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革命率先出现在西方?中国古代真的没有科学吗?技术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科学吗?那句被反复追问的“李约瑟之问”,今天是否已有答案?本书正是为这些困惑写下的回响。《历史视野中的科学与技术》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带领读者重新思考这些关乎科技与文明进程的重大问题。
张柏春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南开大学双聘教授、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章
科学、技术和工程
从概念出发,厘清科学、技术与工程的本质差异与三元一体的关系,为全书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
科技的进化和革命
回顾科技从积累进化到范式革命的历史演变,揭示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如何深刻改变人类社会。
第三章
科学和技术的全球化
分析科技知识在全球的传播与本土化适应,探讨区域性知识革命与跨文化交流的互动机制。
第四章
科研体制和知识生产
梳理科研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组织形态,关注大科学与科研机构在知识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第五章
科技和社会发展
探讨科技对现代化、经济增长与社会结构的双刃剑效应,强调创新的社会意义与文化影响。
第六章
科技事业的从业者
描绘科技革命者、机构主导者与青年科研人员的角色特征,思考科学共同体的成长与传承。
通过本书,你会看到:科学从来不是单纯的真理堆砌,它总是与人类社会、制度结构、认知范式共同演进;工程不只是改造自然的手段,也是文明发展的骨骼;而技术,常常在科学出现之前就已悄然改变世界……
想从历史脉络中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变迁?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