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以画为媒,为历史做见证,为未来做典范——专访陈海宁

作者:刘瑞丽   2023年03月3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研究与解读》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海宁主编的介绍和研究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学术研究著作,在同类书籍中,无论资料搜集,还是评介和研究角度,都显得独具创意,在市场上颇受好评。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百年水彩画发展的全貎,可以认识中国当代老中青几代水彩画家的创作状况,可以全面了解和学习当代水彩画创作的各种风格、技巧、手法。

《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研究与解读》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陈海宁 主编
出版时间:2023年02月

陈海宁表示:“中国的几代水彩艺术家们兢兢业业、前赴后继,将这一百多年前舶来的水彩画艺术孕育出有民族灵魂的独立品格,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历史做见证,为未来做典范。”

陈海宁

480件优秀作品,勾勒出中国的水彩画史

二十世纪的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社会维度上,全面融入了全球化的世界进程。在新时代的大潮中,我们对中国水彩画艺术的研习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中国水彩画的理论研讨涌现于大学讲堂、学术会场,以及与之相伴的论文、专著、教科书,构成了一笔蔚为可观的文化积累。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水彩画艺术理论研究学科在我国一直处于相对边缘、不受重视的状态。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陈坚在本书《前言》中指出,大多数绘画学科都具有强大的理论专业学科支撑,而水彩画却很少设立艺术视觉文化理论专业学科,水彩画以艺术创作与实践为主,艺术理论孤置于边缘状态。相比于其他画种,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则普遍设有艺术理论与绘画视觉传播学术专业,其研究和教学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近十几年来,中国水彩画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重视理论方面的转变,这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水彩画研究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水彩艺术”和“高雅艺术”,而逐渐扩展到当代艺术语境,具有多样性、实验性;二、水彩画研究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西方艺术,而拓展到中国文化本土的艺术表现上;三、水彩画的研究方法不再局限于本画种的理论方法,而选择和吸收了其他相关画种的一些方法和理论体系,这意味着传统的中国水彩画艺术正在向一种跨学科和多元化的新艺术转向。

陈坚认为,当前,中国水彩画正在发生一种关系错综复杂的转型,这一转变被称为“图像的转向”,由此,中国水彩画艺术可能将从理论的边缘性转化到学术理论中心的位置。今天,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图像和视觉文化研究正逐渐成为学术和艺术研究的重地。

“放眼看当前全世界的水彩画,我觉得发展最好的就是中国水彩画。中国的水彩画最具有探索性,而且创作性也是最强的。国外的创作主题多为静物或风景的写生,没有深刻地挖掘创作的内涵,但中国的很多作品都有较为浓厚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比较耐人推敲。”陈海宁表示。

从多维度、多层次对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一直以来国内并没有人完成这一工作。陈海宁在教学之余,紧密关注行业内作者、新作品的动态,并且对水彩画创作队伍的创作面貌非常了解,这让他对本书内容具有更强的把控能力。这种对中国水彩界的持续关注和了解,也让陈海宁有自信,有信念编好《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研究与解读》。

这本著作包含了对中国当代水彩画创作的深入研究以及陈海宁在广州美术学院水彩画系教学实践中所关注的相关拓展课题,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著作,也是一部以百年中国水彩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为图例,并逐一为每一件作品配以解读文本的图文辑录。全书共收录了480件水彩画作品,每一幅入编的代表作都是反映时代、地域及融入画家心血与智慧的创作,都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观察、记录和表达。水与彩、纸与笔,既是创作工具,亦是表达手段,艺术家们将各自对这个世界的感悟表达流传了下来,成就了中国的水彩画史。

介绍和研究当代中国水彩画的最为深刻、全面、系统的著作

《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研究与解读》通过对百年中国水彩画作品的剖析和解读,挖掘艺术家的视觉经验、语言表现以及技法探索,并对具有当代意识的实验性水彩作品呈现方式进行实践和研究,体现出水彩画日益多元化的表达诉求。在理论上以艺术思潮、图式语言、题材选择等多种学术角度为切入点进行阐述,引导读者如何以独立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寻求具有当代特质的创新模式。

“这是介绍和研究当代中国水彩画的一本最为深刻、全面、系统的著作,目前我所了解的无人出其右。”广州画院副院长罗奇这样表示。

陈海宁认为,艺术创作必需寻求意识的突破,跟随时代的发展轨迹。创作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意识融入真实而又具有个性的创作中去。第一章中,他从社会背景、文化思潮入手,从历时性文化形态和地域性文化形态解读各位创作者的思想变化,最后,介入社会当前的艺术思潮,即时代审美,讲述创作者进行创作的立场和台阶。

对于绘画艺术而言,“图式”在作品中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图形的样式。如果我们要在绘画艺术领域中去建立一个范式来表现这个繁杂的客观世界,那我们就把这个范式称之为“图式语言”,它也成为绘画艺术区分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种最本质的专业特征。第二章介绍了图式语言的概念、意义,和这种模式建构的方法。图式建构包括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图式语言的创作形态分为再现性绘画、表现性绘画等;创作类别有主题性创作、观念性创作、技巧性创作、材料性创作等,它们都是在讲述水彩画作品画面的形成过程。

中国水彩画的民族化是一个长期以来艺术界持续进行研讨探究的话题,研讨探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水彩画应该如何向民族化的方向发展。陈海宁在第三章中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探索,他认为,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创作者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并且“提高水彩画整体创作能力的首要任务是以虚心的态度、好学的精神去感受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粹,体验人类文明的至高精神境界”。此外,本章还介绍了如何站在东方立场表达,自然而然地在画面中流露出东方语境。

通过综合技法,也就是综合媒介和材料的介入,来支撑画面,产生更特殊的效果,是陈海宁多年来在教学中关注的重要方向,也是他的研究课题。陈海宁受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王肇民和黄增炎等人的影响,创作技法不遵循传统水彩画的明快、利索、水性淋漓之风,而是有意避开太过于传统的水彩语言,力求画面的丰富、深入和更多可读性。他说,“我希望只用单纯的水和颜料,以最简单的工具材料画出最丰富的效果”,这也是他毕业后多年来努力的目标。陈海宁对综合技法的诸多思考,融入在第四章之中,并且通过多件优秀作品来支持其概念,成为和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最大的特色之一。

本书最后一章《多元化语境拓展》,包括《超写实水彩画》和《立体化呈现的探索与实践》两节,是陈海宁近年来关注并参与的实验性、开拓性教学内容,意在深化“超写实水彩画”的研究拓展和填补当前水彩画作品“立体化呈现的探索与实践”的空白。

超写实的概念不算新颖,不过广州美术学院近年致力于该方向的教学,在超写实教学上领先全国,在该工作室老师们的一致努力下,近年来学生们创造出很多优秀作品,陈海宁利用这些资源,整合深化了“超写实水彩画”的研究拓展。

《立体化呈现的探索与实践》是陈海宁在教学过程中开拓的新方向,在他之前还鲜有人提出过水彩画和空间等因素相结合的理论或实践。他认为,水彩画创作完成后,不应该只是被挂在墙上展示,他希望创作者能拓展自己作品的展示效果,甚至是和空间、时间、光线等结合产生一定关系。“这一节其实是抛砖引玉,我抛出来,希望更多的人能沿着这个思路挖掘自己作品的拓展的可能性。”陈海宁说。

出版意义:为历史做见证,为未来做典范

编者团队希望通过《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研究与解读》这本著作,能够反映和体现出中国水彩画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动向,并对中国的水彩画艺术研究和学术本土化有所裨益。总结来说,《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研究与解读》有五大亮点。

第一,科研重点,学术攻关。本书为广东省教育厅“广东高校特色创新项目”的结项成果,立足于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创作研究和格局拓展。通过理论阐述和作品赏析解读贯通章节脉络,既容纳传统与当代的不同风格,又突出观念性和当代意识的介入。为历史做见证,为未来做典范。

第二,集思广益,融合大成。本书由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海宁担任主编。于2016年10月组建团队,吸纳多位具备不同优势和专长的成员参与编著工作。秉承高等美术院校在教学、创作及研究上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求真的学术精神,历经五年的修正整合,集思广益、融合大成。

第三,百年水彩,时代篇章。全书理论研究及作品赏析解读近10万字,收录百年中国水彩画作品480件。包括早期具有代表性、开拓性、前瞻性的作品,历届全国美展、全国水彩画展、全国青年美展、全国青年水彩画展等重要展览以及历年来涌现的优秀作品。追寻时代记忆,载录时代经典。

第四,多元拓展,实验前瞻。全书由“创作意识”“图式语言”“创造与表现”“媒介 材料 技法”“多元化语境”五大章构成。重视创作性与材料技法的研究,积极探索当代性和实验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前瞻性专题“超写实水彩”及“立体化呈现”拓展了多元化的创作格局。

第五,佳作博览,研究典藏。百年中国水彩画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大量具有独立品格和民族灵魂的作品,本书收录的创作时间为1905年—2022年,跨度计117年。涵盖面广、资料性强、信息量大,是爱好者、创作者、研究者学习,了解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极具参考价值、研究价值、收藏价值的专业书籍。

从事水彩画创作三十余年,陈海宁透露,编写《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研究与解读》是他多年的夙愿。他本人和岭南美术出版社的合作也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该社对选题严格把控,给出专业建议、出版体例规范,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在这次主编《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研究与解读》过程中,编辑最大的帮助有两方面,一个是建议调整细节,让每一章节的衔接更完整、全面;另一个则是为挖掘480件画作的不同分析角度出谋划策,让分析不重复。后者也是本书写作时的主要难点。

陈海宁通过对中国水彩画百年历史的研究,不仅打开了自身的学术视野,还以自身丰富的创作经验以及整个团队的群策群力作为解读水彩画创作的重要路径,照见了中国水彩画的当下与未来。他告诉百道网,本书的目标读者是从专业创作者到业余创作者的整个从事创作的梯队,编者做的是把一百年来最好的作品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面貌展现给读者,通过描述和解读,让读者明白什么是优秀的中国水彩画,它们好在哪里。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中国的几代水彩艺术家们兢兢业业、前赴后继,将这一百多年前舶来的水彩画艺术孕育出有民族灵魂的独立品格,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历史做见证,为未来做典范。”陈海宁这样表示。

作者:刘瑞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