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汪耀华专栏】人美社的老艺术家,在成就编辑大业的同时,也以各自的画作、书法成为传世之品。艺术家的与众不同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能化腐朽为神奇,更能坚持信念不懈。
《北总布胡同32号(续)-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老艺术家们》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林阳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想来,《北总布胡同32号》应该也有重版或重印的机会,况且,作者林阳在“后记”中也表示“这本书出版后,我还要写写其他的老艺术家、老领导、老编辑、老职工,包括健在的老同志都要继续写,实际上,已经完成若干篇,有的正在构思。”于是,我把读书的随想录下,期望作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盼望引起更多人的阅读兴趣。
人民美术出版社(以下简称人美社)何时正式成立?《北总布胡同32号》影印了一张1951年的《人民日报》,内刊“人民美术出版社已于十四日正式成立”,虽然影印件的注释没有标出《人民日报》的报道是1951年何月何日刊出的,但至少告诉我们,人美社是十四日正式成立的。可是,此书第24页倒数第三行写道“1951年9月15日,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成立。”这就奇怪了,难道人美社正式成立了两次?
此书写了萨空了、邵宇、古元、邹雅、徐燕孙、王叔晖、刘继卣、任率英、曹辛之、卢光照、黄苗子、秦岭云等十二位人美社老艺术家。首篇介绍的是人美社第一任社长萨空了:
萨空了非常重视年画、连环画、宣传画的编辑出版。沈鹏在回忆文章中说:“萨空了对连环画稿件审读最认真,发现错字有时把编辑室主任请来当面指出。他常嫌人美社的文字力量太弱。”
经过半个世纪后这种状况是否还存在?此书的不少篇什在副标题、脚注的使用上也出了一些状况,譬如:萨空了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新闻学家、出版家”,古元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版画家”,古元是否也该称为“创作室原主任”?不多说了,毕竟有些瑕疵也情有可原。
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擅长专长,从编辑角度细说艺术家,依然有趣有益。作者在描写中国现当代杰出的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组长王叔晖时讲了一个故事:
王叔晖当年的同事刘迅在三十多年后撰文回忆道:王叔晖每天总是很早到办公室,先把本来就没有什么灰尘的桌子(因为每天下班前她都要把桌子擦干净)擦一遍,然后边研墨边读书边考虑当天的工作。王叔晖在1960年文化部全国先进工作者大会的发言中提道:“我要抓紧工作,多做些工作,因此,中午也总是不停地画画,每天晚上不是画画便是学习,到12点左右。画《生死牌》的时候为了赶任务,而晚上又不好着色(看不清),我便利用晚上业余时间画铅笔稿,以便白天着色,使创作能提前完成……因为体会到普及作品的重要,同时也体会到作品必须真实,我在画画时,每个细小的地方都不放松。例如画《孔雀东南飞》,仅收集资料就用了两个多月,画上的服装、道具、发饰,都有实物根据。我觉得这样读者看了才能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又如画年画《西藏和平解放》,我到班禅驻京办事处、民族事务所详细了解藏族风俗习惯。因为画得真实,这幅年画被当作学校的直观教材。”
这应该是老辈编辑、画家的典型,随着作者的描述使我感受到了王叔晖先生的认真、踏实、挚诚、敬业。
描写曹辛之,作者提供的是一幅随遇而安,将艰苦化为有趣的画面:
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学习劳动时期,是知识分子最苦闷的时期,身背“摘帽右派”之名的曹辛之,不但没有被生活击垮,达观的他还因地制宜发现并实践竹刻。咸宁地区竹子很多,干校的同志也有利用竹子刻竹刻的,但多是昙花一现,而曹辛之却坚持下来,并刻出了许多文物级的作品来。尤其是《毛主席诗词四体书小挂屏》《篆书》臂搁等作品,精妙典雅,让人爱不释手。
为了纪念这段“割不断的咸宁情”,曹辛之特地给自己的书斋命名“抱竹轩”,并将王安石的两句咏竹诗“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才老更刚”刻在臂搁上,借以明志。
曹辛之的书法重视字型结体的风格特点和行间疏密的变化,与他的设计一样,颇为耐读。今天看来,他的书法仍散发着新颖独到的气息。
画家卢光照在编辑生涯中,也被作者“揭发”出一件令人动容的往事:
李苦禅的儿子、画家李燕曾讲了这样一段故事:“‘文革’前夕,卢叔叔(指卢光照)给我父亲编8开精装画册,稿子都下工厂了,‘文革’开始了。眼看书出不成了,卢叔叔不甘心,去印厂交涉,要出一批页子送给我父亲,趁人美社还没瘫痪,开出了1000块的预支稿费。那时候1000块钱真是钱啊!家里没舍得花,‘文革’一抄家,以为没有了。几年后,我母亲偶然在一个抽屉里垫的旧报纸下面,发现了这1000块钱的存折。当时我们家正困难得很,这笔意外劫余之资真是救了大急!”
1957年的“右派”黄苗子,在遣送北大荒劳动改造后于1960年被送回人美社,做出了一件常人难企的大事:
1960年,因为身体原因,黄苗子被送回北京,继续留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在资料室整理图书。时至今日,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资料室还能看到黄苗子当年在线装书函上写的“伊(秉绶)体”隶书签。
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数千张读书卡片。晚年,由他撰文,在海峡两岸共同出版的《画坛师友录》及《艺林一枝》,内容丰富而多姿,正是他多年搜集整理资料的结果。
黄苗子还做了古代美术图书的分类编目工作,并且给社里购藏过一些善本。曾经购得明版《陈伯阳集》等,并编辑整理了人民美术出版社所藏善本书目(油印本)。
人美社的老艺术家,在成就编辑大业的同时,也以各自的画作、书法成为传世之品。艺术家的与众不同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能化腐朽为神奇,更能坚持信念不懈。如果我辈也能由此学到一两招,一定也会茁壮成长。这是此书给予我的最大的享受。
(本文编辑 eliza)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