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 商务印书馆,这家其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的出版社已经走过了117年的历史;牛津大学出版社,这是有着536年历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前者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印行5000万册,《新华字典》印行5亿余册;后者出版的《牛津高阶英语词典》至今60余年,历经8次修订,在全世界发行逾3500万册。 35年前,这两家出版机构因为《牛津高级英语词典》等辞书在中国的出版走到一起;35年后,中国和英国最权威的辞书出版社再次汇聚一堂,共话辞书编纂的经验与展望。
辞书出版推动文化交流
1478年,英国第一本书在牛津印刷出版。而两年前,凯克·斯顿才在英国制造出第一台印刷机。这便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前身。已拥有500余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最为中国读者所知的是《牛津英语词典》,一部先后用去71年时间编纂的“英语语言的终极权威”。北京市王府井大街 36 号,是一幢苏式建筑。时光荏苒,过往云烟渐渐消散,如今坐落在这里的正是商务印书馆总部。 1979 年初夏,受时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总编辑陈原的邀请,牛津大学出版社辞书部总编辑罗伯特·伯奇菲尔德出现在北京大学哲学楼的阶梯教室里。当日,伯氏演讲的题目是“谈谈辞书编纂”,他的听众中坐着商务印书馆外语工具书编辑室的全体编辑,这仿佛预示了未来牛津大学出版社与商务印书馆在辞书领域的合作。
改革开放后,对向世界敞开大门的中国来说,语言是一个不得不攻克的难关。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建馆以来,始终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加之具有编纂出版优秀辞书的历史传统,于是缓解并彻底解决辞书荒,成为商务不可推卸的责任——商务印书馆坚定了决心:只与世界一流的外国出版社合作,只引进世界一流的语言工具书。
1985年5月,牛津与商务在香港举行“中英词典编纂研讨会”后,正式签约由商务印书馆在中国内地出版《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三版)。在双方合作下,这部词典成为中国内地最权威的英语辞书,为中国人走向世界、外国人走进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两家出版社合作的35年,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征程,其共同出版的“牛津英汉双解词典进阶系列”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积极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
创新精神服务全球读者
编纂词典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过程繁复琐碎。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在辞书编纂上都体现出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为读者服务的精神。以全球最受欢迎、最畅销的英语词典《牛津高阶英语词典》为例,自第七版开始,该词典加入了“牛津3000词汇”,并以钥匙符号标示。这是由70多位语言学专家和资深英语教师仔细挑选出来的核心词汇。专家介绍,其选词标准有三个,首先是使用频率高。编纂人员根据英国国家语料库和牛津语料库提供的数据,从中提取最常用的词汇,这种科学系统的方式避免了个人主观性,真实反映了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其次是单词适用的语境要广,这也可以从语料库里分析出来。最后还要收录一些使用频率虽然不高,但十分有用的词汇。第八版最为鲜明特色就是配套的光盘iWriter作为交互式软件可以直接指导写作。配套软件和牛津写作指南为英语学习者量身打造,为其构思、写作、检查英语作文提供全程帮助,包括对比文、议论文、长篇及短篇报告、书评影评、咨询信、投诉信、个人简历、附信等十余类。软件中提供的写作范例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浏览某一种范文。 “我们发现,几乎每位老师和学生都认为,有关写作的帮助还太少——不仅要帮助他们找到最恰当词汇,还要帮助他们组织文章。这正是牛津写作指南和iWriter能为你提供的。”,牛津大学出版社英语教学出版部词典及语法室项目开发经理乔安娜·特恩布尔告诉记者。
共闯数字化新世界
面对近年来出现的电子词典和网络词典的挑战,商务印书馆和牛津大学出版社的负责人也坦诚地交换了意见。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王齐介绍,数字化浪潮对商务印书馆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商务印书馆的纸质版品牌辞书逆势增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反映了人们对精品和权威工具书的认同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商务印书馆为了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不断推出电子书产品,其中就包括不久前上线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App。王齐表示,在这一领域,双方还有很大的合作潜力可以挖掘。十多年前,牛津大学出版社就为数字化出版打下基础。上世纪90年代,牛津大学出版社便开始以XML数据格式编写词典内容。现在,其数据格式和词典编纂流程完全实现信息化,可供在电子平台出版的词典数据库也已建立起来,大大加快了词典的制作流程。如今,牛津大学出版社正在不断地拓展在线数字化出版内容。2000 年,其第一个在线产品“牛津英语大辞典”上线,此后陆续推出多个数字化产品。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牛津大学出版社也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努力开拓新产品,如2012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业已在香港市场推出繁体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App。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