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里的每个老人都会给家里的小孩子讲一些传说,唱一些歌谣,其中仙草的传说和歌谣是大家不约而同会说到的。
同样,大山里的孩子,从出生不久就开始听仙草的传说,听仙草的歌谣,一遍又一遍。等这些孩子长大后有了孩子,他们就会把这些传说和歌谣又告诉他们的孩子。
再过些年,等他们更老,当了外婆或阿奶,外公或阿爷,又再把这些从儿时就珍藏的老传说、老歌谣从大树上摇下来,从深山里捡回来,从口袋角里翻出来讲给家里的娃娃们听,唱给家里的娃娃们听。
讲传说的、唱歌谣的人一代又一代老去、故去,那些传说、歌谣还继续在山里流传。阿奶说,只要这大山里还有人活着,那些传说就有生命。那些传说是一本书,在人们的声音里活着。
大山里头仙人在
满山树木仙人栽
遍地花草仙人种
花草树木是药材
枝叶根果把病除
人人健康福长在
…………
“我记得,有一天我们寨子有孩子满百日了,寨子里欢欢喜喜地摆起百家宴。大家放山炮、吹牛角、吹芦笙、喝酒、跳舞,为这个新来的娃娃唱祝福歌。就在那时,枪响了……一开始,大家没留意,山里寨寨有猎人,我们以为是其他村寨的猎户们在打猎。后来有经验的人说,那枪声跟我们平常听到的不一样。我们是用火粉枪,一枪一枪地放,上火粉要时间,此刻的枪声却是连续的,枪响的劲儿也不一样。有人以为是土匪又来了,可能是嗅到寨子里办百日宴有酒有肉,来抢了。我们寨子下到十二三岁的男孩子,上到七八十岁的老爷子,都会打枪。大家把枪拿在手里守望在寨子周边,如果是土匪来了,能拼上一拼。土匪的枪弹也不是那么充足的,遇到抵抗强烈的寨子,他们也不敢硬闯,往往试探几下就走了。可是,这次来的不是土匪,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兵。那是一群'恶狼’,叽里咕噜地说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见人就开枪。他们的枪厉害,连着扫射,我们用火粉枪根本抵挡不住,一下子就有好几个人中枪。大家一看,不好了呀!撒!人人都拼尽力气跑。我阿妈抱起我就跑,以前大家躲土匪呀就往自己家旁边的山洞钻。土匪抢了粮食、钱财就会走。大家像平时躲土匪那样躲,结果很多人被杀了,老的小的,他们连一两岁的幼儿也不放过,他们还放火烧房子,火光一片。我阿妈抱着我钻进一个隐蔽的山洞里,这是家里平时藏药酒的地方,土匪从来就没发现过。可是那天,那些坏人找到洞口,往里面放枪,我阿妈把我压在怀里,用她的身体挡住我,捂着我的嘴,让我别怕,也别出声。阿爸那时还在外边,他和村子里几个青年小伙往不同的方向跑,故意敲打铁器发出声响把坏人引走。我在阿妈的怀里一动也不敢动,然后就睡着了。后半夜,阿爸回来找我们。我才知道阿妈的肩膀中了一枪。后来,寨子里的人才知道,这些坏蛋是日本鬼子,大家恨死他们了。之后的日子也不太平,日本鬼子隔三岔五就会窜来。他们看到寨子就放火杀人,抢走能带走的东西……我阿妈为了保护我,挡过火,挡过子弹,这套花衣裳被子弹打穿过,被火烧过。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和阿妈在逃亡中被炸弹震到泥坑里,阿爸和阿哥,还有寨子里的人一起把我们挖出来……”
阿爷走进乌鹰谷,慢慢寻找记忆中的树木、石头。阿爷走着走着就记起来了,此时路旁的草丛下有浅水,阿爷离开好走的石头路,走进浅水漫漫的芳草中,那是记忆中小溪流过的地方。大家也跟着阿爷走,阿羊哥怕他会摔倒,紧张地护在旁边,随时伸手扶他。阿爷突停下来,他的目光锁定一块大石头。
阿束抬眼望去,脱口而出:“这块石头像鹰的脸,鹰嘴,鹰眼……”
“就是这块石头吧。”阿羊哥猜测着。
“是的,就是那里了。”阿爷看着那块石头,就好像看着久别的亲人。那个大姐仿佛就坐在石头上,跟他说很重要的话,教他唱歌,他还记得,大姐唱歌时握着拳头的表情,目光如炬,无比坚毅。
阿爷还记得,那时他就站在石头旁边,在大姐面前小声跟着她唱歌。
阿爷仿佛回到那时,忍不住唱起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
前进!进!
王勇英
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
儿童文学新作
《红木棉原创少儿文学·阿爷找呀找》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勇英 著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这是一本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南方为背景创作的小说。阿束的爷爷是寨子里一位再寻常不过的老人,他的脑海中却有一段不平凡的“红色记忆”。在老人“找回忆”的过程中,一个个曾经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故事被娓娓道来,串联起抗战时期广西大学迁校、贵州榕江洪水等往事。人民群众的朴实善良、革命志士的英勇无畏、少年的诚实守信……在故事中定格。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