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中国人写的第一部法国文学批评史 ——专访《法国文学批评史》作者冯寿农

作者:刘瑞丽   2023年09月28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作为《法国文学批评史》的作者,或许冯寿农教授自己也没有想到,潜心七年撰写的国内第一部法国文学批评史专著,结项时就被评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但欲出版成书却困难重重。因为纯理论的学术书难卖,作者遭到多家出版机构拒稿,这样拖了几年,出版计划差点流产。直到书稿被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慧眼识珠,最终得以面世。

这部作品为法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研究者提供了文学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实践,对我国的法国文学批评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2021年荣获福建省第十四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业界也引起了较大反响。百道网为此专访作者冯寿农教授,请他谈谈这部著作的撰写与出版事宜,以及他对法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看法。

《法国文学批评史》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冯寿农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在一些普通读者看来,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的关系可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按照冯寿农教授的看法,其实他们是一对亲兄弟,文学出现的同时就有了文学批评,活跃的文学批评有助于文学创作,也可使作者一夜成名。

文学评论给大众的印象好像都是主观评价,因为文学本身都是虚构的,毕竟“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冯寿农教授说,文学创作绝不是简单的文本表达,通过文学批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地看到作者将普通文本变成文学文本、艺术文本的过程,文本隐含着深邃的涵义和思想。

文学评论基于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和价值判断,乍听和科学性着实搭不上关系。但冯寿农教授认为,法国文学批评并非建立在主观臆断之上,而是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譬如说巴金的《家》《春》《秋》受到法国某人的影响,我们可能通过猜测得出这个结论,但是法国人做学问是不容许随意猜测的,既然敢于提出这样的假设,一定要去考证,去论证,只有到法国图书馆查到巴金曾经看过法国的哪部作品,找到了真凭实据才可以确定。这就是科学性,法国文学评论受到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是一门严肃的科学。

在《法国文学批评史》中,冯寿农教授对上述这些问题一一做了详尽的解答。《法国文学批评史》一经出版,立刻得到了外国文学界的热烈欢迎与极大好评。

自19世纪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从法国巴黎生发的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法国文学批评思潮一浪盖过一浪。上世纪60、70年代法国的文学批评几乎引领了西方文学批评风向和趋势。如果不了解法国思潮,不了解法国文学与批评,就很难深入了解世界文学与批评的动向。作为我国首部系统评述16世纪至20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历史发展的大型学术专著,这部逾六十五万字的作品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它引进了法国文学批评的方法论,这将对国内的文学评论和思想创造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冯寿农,福建仙游人,法国文学博士。原任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法语系二级教授、人文学院中文系文艺学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中法学院法语教研中心主任,法国与法语国别区域研究院名誉院长。从事法语教学40多年,在教学之余,潜心于法国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跨文化研究。历年来出版专译著、词典20余部,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共10多项,其中2项获欧盟资助。

百道网:国内此前一直没有一部中国人编写的《法国文学批评史》,您写这本全面、系统的《法国文学批评史》的初心是什么?

冯寿农:1986年,我第一次来到法国学习,到巴黎第八大学攻读法国文学。我硕博连读选择的题目是研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后来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时莫迪亚诺才41岁,比我大仅仅几岁。对这位文学新星,法国刚刚开始研究,中国还没有研究。当我报出这个选题的时候,我的导师非常高兴。她暗喜:法国都还没有人研究,你一个中国小伙子竟想研究他。我当时也不知天高地厚,直接报了这个选题。

我所在的巴黎第八大学是一所非常好的以人文学科为主的大学,教学改革非常大胆。它打破了系与系的壁垒:法国文学系、语言学系、社会学系、哲学系、历史学系等五六个人文学科系、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在“想象、文本、社会 (imaginaire - texte - social)”的大方向下招收研究生。每个系里都有三五个全国出名的教授,人文学科系所的二三十个教授里,每年有一半人教授开课、一半人写书,讲授最前沿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知识,包含文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巴黎八大这么做,能培养学生更多元、更系统的文学批评思维,学生可以广泛吸取来自更多专业的知识。

1988年,我回国后,首先做的事就是发表自己在法国学到的东西。翌年,我的论文被发表在中国社科院刊物《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四期)杂志上,这也是国内第一篇研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论文。1994年,我重回法国完成博士论文,这么多年来,巴黎八大教的方法论,牢记在我的脑子里头。1996年回国后,我经常被邀请审核国内硕博论文,发现国内文学相关专业的一些硕士生、博士生欠缺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所作的文学论文不尽人意。我深深地感到,我有义务写一本书出来,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国文学批评方法论,给国内搞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甚至中文系等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文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时提供参考。

其实写这本书的念头可能更早一些。1986年我在巴黎八大作准博士(DEA)论文碰到困难时就萌生了这个想法,到上世纪90年代觉得应该启动了,于是我就开始广泛收集材料,前后多次往返法国,购买了一大批参考资料,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百道网:据了解,您的这部作品出版过程颇为曲折,最后被独具慧眼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沧海拾珠顺利出版。这其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冯寿农:我在《法国文学批评史》前还写过一本书。2001年,我的《文本·语言·主题——寻找批评的途径》在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内容融合了语言学、符号学、主题学的理论,并附上十多篇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曾经在武汉大学、广外、西外法语系文学方向的硕士生教学中应用我的批评方法,受到一些师生的欢迎。

2004年,我申请到国家基金项目,集中精力广泛搜集资料,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在充分熟悉法国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学氛围的基础上,开始写作《法国文学批评史》。从2004年到2011年,项目研究、书稿撰写大概花了七年,其间我三次去法国查询资料、购买一些关于法国文学理论、法国哲学、思想的参考书籍。我在2010年就退休了,2011年项目结项,被评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项目”。

评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项目”以后,我找了好几家出版社,都因为专业受众太少,纯学术的著作卖不出去等原因,四处碰壁。2014年的时候我去母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开会,碰到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总编办公室的主任高云松,他主动提出要看看我的书。我给他看了以后,他说:“这么好的书,应该要出版。”之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动和我沟通,很快将出版计划提上日程。

2019年《法国文学批评史》出版后在国内影响还比较大。2019年5月在长沙举办的“外国文学研究70周年“年会上,会务组把这本书当作礼物赠送给了与会代表。同年7月在兰州召开的青年批评家培训班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南京大学资深教授王守仁积极向青年教师推荐这本书。2021年,《法国文学批评史》还获得了福建省第十四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百道网:我国法国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现状是怎样的?您的著作成为“国内第一部法国文学批评史”,它在哪些方面填补了学术空白?

冯寿农:就文学研究来说,国内的专家学者们在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这几个国家的国别文学史研究做得比较好。在文学史方面,国内的法国文学史也做得特别好,例如柳鸣九主持编写的《法国文学史》最早在1979年出版,1991年出齐三卷本,2007年推出修订本。在文学批评方面,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引进法国、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文学批评理论,特别是法国,因为法国的20世纪可以说是“批评”的世纪,许多理论就产生在这里。

我国学者撰写了好几部《法国文学史》,比如北外陈振尧著的《法国文学史》,郑克鲁著的《法国小说史》《法国诗歌史》,吴岳添著的《法国小说发展史》等,但是文学批评理论都是引进的,全是翻译过来的,几乎没有学者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去写文学批评史。这其中也有一个学术体系建立和支撑的难点。写批评史是比较难的一项工作,它涉及非常多的理论。法国20世纪的文学理论和我们中文系通常所讲的中国文学理论不一样,它们很多都起源于语言学,在法国大学里语言学和文学不能分割,语言学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方法论。但是语言学很难,上世纪80年代我们引进过语言学理论,开始时甚至都看不懂。所以国内真正去研究文学理论,做文学批评的人一直比较少。《法国文学批评史》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法国文学批评史》,左边是平装版,右边是精装版

百道网:文学批评是整个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法国文学批评史来看,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法国文学如何推动法国文学批评的长足发展,引领世界文学批评潮流?法国文学批评又如何推动法国文学思潮的传播和法国文学创作的繁荣?

冯寿农: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是两个同胞兄弟,相互之间不能离开。不仅仅是法国如此,全世界都如此。公元前470年左右,古希腊雅典城邦演悲剧,也鼓励老百姓看悲剧,那怎么评价悲剧的好坏呢?那时候雅典城邦就有一些学者在做类似的评论工作,所以说从文学一出现就有文学批评了。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教书时写下的教科书《诗学》,就是西方文化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地阐述美学及文学理论内容和形态的专著。在这部专著中,亚里士多德对一些作家作了价值判断,例如他认为索夫克勒斯与欧里庇得斯相比,是更优秀的典范作家;荷马是一位“令人钦佩的诗人”。在体裁上他也作了价值的判断:“悲剧优于史诗,因为悲剧比史诗能更好地达到目的。”这就是欧洲文学批评的开端。

罗兰·巴特在《批评与真理》里将法国文学批评的产生追溯到中世纪的编撰者对内容的评注,他认为法国文学批评是从中世纪开始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法国文学批评似乎是从16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的。因为法语在1552年正式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语言,真正成为法兰西的民族语言,此后法国对法语非常重视,提出要对语言“纯洁化”。法国早期的文学批评实际上是一种语法方面的判断批评,也就是看你的语言用得正不正规,是否符合语法、修辞。所以,从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法国才有了真正的文学批评,它也推动了法国文学的发展,为其成为世界文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奠定了基础。

在17世纪,古典主义诗律出现,古典主义成为王权承认的官方艺术创作方法,上流社会把“三一律”演变成一条理性和审美的准则。从这时候起,批评就不再是语言的批评,它从艺术形式上着手,为古典主义文学服务,批评家像法官一样高高在上,他们认为符合“三一律”等标准的文学才是好的文学创作。譬如,悲剧家高乃依一夜成名的《熙德》因不符合“三一律“创作规则,就受到官方的批评。当然,这也推动了法国文学的发展。

到了19世纪,很多文学批评家都有着和作家平等的地位,很多作家也成为了批评家,例如巴尔扎克、波德莱尔,他们既是伟大的作家,也是伟大的批评家。至今为止,法国文学批评有三股力量,一个是作家批评,一个是报刊批评——今天叫做媒体批评,还有一个就是最主流的专家批评。专家批评引导整个文学的创作。

百道网:《法国文学批评史》的时间跨度非常大,学说众多。您在撰写过程中,对批评史的概括和总结,可以拆分为哪几个阶段,其中最主要的脉络关键点是什么?

冯寿农:我把整个法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6世纪至18世纪,这个阶段其实比较乱,还不能成为一门科学,其中的主要事件包括启蒙运动的兴起等;第二部分是19世纪,文学批评才成为一门科学;第三和第四部分是20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后期,法国文学批评出现了很多思潮、方法论。前面提到的语言学也是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这门学科提供了一些方法论,从语言学入手,后来发展到文本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语言学当中又衍生出符号学、叙事学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抓住的关键点就是流派和思潮。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有文学批评的事件和现象,但大多是笼统的介绍。一些思潮为什么一浪高一浪?这些思潮中又涉及了哪些领军人物?我几乎就可以按图索骥,一个一个去找到他们、介绍他们。

百道网:您在巴黎求学以及撰写《法国文学批评史》的过程中,非常强调方法论,本书是如何体现方法论的? 您说巴黎八大教的方法论,牢记在您的脑子里,这是怎样的一种方法论呢?

冯寿农:文学批评有两方面,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你懂得理论之后要用理论来指导批评实践,这个批评实践就是方法论。比如20世纪的法国文学批评要求一定要懂语言学的理论,这些理论非常抽象,我在书里往往先介绍理论,然后再讲应用理论的具体实践。

法国文学批评在19世纪真正成为一门科学。19世纪有个法国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叫圣伯夫,他是雨果的好朋友,他的文学威望和社会地位不亚于雨果。雨果是创作出名,写了很多作品,圣伯夫就是研究文学批评出名的。他的批评可以判断作品有没有价值,他的一篇文章发出去,被他赞赏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相应作家就拥有较高的文学地位。19世纪初,圣伯夫将历史学的理论引入法国文学批评,通过历史学的方法来进行文学批评,让文学批评成为一门科学。之后,随着马克思的社会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等科学理论被引进文学批评,法国文学批评在20世纪受到科学主义影响,变得丰富多彩,出现了很多流派。

19世纪下半叶,法国比较文学也注重实证主义,注重科学性。比较文学的“影响学派“就是在法国科学主义的影响下而诞生的。比如我们说巴金的《家》《春》《秋》受到法国思潮的影响,我们可能通过猜测得出这个结论,但是在法国你一定要去考证,只有你到法国图书馆考证到巴金曾经看过法国的哪部作品,进行两部作品的比较后才可以得出结论。可见法国人做学问是非常严格的。

20世纪法国文学批评有几次重大的转变,第一次应是普鲁斯特1907年对圣伯夫的批评。圣伯夫的文学批评喜欢探讨作家的生平,用作家的生平去证实作品中的事情,这是一种外部批评。普鲁斯特认为,圣伯夫寻找“社会的自我“,文学批评应该寻找”深层的自我“,这两个”自我“是不同的。譬如,雨果在社会里是一个”保皇派“,但他的文学作品里的“雨果”是一个揭露社会黑暗的斗士。巴尔扎克也是这样”两面派“的人物:社会的“自我”与作品深层“自我”不一致的作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更证明了普鲁斯特的正确观点,”深层的自我“在作品中,在作家的”潜意识“里。因此,20世纪文学批评开始转向到对作品的内部批评。

1921年,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罗曼·雅各布森在《最新俄国诗歌》一文中提出“文学性”概念,将文学研究定义为考察作家如何“使一部普通文本成为一部文学文本的特性”,并且将它设定为“文学批评的对象”。从此,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从传统寻找文学的内容——“what”(quoi),转变为探讨作家将普通文本变成文学文本、艺术文本的过程——“how”(comment),这也是文学批评的重大转折点,文学批评从探讨内容转变为立足于对文本表层形式的描述。

从我们中学的时候开始,老师就经常问你课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其实到今天,我们国内在做文学批评研究的时候,还是喜欢研究内容。但是法国人从20世纪起,就专注于研究文学的形式,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欣赏或批评一幅画,是观察画的线条和色彩;同样,批评文学作品,首先应该考察文本的语言的独特性。

此外,主题批评注重作家的创作的意识思维过程。我举个例子,《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有一天在小报上看到一个年轻人因试图枪杀情人而被判死刑的刑事案件,他就构思出了一本揭露社会现实问题的小说:在1820年,生活在社会下层的青年千方百计想向往上爬,在复辟王朝,贵族阶级不容忍他上去,最终他失败了。文学主题批评要研究的就是《红与黑》作家原初的意识,他怎么构思出来?用哪些方法创作?这就是方法论。法国人从中学开始,就在教学生观察、分析文本,从课文的表层切入,寻找深层的内涵。法国不仅仅是一代一代的文学家在做这件事,哲学家也都是在做这件事。

百道网:您在分析大量史料后,将法国文学批评发展的不竭动力归因为“现代性”的产物,您曾经提到,这也是《法国文学批评史》这本书的创新性亮点。在这本书里,还有哪些创新性的地方?

冯寿农:我写作时起,国内外理论界都在讨论“现代性”。普遍的观点是,过去认为“现代性”出现在19世纪中叶或18世纪启蒙运动。西方社会从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从15、16世纪开始文艺复兴,之后进入了迅猛发展,关键在于“现代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诞生。这样,“现代性”的出现推前到了16世纪。我引用了这个相对前沿性的观点来尝试考察法国文学批评的诞生,这个观点贯穿全书。

另一个创新点就是主题批评。我在法国学习了法国主题批评,把这方面最新的内容放进了书里。法国的主题批评和我们国内的主题批评不一样,它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彼时的新批评中是一个重要的批评流派,到今天,主题批评在法国依然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批评思潮。

罗兰·巴特早年(20世纪50年代)也从事主题批评,主题批评的哲学基础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也有人称为“现象学批评”;它重视作家在创作初期对作品的构思意识,因此也称“意识批评”。它立足文本,批评的步骤是从作品的表层到深层,实际上是从作品到作家,在作家的意识中寻找作品之源。把文本表层反复出现的一系列子题“义素“摘录下来,从这些子题义素抽象为”公分母“的主题,在文本的深层,形成星形的主题网络。小说深层主题网络也是作家的意识网络。文学批评如同批评家与作家在文本深层对话。在批评过程,批评家设身处地如同作家去想象、去意识,批评家可以情感化地体验作家个人的感觉。这叫做主体间性的交流。批评家还从作家的意识结构中抽象出一个主体意向性,找到他的独特性。这在国内来说是一些新的东西。

百道网:您认为《法国文学批评史》的出版,对我国文学创作领域的理论家、批评家、作家等群体,可能有怎样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冯寿农: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法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开始是语言学理论,后来是文学理论。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参与一些国内的博士论文评审,就发现一个问题:中国人作论文的思维和观点还是非常传统的,他们认为写博士论文选题要宏大,就像编教材,像写一本二百多页的教材一样,面面俱到,却又缺乏深入的研究,什么都谈,其实什么都没有谈。

与之相反,法国人做的博士论文喜欢“小题大做“,所选的题目“小”,从形式到内容,从表层到深层,深入挖掘,阐释隐义,论据翔实,论证有力,要有科学性。我个人更赞同法国人的这样的思维,更赞同法国人的研究方法。因此这迫使我要去研究法国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将这些方法引进来,因此我写了这本书。

20世纪的法国是一个生产思想的大国。法国人口有6000多万人,其实只是一个中等国家,但是这个国家的思想创造源源不断。文学理论属于思想创造,法国文学批评领域也是一代一代、后浪推前浪地不断创造和生发新理论、新方法,我觉得这些非常了不起。法国不少思想能够输出,能对世界产生影响,真的很不容易!我们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社会,到处有“中国制造”,还在准备“中国智造”,我希望未来我们不仅仅有物质上的创造,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创造。我希望中国也成为一个创造理论、创造思想的大国,思想输出的大国!让中国的思想引领全世界,这样才是真正伟大的国家。在我看来,毛泽东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属于中国现代新的思想。

我觉得这本书的出版意义就是系统介绍法国的思想,把法国的思想引入到中国文学、文艺系统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促进中国文坛的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发展。如果《法国文学批评史》能对中国有一点启发作用,能帮助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创新和输出,加快中国成为智库大国的步伐,那真是求之不得了!

作者:刘瑞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