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专稿】仔细读这些人生履历,其实每一句话里都有一个意蕴丰富的故事。这些传奇的人生体验,付诸于文字时,自然更是情文并茂、蕴藉丰厚,极为难得的是,这些或故事或随感或禅理或体悟浓缩于138个短小的专档随笔中,随手翻开一篇皆可进入文字芳华。
点击图书封面进入三大网店购买
作为一个编辑,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一直对一种人——跨界的人很感兴趣。他们的成就不会永远局限于单一的领域,他们的人生多姿多彩,生命的长度或长或短,可宽度却仿佛几倍于常人。他们总是生机勃勃、勇于冒险、充满生命力。用个流行的词——这很酷,这样的人在我眼中有着特别的魅力。
《兴云布雨》的作者张立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仅很酷,而且充满能量。
张立先生是集传媒界奇才与成功投资家身份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他参与见证了内地及香港的巨变。作为媒体人,他是报道香港回归第一人,曾率先报道《1997年中国铁定收回香港主权》,轰动英伦及香港。他是内地人士出任港台知名媒体高层第一人,也是当面与陈水扁辩论统一的大陆第一人。
作为成功的投资家,他曾纵横捭阖于证券、房地产、石油等领域。同时,他还师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吴信如)大德研习佛道儒,吴师称“张立通佛道儒”。
仔细读这些人生履历,其实每一句话里都有一个意蕴丰富的故事。这些传奇的人生体验,付诸于文字时,自然更是情文并茂、蕴藉丰厚,极为难得的是,这些或故事或随感或禅理或体悟浓缩于138个短小的专档随笔中,随手翻开一篇皆可进入文字芳华。
张立先生主笔的“商心国是”专栏曾在香港历二十年不衰,主持的“平常谈”电视节目不仅风靡港澳,在广东也大受追捧,其影响更远至东南亚等海外华人社会,他本人被香港众多政商学界精英奉为良师。
张立先生时常只身一人造访名山大川,在行走中感悟天地。对中国文化,他并不停留在口宣笔讲,更重在实践中证悟,在传承中创新,他在投资界和传媒界极富传奇色彩的成功经历,可谓一例。在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练中,张立先生无论顺境逆境,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提得起,放得下。许多与他共事过、交往过的人,对他的豁达、大度和洒脱,印象深刻。他谈问题每每有新意,言人之所未言,且善于抓住要害,化繁为简,深得般若智慧。他的文章,亦如其人,流于自性,直指人心,寥寥数语即将哲理禅机与国际大事、身边琐事、古人之事、今人之事融会贯通,读来豁然神会,启人深思。
古人讲“文贵其简” 、 “微言大义” ,正是如此。在为文多是长篇大论、虚浮空谈的时下,这种短、实、新的清新文风,让人倍感亲切。
本书是作者20年的为人为文的精华,内心修行、财富哲学、世事观察、行走游历,主题方方面面,背后是传奇人生体验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这里面既有《人生何处不巉岩》的修心之美,也有《随谈无常》《无忧最胜》的禅思证悟,还有《成功三部曲》《审时度势谈》的财富观与人生方法论,可以说打通了传统文化与现实,出世入世熔于一炉。
入世的一面,作者特别强调“能量”“对机”“审时度势”,也不避谈“贫富贵贱”“经世致用”“优胜劣汰”的入世经验。他认为人生的成功在于自身能够拥有的能量,比如《势与力随笔》写道:
势者,规律也,道也,正确的方向也;当你与之整合,你就有能量,就无往而不利。当然,势,有大有小,小至个人,大至世界潮流、银河运转……
你要参悟“势”,就要学“放下”,学“无我”。现代金融市场不是天天讲“走势”吗?真能领悟者,放下自己是前提。
出世的一面,作者也强调向内看,既进取又平淡,成功失败都好,欣然接受世界的不完美,才能永葆青春。提倡佛家《金刚经》中讲的“极善作意”,比如作“虚空观”、“缘起观”,通过观想,打开心扉,修好这颗心,既进取又平淡,成功失败都好,才能永葆青春。
千载风霜千载荣耀,作者坚信传统文化蕴含着巨大能量,能够解除痛苦、安定身心、改变命运。作者也说“中国文化的佛道儒,确是宝山,可惜山前无路墙高路险,多数人找不到入处。故尝不到甜头,很难进”。我觉得,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着丰富人生体验与入世实践的张立先生,讲解起传统文化精髓,格外难能可贵,也格外具有说服力。
2012年6月,我们编辑出版了“张立平常谈”系列之《回归大地》 。首版万册数月内即告售罄。许多公共图书馆、文化讲坛和学校纷纷邀请张立先生前去开讲,为读者和青年学子解读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令人感佩的是,张立先生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不辞劳苦、不计报酬,每场讲座都与听众坦诚相对,台上台下平等如一。时隔三年,我们又推出了“张立平常谈”系列之《兴云布雨》。
我一直觉得做编辑的一个基本理想,是强烈的共享精神,自己有机会看到精彩的文字、美好的精神,总是希望能与更多的人分享。完成这本书的编辑工作时候,我的感觉就如张立先生所形容的,仿佛见到一座宝山,我希望更多的人也能进入。
期望你和这本书的相遇,期望你也进入这座宝山。(《张立平常谈:兴云布雨》编者)
(本文编辑 思敏)
作者:编者
来源:百道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