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岭南画坛60家》:通往岭南艺苑的地图

作者:梁凤莲   2012年11月12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方阅读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岭南画坛60家》,李钟声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5月版,98 .00元。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倘若李白再世,以他的才华来读我们今天用汉字书写的美术评论,恐怕都是一件十分艰辛的事情。艺术评论界的“海客”们将作品裹挟到烟涛微茫的“瀛洲”,用艰涩、灰色的理论设计出崎岖,阻拦人们打开理解之门。所幸,手上的这部李钟声新著《岭南画坛60家》,不是危言“难求”的向导,而是一幅艺术名胜的导览图,自身精彩之余,最重要的是可以带领着读者一路前行,攀达盛境的顶峰。

    走进岭南,云海莽莽,名胜处处,白云深处何为家?李钟声没有选择作品作为评论的对象,没有把两个世纪之间的重要作品作为里程碑,瓜分豆剖、鞭辟入里地打开给读者,而是选择了人———60名画家作为研究客体,60人中,作者几乎都亲身采访过,除去王肇民为水彩大师,还有少数书法家、油画家之外,写山水者22人,写人物者6人,写花鸟者20人,基本反映出岭南画坛山水、花鸟双峰对峙的局面。

    《岭南画坛60家》像一幅地图,李钟声是地图的绘制者。多少年,他心怀热爱,踏遍山山水水,他手绘的这张地图标记了岭南美术世界的概貌,但又不是美术史那样枯燥和乏味,舍弃了雷同和单一,没有用同质化的符号体系去描绘李钟声心中那片神圣的土地,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画卷,这个画卷的结构是时间的,也是题材的。

    在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杨之光、林墉、陈永锵、林丰俗、方楚雄等等这些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大师名家背后,李钟声用了另外一个框架来安置每个画家的位置,在打开文章进入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目录中,60篇文章的60个标题,其中的关键词是李钟声留下的图例,属于题材的有“河山”、“天地”、“花卉”;属于技法的有“挥洒”、“法度”、“赋彩”;属于风格的有“雄健”、“清新”、“优雅”;属于画家个性品质的有“情怀”、“灵性”、“学养”。在这里,李钟声以文学家的丰富性和评论家的独特视角,描绘出全方位覆盖绘画主体的方方面面。

    这幅地图的特点,首先是全岭南的。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作者提供了一个文化发展的案例、一个文化研究的范本,艺术与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关联何在?他要解答的是现象背后的原因,60个人、60个故事、60条路,条条大路通罗马,艺术的罗马之路又有着怎么样的共性?

    岭南深处,滋养艺术根深叶茂和大师层出不穷的那一泓清泉,才是评论界需要探究的终点。李钟声没有以己及人,拿个人臆测的杯中之酒去浇灌艺术世界的风情水土,关于本质和根源,他用一一走过的方式,聆听后记录,解剖中分折,追根探源,找到大师们心中的独特的路径———

    关山月:“改革开放20多年,心境更自由,我画的比以前更多,责任感更强了。”

    林墉:“要走到画之外去画画,一幅画的力度、深度、高度、厚度是画不出来的,而是在画的外面,画,只是一种表达方式。”

    陈永锵:“只有向自己的内心深处走去,才不会重复别人的路。”

    今天,岭南高举的依旧是自“二高一陈”开始高举的创新旗帜,这片热土上的艺术家从来不愿被任何外在的桎梏所拘束,它对于当代中国美术的意义,也就在于勇于探索的文艺革命精神。

    《岭南画坛60家》是李钟声的艺术勘察日记。当代艺术评论的一个误区是学院派在架构桥梁时过于的孤芳自赏和晦涩生硬,将艺术的生动抒情演绎为理论的枯燥传递。评论应该是与作品同行,与作品的风格接近,与作品的气质相同,评论的导引如果起得了相反的作用,那将是对作品的误读。李钟声的文字能力和理论水平,使他的著作演示了专业水准和接受阅读的双赢。

    点评画家、描述美术史,必然离不开对作品艺术性的分析。在这个领域,李钟声没有刻意去卖弄文献的旁征博引,没有炫耀概念的新潮离奇,而是脚踏实地从读者接受的许可范围出发,深入浅出地把画家的技法风格一一简明交代。泰斗级的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赖少其自不必说,书中选录的部分画家横跨美术、书法、史学、文学、评论等多个领域,艺术风格独特丰富、多元创新,对这样的画家,李钟声精细解构,还原最本源的艺术面貌给读者。

    书中每一篇画家评论都是李钟声亲历的结果。李钟声说:“同画家一同成长、熟悉他们艺术思想、成长经历,这是评论家要做工作的一个方面。……我写美术评论可以从各层次的画家中学到很多东西。从一些大师们睿智的谈话、闪光的见解中得到不少启发。”面对面访谈,亲身体验、亲耳聆听,在艺术家营造的领地里,他追求作为被导引者的游历经验;在他营造的评论领域里,他追求导引游历的清晰明朗,他的体验被还原为直接的游历指南,60个画家的人格、品性等等主体的因素,被恰如其分地植入了艺术地图中,成为我们理解艺术形貌、通往终极真理的路标,也是我们能够穿越历史雾霭不为他人判断错误导向的指南针。

    岭南画坛的繁荣,相比新安、海派、长安,可追溯的历史并不悠久,堪称誉满天下的大师,几乎到当代才诞生。岭南真正成为一方旗帜,是到了关山月、黎雄才时代。艺术地位从来都不是唾手而得,地方文化的修炼,靠的是后人不懈的努力,岭南人靠的是这样顶硬上的风骨和不服输的劲头,才有了今天岭南画坛的蒸蒸日上。《岭南画坛60家》从当代画家入手,为研究岭南画派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为读者了解美术、欣赏艺术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从这点上来说,李钟声所做的评论和研究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

作者:梁凤莲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方阅读周刊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