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作为一家社科类综合性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在面对疫情冲击时,主动出击,积极转型,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模式。在出版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趋势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强调要抓住私域流量,将流量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长久之计。因为规模不大,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佘凌提出要在自己的头部品类历史类图书上持续深耕,做出自己的特色。而对于要如何吸引年轻读者,他们则表示,要努力做到专业性和科普性并重,争取挖掘更多的年轻读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佘凌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9月,是一家社科类综合性出版社。它的出版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史学、文学、教育、军事以及工具书、地方志等各类图书,每年出版新书约300种。在长期的出版实践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形成了高端学术著作、大国通史、心理学、方志年鉴等出版特色,并多次荣获国家和上海市的各类图书奖项。
在出版的众多图书之中,“上海乡镇旧志丛书”、“温州文献丛书”、《中国学术思潮史》填补了学术研究和文献整理的空白。《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一书,更被评为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贡献奖。包括《英国通史》《法国通史》《俄罗斯通史》《印度通史》《日本通史》在内的“大国通史系列”全部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自主开发,不仅学术价值高、社会反响好,而且经济效益也较为突出。
《中国学术思潮史(共8册)(精)》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尹继佐 、周山等著
出版时间:2006年05月
《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张仲礼 著
译者:李荣昌
出版时间:1991年07月
2020年上半年面对疫情影响,快递停滞,各出版社的多项工作也随之停摆。疫情促使出版社转型,大家纷纷做起了直播等营销活动,在这方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也不例外。佘凌社长告诉我们,下半年他们将继续在原创世界史系列上发力。另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还和百道网聊了聊未来该如何吸引更多年轻读者,以及如何培养出版社的私域流量。
疫情倒逼出版社转型,直播营销成刚需
今年疫情催生了各种云经济,也促使出版社转型线上。一方面,编辑们开始做一些介绍图书的直播活动;另一方面,出版社在线上也举办各种营销活动,例如围绕重点图书拍摄短视频,然后分发到抖音、B站等流量平台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作为一家相对传统的中小型社科综合出版社,也在积极转型,探索新模式。
佘凌指出,线上的活动更适合于大众文学或者小说这种大家比较关注的、有话题性的通俗产品,而对于专业书籍,线上活动的受众相对较少。
例如,过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和上海新华传媒合作举办过较为专业地讲上海史的一系列“上海故事”品牌线下活动,每月一场,持续一年,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佘凌总结,这么小众专业的内容还能收获不错的现场互动效果,主要是因为线下人群和线上不同——线下听讲座的人都是对这个城市感兴趣的人,包括对上海有感情的年纪大的居民、愿意了解上海史的新上海人等等;但是网络上天南海北的人都有,不能保证他们真的感兴趣。而且线上活动无法接收到观众及时的反馈,演讲的人不知道自己讲得好不好,也无法更好地和观众互动,大家都需要逐步适应线上活动的新环境。
因此,对于历史类、心理类的专业书籍宣传活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更倾向于将它们放在更具专业性、又有固定受众群的平台。
在直播方面,据百道网了解,目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直播目前主要是和渠道方合作,在渠道方的网店进行“练手”。直播的时候不光编辑一个人讲,他身边还要坐着一个负责发行或营销的人进行配合。因为编辑的关注点在于介绍内容,不太会销售,所以要有人负责穿插着提醒来完成带货任务,下半年也会积极尝试在自己的官方平台做直播活动,留住固定粉丝群。
“过去编辑从来没有做过直播,接到这种工作后他们一般都会写一个文字版的内容。但是书面内容要转化成镜头前的语言不能光读,还要背,这样才能有镜头感。”佘凌说道。对于编辑来说,直播这个新事物是一个复杂的流程化的综合工序的汇总,并不是能轻松驾驭的,每个人都在努力熟悉和掌握,所有参与者都在努力开发在这个领域的新技能。
下半年重点出版计划:原创世界史
疫情除了促使出版社转型线上外,还给他们的战略方面带来了什么影响呢?佘凌社长告诉我们,实际上他们未来的计划没有太大变化,作为一家以内容、产品为重的专业出版社,疫情带来的总体影响并不是很大,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开发储备更多优质的出版资源,提高图书的质量,从而延长相关产品线图书的生命周期。
历史类图书一直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重要产品板块,在“通史” “世界史”方面,该出版社有自己稳定的作者资源和读者群,销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在历史类图书的出版计划上,出版社坚持两条路:第一条路是原创品牌专业读物,第二条路是国外版权引进。今年出版社的“世界历史文化出版中心”项目还获得了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的认可。
首先,在第一条路上,为了增强通史系列产品线的厚度和影响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今年陆续推出了国内一线学者撰写的包括《中东史》《土耳其通史》《伊朗通史》《美国通史》《荷兰海洋帝国史》等在内的“万国通史”系列品牌丛书。佘凌表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规模总体较小,在出版上不能做到“大而全”,因此他们的战略是深耕自己在原创历史图书上的特色。这也是他们出版社最有特色的地方。
《万国通史(第一辑 共12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钱乘旦,吕一民,丁建弘等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其次,在第二条路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通过版权的引进、合作,推出了多本国外历史类图书,例如《女王的游戏:成就16世纪欧洲历史的女性》《1789:三城记》《拜占庭:一个中世纪帝国的传奇历史》都是聚焦不同时期欧洲历史、文化的佳作。其中《女王的游戏》讲述了16世纪欧洲(英格兰、苏格兰、西班牙、法国等国)的多位女王或摄政女性以独特的方式施政,并且相互联结,影响到欧洲的历史进程。
《女王的游戏:成就16世纪欧洲历史的女性》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英] 莎拉·格里斯伍德 著
译者:王珺 王潇楠
出版时间:2020年05月
《1789:三城记》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英]迈克·拉波特
译者:夏天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拜占庭:一个中世纪帝国的传奇历史》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英] 朱迪斯·赫林(Judith Herrin) 著
译者:李潇阳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在8月的上海书展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还带来了重点新书《中世纪动物图鉴》。这是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帕斯图罗关于中世纪动物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重现了中世纪动物的千形万状。书中源自经典手抄本的一百多幅精美彩图,结合生动曼妙的文字,勾勒出熟悉而又陌生的动物形象,也展现了中世纪的深厚文化底蕴。
《中世纪动物图鉴(精装)》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法] 米歇尔·帕斯图罗
译者:王烈
出版时间:2020年05月
可以看出,在引进历史类图书方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专注于欧洲中世纪前后的这一段历史。佘凌透露,他们下半年可能还要推出《中世纪厨房》等后续新书。
吸引年轻读者——严谨性和科普性并重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主打原创专业读物,那么过于专业的内容是否会难以吸引年轻读者呢?佘凌社长告诉我们,虽然社里的历史类图书都由一流的专业学者写作,但是实际上并不高深难懂。例如《女王的游戏》虽然被分类为历史类图书,但它的内容并不属于学术研究类型,而是比较有趣的科普类内容,所以其实它更像是历史文化类的大众图书。
“这样的图书品类既做到了内容严谨,贴合学术类图书的要求,同时文风又贴合了普及类读物的特点,算是严谨和科普兼顾了。”佘凌表示。
下半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还将出版《青少年世界文明史》。佘凌认为,对于作者来说,普及版本比专业版本更难写,因为专业书只要用他习惯的专业术语写就可以了,但是面向大众的话就得用大家看得懂的语言娓娓道来。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除了在语言和文风方面坚持严谨性和科普性并重外,在内容方面也尽量做到二者兼顾。拿心理、教育类图书来说,它们的重要性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也不容小觑。
为了满足年轻读者对心理、教育类图书的需求,出版社出版了相对小众、专业的国家心理咨询师系列图书,同时也出版了关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心理健康教育类书籍,在秉承严谨、专业的基础上让内容贴近生活。
例如,该社的“心理自助CBT”系列是一套针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自助手册,帮助读者更好地面对工作和生活,已陆续推出《克服忧虑》《克服压力》《克服完美主义》《克服低自尊》《克服囤积癖》《克服强迫症》《克服恐慌》等。另外,《怎样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父母的觉醒2》《从尿布到约会(青少年卷)》是实用型家庭教育类书籍,帮助父母切实解决亲子问题,培养自律、快乐、有责任感的孩子。
《克服忧虑》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英]凯文·莫里斯,[英]马克·弗里斯顿
译者:扈喜林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怎样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梁宁建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为了获取新的读者群体,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一直以来努力寻找路径和方法,和多个网络平台合作,通过大数据反馈的信息,来了解青年读者喜欢哪些内容的读物。佘凌提出,在未来的出版或营销过程中,他们也要让编辑更多地考虑线上、线下融合,走出传统出版的小众圈子,进行扩大受众人群的积极探索。“我们要出的《青少年世界文明史》就是面向喜欢世界史的青少年,但目前没有这种专门的用户群或者平台,这就要靠我们自己去找,去挖掘。”她说。
“抓住私域流量比卖书更有意义”
从线下走到线上是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疫情只不过是加快了直播这种传播方式的发展进程。从上海书展几乎家家直播就可以看出图书直播的火热,但是在图书市场里直播是一件能赚流量却难赚钱的事情。那么对于出版社来说,直播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助理陈磊指出,仅仅追求直播数据的短暂辉煌没有任何意义。“现在的关键在于出版社如何看待直播这件事。大家和头部的直播平台合作得到的数据很好看,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广告投入,可以不算成本,亏点也不是问题。但是你不能仅仅追求几分钟或一个小时卖了多少本书,这没有意义,而是应该在活动前后有统筹的手段,争取把和头部平台合作产生的流量最大程度的进行留存,化为己有。”他表示,出版社考虑的应该是怎么通过直播等新的风口手段把流量留在自己手中,抓住私域流量。
在抓住私域流量方面,出版社目前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建立读者微信群,出版社将后续推出的专题讲座等活动信息或者新产品信息即时分享到群里,运营这些固定的读者群。另一种方法是将自营平台通过直播、促销等手段,聚拢对应的目标读者群体,进行长期运营。
陈磊认为,抓住自己的读者,将自己社的影响力和读者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是出版社应该考虑的长远事情。做直播、短视频、社群活动等都应该是为这件事服务的,出版社要着眼于长期效应,而不是只看重眼前短暂的数据。例如出版社在众筹平台做活动,关键点也是通过新的平台的流量来找到对产品感兴趣的那部分人群。
“对于出版社来说,通过各种活动找到对你产品感兴趣的人群,把他们运营好、服务好,是比简单的把产品放在那些渠道平台去售卖更有意义的事情。”陈磊说。
“根据社领导的思路,我们社的营销工作接下来会在上海史、上海红色主题等和四史教育相关的领域,邀请社科院和出版社的专家作者资源,在制作中短系列视频产品以及突破固有模式开发线上线下互通的读书品牌活动等各个途径进行尝试,充分利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背书,结合近几年国家引导的主题出版方向,让出版社的私域流量池更有活力。”
(责编:肖歌)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