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备书单】日常琐事、俎上文字,历史痕迹、晚风残月。吃文化书单45种选目,种种都是饕餮范儿。
图片来自《食物:味道的历史》(浙江大学出版社)
No.1 寻味中国
作者:[美] 林留清怡
出版时间:2014-05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寻味中国》的作者林留清怡是一个ABC,她出生于芝加哥,在南加州长大,从小喜欢写作,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之后才首次来到中国。来到这块陌生的大陆,她发现自己对美食烹饪的爱好和对写作的热爱一样大。她亦发现,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同,中国人对美食充满了热情,汉语中三句话离不开食物和吃,比如说"吃醋""吃苦",再比如用"酸甜苦辣"形容人生百味,所以她也希望通过美食走近中国文化,寻找自己的根。 冒险之旅从北京的一所"既没有暖气,也没有量杯"的烹饪学校开始,到山西面摊和饺子馆做学徒工,再到上海外滩顶级餐厅的大厨。从普通的面条、饺子,到狗肉、牛鞭,又或顶级餐厅的饕餮盛宴。在厨房里,在餐桌上,她遍尝独特的中国美食,也碰到形形色色的中国老百姓,并耳闻目睹了这些人物普通或又不平凡的经历、故事;从中折射出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巨大变迁。 作者以跨文化观察的方式,幽默生动地写下了她的经历。她的文字读来令人垂涎,文字中流露出浓浓的人情味,酸甜苦辣咸,所有的滋味都在书中一一呈现,从中国人的餐桌看尽中国社会的风貌百态和时代变迁,以及美食如何慰藉人们的心灵。这个"味",不仅仅是美食佳肴的美味,更是人生的滋味,引人思考,令人回味。 身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风味》杂志、《美食与美酒》杂志等等的资深撰稿人,作者非常擅长讲故事,书中没有夸张的形容词,也没有褒贬分明的形容词或描写,而是以一个一个生动的故事,不动声色地写出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勤劳、善良、朴实、智慧和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No.2 吃货辞典(精装)
作者:崔岱远
出版时间:2014-0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图书简介:饮食,是一切文明的基础。它最牢固,也最顽强。当你回味着那些酸甜苦辣,往往更为留恋吃东西时的某种意境和心绪。萦绕于心头的滋味,隐匿着属于自己的甘香或苦涩,人世间是无法买到的。于是有了这本活色生香的“辞典”,为那些销魂于碗筷之间的“吃货”。 《吃货辞典》以八十多篇精致散文介绍了中国天南地北的几百道大菜小吃,无论是在家吃个舒坦,街边吃着随意,还是上饭店吃个名气,都饱含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情。更有近百幅绝美手绘插画为“辞典”增色,七种趣味书签为“吃货”添香。
No.3 快活馋
作者:高军、徐路 著
出版时间:2014-02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图书简介:吃货写食也如下厨,凭的不仅是舌尖对美味的热捧,更有天赋加匠心。这里的每一篇,都如一道有渊源有来历的家常菜,杯盘随意,厨房里却必有秘不外宣的秘方,终而滋味浓厚,惹人奋箸。这些独门秘方,可能是天外飞来的妙喻,是奇峰突转的反讽,或极闲淡里倾泻的一缕儿女情长,极热闹处滋生的一点世味苍茫。“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正是《快活馋》里求味道的人生。
No.4 时蔬小话
作者:阿蒙 著
出版时间:2014-0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图书简介:《时蔬小话》是一本关于生活里时蔬记忆的小集子。在日常生活,每天三餐都离不开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食物之一。正因为我们对蔬菜们太熟悉了,却早已忽略了那些关于蔬菜的身世和趣闻。《时蔬小话》正是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风趣和温暖的故事,让大家对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有新的了解。它不是深奥的教科书,而是一部淡雅清爽的开胃蔬菜,为大家献上来自植物的问候。书中除了介绍蔬菜的基本起源以及分化过程外,还就蔬菜对应的人文典故、烹饪方法和博物记忆等方面做了介绍,使得蔬菜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形象鲜明而清新。
No.5 味的道
作者:二毛 著
出版时间:2015-03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图书简介:《随园食鉴》是美食作家二毛的最新力作。作者受到清代作家袁枚《随园食单》的启发,按照《随园食单》的脉络分类,重新创作出了现代版的《随园食鉴》。全书以杂文的形式,同样具体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菜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茶酒单等十三个部分,总共七十几篇。但内容中除了知识性的写作,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美食经验和特殊记忆,以及非常个人化的丰富体悟。全书轻松又富有内涵,在妙趣横生中将读者带入美食美妙异常的意境之中。
本书被如下百道好书榜榜单推荐
No.6 食物:味道的历史(精装)
作者:[美]保罗·弗里德曼 著
出版时间:2015-1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食物(味道的历史)》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是食品历史学家**次尝试挖掘食物的浪漫的吸引力。这里是文明的成就,从史前到现在,到用餐的乐趣——配料、准备和演示等各方面。书中,主编保罗·弗里德曼搜集了法、德、比、美和英的历史学家的全面的、从史前到现在的历史味道的散文。
本书被如下百道好书榜榜单推荐
No.7 地道风物·舌尖上的新年
作者:陈晓卿 等
出版时间:2016-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图书简介:中国国家地理的强科学逻辑、地道风物的温情关怀、《舌尖上的中国》陈晓卿团队的亲历精神,在《舌尖上的新年》机缘之下,再次碰撞出火花。 《舌尖上的新年》一书是“地道风物”系列Mook继热卖并广受好评一再加印的《地道风物·广西》、《地道风物·湘西》之后的第003号作品(特刊)。主创团队焚膏继晷,历时两年,辗转几十座城市、乡村,只为解答,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味蕾密码与时空情结,为读者奉上一册最值得中国人感念的新年美食读本。《舌尖上的新年》同名大电影同期上映,导演亲撰拍摄手记,精美图文,独家奉送。 身为中国人,每到深冬,我们总一再再三地进入过年模式,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人对食材与味道的极致追求——美食、会与农耕文化的循环结点——过年,吻合在一起?我们为什么要一年一度、必得在此时尽情欢宴?《舌尖上的新年》分久等、远来、甜蜜、有心、饕餮六章,诚邀您揭晓答案。 《舌尖上的新年》由陈晓卿亲自执笔,赵珩、黄磊、沈宏非、温瑶、小宽、萧春雷、郭亦城、殷罗毕等知名美食家、作家和文化工作者,从各个角度,深情、深度、深刻撰文。这里有舌尖上的美味,更有过年的真理;有最高端与最简朴的烹饪秘籍,也有让人掩卷沉思的乡愁故事;有他乡,有故园,有连接起迁徙与轮回的千丝万缕…… 《舌尖上的新年》,在这里,发现乡土中国之美。 《舌尖上的新年》,你所不知道的过年味道,立刻揭晓!
No.8 饕掏不绝
作者:朱振藩
出版时间:2015-08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图书简介:民以食为天,本书溯古至今,漫谈各色美食、流变、烹调及饮食态度,知其典故,食其风雅,读来舌底生津,口腹之欲有大满足。
No.9 至味在人间
作者:陈晓卿
出版时间:2016-0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大隐于市的美食,散落江湖的佳肴,东奔西走,只为吃口热乎的; 一个人的饭馆,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南来北往,至味只在人与人之间。 《至味在人间》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十年饮啜笔记,陈晓卿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独家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拂袖笑破饭桌上的假面具,平民食物也看得人口水四溅之时,归根结底直抵人心: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No.10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
作者:吴鸿 著
出版时间:2015-1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图书简介:《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是“把多年来体验苍蝇馆子的生活,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作者本无意写成一本探寻“苍蝇馆子”的指南或是“美食地图”,所记录的,都是他和朋友们的觅食生活,但恰就是这种“扫街嘴”多年的精挑细选,为读者们如实呈现了好味道“四川苍蝇馆子”的私家地图,文字中更有本地市井生活的真滋味,是一本有体验、有情味的美食文集。
No.11 说食画
作者:冯杰 著
出版时间:2015-06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图书简介:这是一本关于吃的书,却不是纯粹的吃书,更不是实用菜谱。它是风格独特、结构独到的一册另类散文集,是属于诗人冯杰“一个人的吃”。里面无国宴豪华大餐,皆民间平常食事。 作者写的不是食单,是记忆里的亲情,文化残存的余脉。有世相细节,味蕾记忆,有亲情人事,童言妙语。形式上文图并茂,内容上趣味盎然。讲的是日常琐事、俎上文字,又是历史痕迹、晚风残月。字里弥漫文字的味道,穿行着口味,还有心味。 作者笔下“与食俱进”,腕底锦绣文章,琐碎里透出雅致,是一堆言外之意且妙趣横生的“文字的零食儿”。他提供了一种露珠藏海的生活态度和一种别开生面的阅读快感。读完掩卷,方知还是充满世俗情怀、弥漫人间悲悯的一部“烹饪家书”。
No.12 厨房里的哲学家
作者:〔法国〕让·安泰尔姆·布里亚-萨瓦兰
出版时间:2013-03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图书简介:本书主要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法国传奇政治家和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化作美食奇谈,所写的主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书中第一部分作者谈到了和吃喝有关的一些现象、历史、原因和解决办法,如食欲、宴席、肥胖症和美食主义等,深入剖析人类,尤其是法国人的饮食习惯;第二部分作者则谈到自己在世界各地与食物有关的经历,如自己流亡途中的美食奇遇等。话题热门,语言幽默风趣。
No.13 茶马古道
作者:[韩] 尹荣洙 著;[韩] KBS亚洲印象·茶马古道栏目组 编
出版时间:2015-07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茶马古道》兼具见闻录和史书特色,收录了丰富的图片资料,详尽、深度地再现了茶马古道——世界上最高、最老、最美的天上之路上最令人动容的故事与最震撼人心的美景。 《茶马古道》一书改编自KBS高清纪录片《亚洲印象系列·茶马古道》,该纪录片对这条比丝绸之路还要早200年的文明贸易之路进行了世界最早的全面实地考察和摄影。该纪录片在拍摄前就和日本NHK、西班牙MotionPictures、中国台湾GTV、泰国BBTV、卡塔尔AlJazeera等电视台签订了出口合同。纪录片一问世,便受到了英国BBC在内的欧亚各国的极大关注,并荣获了皮博迪奖等若干纪录片领域的国际大奖。
本书被如下百道好书榜榜单推荐
No.14 厨房里的思考家
作者:巫昂
出版时间:2014-12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图书简介:《厨房里的思考家》主要讲诉了与“吃”有关的趣事及其背后的深意。作者博闻强识,是旅游家,美食专栏作家,不但将丰富的美食见闻娓娓道来,还上接历史文化,外借理论分析,以幽默的笔触,从吃里边“扯出诸多社会、文化与人生来”。本书含有形形色色的饮食文化,也有女作家犀利的打趣和细腻的随想。正如陈晓卿导演所说,本书读来“非常过瘾”。
No.15 台湾舌头
作者:焦桐 著
出版时间:2014-05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图书简介:台湾味道三部曲”之最后一部。台湾啤酒、咸汤圆、地瓜粥、荫豉蚵仔、菜脯蛋、姜丝大肠、鸭赏、万峦猪脚、烧仙草……在古早味与老招牌中,味蕾、记忆、情感,与食物的文化脉络都得到了安置。幽默,尤其是自我嘲讽,是焦桐文章的魅力所在,也是饮食书写中罕有的品质,分外可贵;这也使得焦桐的饮食文章独树一帜。
No.16 寻味中国茶
作者:池宗宪
出版时间:2015-05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图书简介:喝茶,是独一无二的感官之旅,是与自然造物的神奇邂逅。对现代人来说,喝茶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门充满挑战的学问。如何识别名茶的真伪?如何挑选适合自己口味的好茶?如何正确煮水、泡茶、品味茶韵?中国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要想全面了解,需要认真地学习,真切地体验。 作者池宗宪将自己二十余年品饮中国茶的经验,化成系统而有灵性的文字,从中国茶的种类、产地特色、购买要领到茶具的选择、冲泡的技巧、品茗的方法,一步一步带您走进中国茶的世界。专业的品茶知识与个人的体悟的完美融合,教会您轻松开启味蕾,感受茶汤的万千变化,让您完整领略中国茶的神韵与魅力。本书能解答您对茶的所有疑问,让您买茶功力和品茶功力都大大提高,真正学会聪明喝好茶!
No.17 厨房里的双人舞
作者:焦桐
出版时间:2014-0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图书简介:本书由台湾美食家焦桐编选而成,从美妙的食物,到难忘的滋味,以及人们隐藏在食物背后的故事和情感,皆是本书涉及的主题。全书46篇文章选自台湾本土的各类媒体,分为“味蕾上的记忆”、“食物特写”、“逛市场,尝美味”“饮食有态度”四部分,作者包括焦桐、新井一二三、季季、庄祖宜、李昂、刘克襄、蔡珠儿等,请读者与他们一起,分享饮食的快乐,见证台湾饮食文化的发展。
No.18 手冲一杯好咖啡(精装)
作者:[日]庄野雄治
出版时间:2015-07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手冲一杯好咖啡》是最好的手冲咖啡入门手册。 书中介绍了咖啡豆的产地、特征、保存方法以及冲泡过程中各种影响咖啡口味的要素,用图示指明了咖啡的不同冲泡方法和不同口味咖啡中各种成分的搭配,并详细图解了手冲咖啡、牛奶咖啡及冰咖啡的制作过程。突出强调了迎合自己的舌头是享受咖啡的第一要素。 日本是咖啡消费大国,本书2014年甫一上市,迅速受到咖啡控们的追捧,后来甚至成为“平民圣经”。因为书中不仅深挖了许多手冲咖啡的专业知识,其百幅可爱的漫画表现形式,让更多“局外人”几分钟内也能了解手冲咖啡的秘密。也难怪,作者是当地有名的咖啡店老板和咖啡老师。读完本书之后,有人会不好意思再说以前懂咖啡,有人会说原来“做咖啡”这么简单!
No.19 吃的艺术(精装)
作者:刘枋 著
出版时间:2014-06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吃的艺术》是作者积多年厨艺,以散文笔法写就的食谱。一日三餐,无非煎炒烹炸烤烙烧,经她一说,篇篇充溢着趣味和人文。举凡山珍海错、青菜萝卜,皆可成文;可观可赏之鲜花,亦可入菜……这是真正爱食物的人写的书。
No.20 厨师之旅(修订版):寻找完美的饮食
作者:安东尼·伯尔顿 著;王建华,冷杉 译
出版时间:2015-09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图书简介:"这是国际著名厨师作家安东尼·伯尔顿的第二本畅销书。在书中,伯尔顿展示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食之旅。他受《现代启示录》的启发,先到西贡,生吃了海鲜淋漓、尚在博动的眼镜蛇的心脏;接着到“黑暗心脏”柬埔寨,深入地雷密布的红色高棉地区;他与俄国黑帮同桌共座、分享美餐;他参加巴斯克全男美食烹饪协会在北葡萄牙举行的中世纪宰猪仪式;他还在撒哈拉沙漠北部与莱里萨尼部落土人同尝烤全羊;他最后又回到孩提时第一次吃牡蛎的法国小渔村寻根。 伯尔顿在寻找人类最完美的饮食的旅途中,一再发现美食所具有的神奇魔力,也在发现内心的满足,搜索愤怒的出口,找到通向安宁的道路,捕捉与过去有关却又新奇有趣的影像。"
No.21 府城的美味时光:台南安闲园的饭桌
作者:辛永清
出版时间:2015-12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辛永清编著的《府城的美味时光(台南安闲园的饭桌)》是一部由菜肴串联起来的家族回忆录,有日寸候热闹不已,有时候却有些惆怅。十二份食谱代表着辛永清饱满而阳光明媚的青少年时代,有幸福的追思与回忆,也暗藏心酸和难言的苦楚。食谱背后的故事隐约带出一个时代、一座旧城的模样,细细品味辛家大家族餐桌上的美食记忆,又会让你想起谁?
No.22 台湾肚皮
作者:焦桐
出版时间:2013-05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图书简介:与第一本《台湾味道》一样,焦桐继续通过其饮食散文来表现台湾文化的性格,从食物入手探讨台湾庶民文化的历史与记忆。从路边摊到餐馆,从九层塔到小米酒,台湾人有着交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混血肚皮,有着杂糅四海、包罗并蓄的好胃口。麻油鸡、焢肉饭、烧肉粽、小米酒、竹筒饭、清粥小菜……焦桐以四十余种食物的名称作为关键词,与读者分享其背后的文化意涵,讲述台湾的集体记忆,带领读者一起通过味蕾来体会台湾特有的气息。
No.23 饮馔丛谈
作者:龚鹏程
出版时间:2015-05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图书简介:当你为他人饮食习惯冠上“粗俗”“野蛮”之名时,可曾想过饮食文化的形成并非那么简单?听到吃狗肉你会吓到,但在韩国可是见怪不怪;驴肉、猫肉、狗肉、蛇肉、孔雀、蜥蜴、蝗虫……作为食物,很奇怪吗?东方与西方的餐桌礼仪,哪一个精致?火腿的起源与盐尸有关;古代女人也爱放纵豪饮;麻辣为四川招牌,其实是误传……这些知识,都是有凭有据,出自历史典籍。龚鹏程从动植物、地理、文学、医学多方面切入,引经据典,谈饮馔文化。在批判“文明”与“野蛮”之前,先来认识历史,学学文化,试着尊重他人饮食习惯吧!每一口食物,背景都源远流长。看完《饮馔丛谈》,你将会重新定义“奇珍异食”。
No.24 饮食行为学: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
作者:[美]Margaret Visser(玛格丽特·维萨)
出版时间:2015-1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图书简介:本书聚焦的目标不关乎吃的食物,而在于吃的方式上。内容包罗万象,从餐桌礼仪的起源开始,对历史上扑朔迷离的食人族与祭祀行为,对宴会上主人和客人的职责与义务,对用餐时的正确举止都做了详尽的阐述。作者不仅介绍了宴会上的种种礼仪知识,并通过大量丰富的事例,深入探讨了隐藏于日常生活后面的“餐桌”人类学。在博物学的视角下,本书呈现了出人意料的文化联系:餐桌礼仪不仅是维持和平的一种方式,也是约束人类野蛮举止的缰索。通过它,我们得以表达善意、仇恨,以及对自身所处社会会阶层的认识。
No.25 你所不知的韩国味道
作者:(韩国)尹淑子
出版时间:2016-01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图书简介:本书为韩国传统饮食研究院院长撰写的一本韩国传统饮食文化图书,经韩国驻华大使馆介绍希望在中国出版。该书作者权威,为韩国著名传统饮食专家,曾以白宫为奥巴马制作韩餐;全书内容详实,操作性强,每道餐食都按照具体步骤介绍,图片精美,为喜爱美食,韩餐及韩剧的年轻读者的最佳选择。
No.26 饮食人类学:漫话餐桌上的权力和影响力
作者:[美]西敏司(Sidney Mintz)
出版时间:2015-08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图书简介:本书作者以人类学学者的视角,对饮食文化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从人类的饮食行为出发,畅谈世界文化与制度的变迁,并分析了饮食的社会功能,以及饮食在人类历史中的位置。书的内容不仅能使人们重新认识饮食,更使人明了饮食的意义。从而加深人们对饮食文化与历史的关系有更清晰的了解。全书视野宏大,颇有见地,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No.27 厨室探险——揭示烹饪的科学秘密
作者:(法),埃尔韦·蒂斯 著,田军 译
出版时间:2013-0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图书简介:本书是法国当代物理化学家,“分子厨艺”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美食科学探险家埃尔韦·蒂斯的代表作品,作者将厨房变成了实验室,来探讨美食的科学原理。他提出了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如在烹饪时是什么导致新鲜的蔬菜变色,如何煎出一个完美的荷包蛋,以操作建议和具体事例阐明抽象的概念,以使读者全面理解食物的科学原理。他告诉我们,科学准则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食物之上,并为烹饪方法提供科学解释。
No.28 中国饮食文化史
作者:赵荣光 著
出版时间:2014-05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图书简介:本书总结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理论”(食医合一、饮食养生、本味主张、孔孟食道)和“五大特性”(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进食心理选择的丰富性、肴馔制作的灵活性、区域风格的历史传承性、各区域间文化的通融性),提出了“饮食文化圈”和“饮食文化层”的理论,追溯了中国饮食审美思想的历史发展,考察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酒文化、茶文化、麦文化、菽文化、饮食滋味、饮食风俗、饮食礼节等,概述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基本上勾画了从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概貌。
No.29 搜鲜记——最地道的中国味道(含DVD光盘1张)
作者:搜狐新闻客户端吃货自媒体联盟 编
出版时间:2015-01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图书简介:3个多月、6条线路、19个城市,董克平、二毛等美食大家们潜心搜索最鲜为人知的食材,探寻最新鲜的菜品,挑战最接地气的城市旅游线路,你手上的这本书就是这次美食行走的沉淀和结晶。“即使走遍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即使注定以梦为马,却怀念炊烟、妈妈和家”。“搜鲜记”,我们在搜索每一个地方最“鲜”的味道,更在搜索我们心中最纯真、最亲切、最熟悉的一种情感。在这反季节,急功近利缩短动植物生长周期以及环境污染的今天,鲜离我们越来越远,味离我们越来越淡,乡愁离我们越来越浓。所以搜鲜永远在民间,寻味永远在路上。
No.30 从餐桌到餐桌的旅行
作者:潇潇 著
出版时间:2015-02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图书简介:独立客观地讲述自己在多地旅游的观景及探食体验,记录了300余种特色美食,如独面筋、炒海肠、蹦肝、响油鳝糊、辣子牛蹄、酿菜、烧盲鳗、咖喱烤鱼等,以及各地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介绍居游、小假游、大假游、自驾游、出国游的实用方法,充分利用每一个周末和小假期,同时在大长假避开热门景点。读完后,每个人都会想实践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No.31 味外之味
作者:朱振藩
出版时间:2016-0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图书简介:入于肚腹,出于典籍。历史味、名流味、庶民味、传统味……熔诸味于一炉,化为千丝万缕牵动时代、古今食趣的怀想与诉说。
No.32 餐桌美学:现代风的时尚餐桌布置
作者:[日] 浜·裕子 著;陈杨 译
出版时间:2016-0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图书简介:餐桌设计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包含花艺设计、餐具布置、餐饮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学科。本书是日本著名餐桌设计师浜裕子对现代风格的餐桌设计专业进行专业、详细的讲解。全书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针对餐桌搭配的基础(定义、构成要素、历史、风格分类等),容器、材料、餐具、花卉、玻璃杯等的种类、挑选方法及搭配组合方式,时尚餐桌的演绎方法等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讲解。第二部分介绍了40例现代风格的餐桌搭配实例,分为正统现代风、古典现代风、自然现代风、优雅现代风、休闲现代风、日式现代风6部分。每个案例都对其摆设方法、配色、餐桌花、器皿(餐具、花瓶)等构成要素做了有针对性的解说。案例包括两人烛光晚餐、大家庭的欢乐聚餐、从朋友相聚的热情party、招待贵客的正式宴请、简单温暖的家居下午茶、放松心情又不失严谨的工作餐等各种餐桌布置。
No.33 一切取决于晚餐:平凡食物背后的奇闻轶事
作者:(美)Margaret Visser(玛格丽特·维萨)
出版时间:2015-11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图书简介: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花费绝大部分时间为食物奔波,每道食物不免要经过一番发现、怀疑、追求、推崇与节制,这是认识世界的必经过程,也反映了人类各时期的处境与心理变化。从文化层面来看,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如何烹煮它,如何吃掉它,和谁一起吃,则体现了一个社会的传统与特征,显示了各民族的差异。本书以人类与平凡事物的互动这一独特视角,构思了一部"日常生活人类学”佳作,带领读者以最熟悉的食物为线索,纵观人类饮食历史,横看各地民族文化。
No.34 杭州小食记(寻味江南)
作者:高国飞,郑永标
出版时间:2016-01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图书简介:杭州名点小吃是“杭帮菜”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式品种繁多,深受杭城百姓和各地食客青睐,就连外国友人也是对其赞不绝口。可谓是杭城餐饮中“接地气”的一类。《杭州小食记 寻味江南》对杭州名点、小吃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精品特色、制作工艺等都做了深入的梳理和发掘,用散文的笔调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它们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杭州小食记 寻味江南》的出版对充实、拓展杭州餐饮文化内涵,丰富杭菜、杭点品类,推进杭州休闲旅游业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
No.35 厨室机密(修订版)
作者:安东尼·伯尔顿
出版时间:2015-07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图书简介:《厨室机密(修订版)》是国际著名厨师作家安东尼·伯尔顿(Anthony Bourdain)的首部畅销书,在经过28年的厨师生涯之后,作者决定把他的故事和盘托出。从他在吉伦特(Gironde)第一次吃牡蛎,到他在普罗温斯城的一个低级嘈杂的餐馆里当洗碗工;从洛克菲勒大厦顶层彩虹会所的厨房到纽约东区的毒品地;从东京到巴黎,再回到纽约。这些厨房里的故事曝露了餐饮世界的黑暗面,既出乎意料又充满激情,既滑稽可笑又令人震惊。
No.36 我就要让这世界香
作者:许玉莲 著
出版时间:2015-01
出版社:中华书局
图书简介:茶香潜伏舌尖,亦深埋心头。《我就要让这世界 香(我的品茗记录)》中记录的茶几乎都是经过时间 珍藏的茶:普洱茶、六堡茶、熟火乌龙茶,次之是红 茶,再次之是绿茶、白茶、白毫乌龙等,作者许玉莲 对泡茶、奉茶、享用茶的过程所接触到的茶性、茶法 、茶境……都娓娓道来,希望能把茶爱得清清楚楚, 品得明明白白。
No.37 公园饮食文化
作者: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主编
出版时间:2012-01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图书简介:本书全面介绍公园饮食行业历史文化特色以及服务、管理经验,探讨公园饮食行业未来方向。从历史、现状、发展三方面阐述公园饮食行业历程及成就,旨在阐释饮食文化是园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园林的发展对饮食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一部供社会公众及公园从业人员阅读、参考的科普性丛书。
No.38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作者:崔文僮 著
出版时间:2015-06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图书简介:本书以旅行中邂逅美味为线索,描述了各国下午茶的特色以及品饮咖啡的感觉,分享了各款美酒、巧克力、冰淇淋、蛋糕等食物的独特吃法、怎样搭配着吃才能吃到更顶级的口感,及怎样营造食物的唯美环境以增添食物“秀色可餐”的愉悦感。
No.39 豫菜源流
作者:崔炳文
出版时间:2014-10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豫菜源流》以菜说人,以人讲故事,从历史长河中捋出豫菜部分菜品的首创者,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所叫的名字,探讨我国餐饮文化的发展轨迹及内涵,揭示每道豫菜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的奥秘;并尽可能论述豫菜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我国几千年餐饮的发展轨迹,是一部以历代帝王为核心,贵族、士大夫的餐饮文化的发展史。它由宫廷菜、官府菜、寺院菜、肆市菜、民间菜组成,成为一种习俗、一种伦理、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沿袭了数千年。豫菜的形成,文人给予它精髓,厨师给予它生命,到了宋代国菜趋于完善——豫菜是“国菜”,是中华民族各地方菜的“母菜”。
No.40 汪曾祺作品集2:美食人生(插图珍藏本)
作者:汪曾祺
出版时间:2015-07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图书简介:本书精选了汪曾祺先生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所作的关于饮食文化的散文四十二篇,包括名篇《四方食事》《五味》《家常酒菜》等,主要按照作品的创作时间进行编排,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汪曾祺对于饮食文化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在汪曾祺的笔下,无论是地方风味、民间特色美食还是家常酒菜,都是美食。他像美食家一样细酌慢品,从一道道美食的历史谈到其具体做法以及口感,如话家常,表达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令人百读不厌。此外,本书还穿插了三十张当代画家李津的画作,图文并茂,可读性极强。
No.41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 游心清茗:闲品茶经
作者:郭孟良
出版时间:2015-09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图书简介:本书为国学普及读本“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系列其中一册,本系列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学史上有深远意义的典籍、著作,邀约国内对此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全新、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使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思想主题的前提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的人群进行了解和阅读的出版物。公元780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世,这是当时代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地推动作用。《茶经》是唐朝的陆羽(733--804)创作的。《茶经》一问世,就成为人所至爱,被盛赞为茶业的开创之功。《茶经》全书共七千多字,其实篇幅并不大。共分3卷10节。书稿选取《茶经》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了阐述和评议,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No.42 天生嫩骨
作者:(美)雷舒尔 著,宋碧云 译
出版时间:2015-1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图书简介:本书的叙述从作者被称为“发霉皇后”的母亲开始,介绍了她如何克服许多障碍和危险,经历一连串不凡的际遇,成为杰出女性的动人历程。书中所附的食谱都剥枝去叶,只剩精华。在回忆录里,她充分表达了对美味的热爱,对各色人物的观察,更写出了生活滋味的多姿多彩。阅读本书几乎跟享用佳肴一样过瘾:兼具鉴赏力和包容力。就连克里特岛演员山麓的一顿餐食也不例外,本书对食物和美味的精彩描述让读者身临其境,同在现场分享那种经验,作者以独特的幽默和最喜爱的食谱作为全书的调料,烹制成一本诙谐动人的美食主义宝典。
No.43 把爱做到菜里面
作者:魏瀚
出版时间:2014-08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图书简介:这是一部美食日记。本书通过美食日记的形式,回忆作者从大学毕业去法国留学,游学欧洲,回国到北京,到参加东方卫视顶级厨师发生的故事,通过美食的回忆串联,在故事后面加入菜谱,在味道里面感受喜悲的故事。书中情怀优美,展现了一个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奋斗,更藉由此书散发一种向上的力量。
No.44 舌尖上的民国
作者:邹婧 著
出版时间:2014-08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图书简介:乘着大家的别样文字,回归民国食材的本真,领略活色生香的美味,探秘资深吃货的文化地图,品咂舌尖上的五味人生。
No.45 恋食人生
作者:沈倩如 杨惠瑜
出版时间:2014-1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图书简介:原来,书房和厨房的距离如此之近,故事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结合人生百态的涓涓滴滴,更是隽永的存在。 文学多以书籍或电影的姿态现身于人们的生活中。一部好电影或一本好书,让人印象深刻的不光是主角与动人的故事,还极为可能是一道道丰盛的料理与自然淌出的唾液。 美食,挑动人们的味蕾;文学,吸引人们的视觉,当美食与文学蹦出火花,更见证了世间真正美好的食物,都是具有灵魂的。当食物背后有着明确的概念与想法时,料理会比平常更让人愉悦,也更能温暖人心。各式各样的料理在电影与文字中活色生香地被演绎着,虽非主角,也没有半句台词,却成为我们魂牵梦萦的牵挂。 本书借由书、影、食的组合,让爱书与爱电影的人从说菜、看菜、到做菜,将感动的心情化为一道道美味的料理,在寻味之际,从心灵至五感,做与自己有缘的菜,寻找让自己快乐的饮食哲学,并留住那瞬间感动的心情,透过简单的吃食里体味人生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