沟通。除了文稿中存疑的文字,王一诺在书稿整体内容分类、篇目挑选等环节都与吴霜进行了沟通。
做书的过程十分漫长,王一诺后期还请吴霜结合文章内容提供了一些平时难得一见的剧照、合影、家庭照作为配图,这些照片使得《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这部书更加灵动。而在装帧设计方面,这本书最终选定了暗红色布面的材质,希望突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沉稳与内敛,内文选用了象牙白色的优质纸张,没有过多繁复的装饰,期盼达到“家常一般的自然天成”。
(本文编辑:阿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