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宝级冒险小说《时间侦探》中文版来袭!这部作品由儿童文学作家法比安·蓝柯创作,畅销20年,销量超百万册,风靡14国,深受全球孩子喜爱。如今,它带着奇幻与惊喜登陆中国,开启跨越时空的冒险之旅。该系列由德国著名童书作家法比安·蓝柯创作,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引进,是适合8岁以上儿童阅读的历史推理冒险小说。
该系列包含《消失的寻宝船》《隐匿的黑面人》《法老的眼镜蛇》《斗兽场的诡局》四部作品,每部都以一个历史事件为核心,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烧脑谜题,将历史知识、思维训练与写作能力培养巧妙结合,讲述三个少年穿越时空、游历世界,展开惊险刺激历史冒险的故事。
日前,百道网采访了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融合出版事业部主任黄萍,让我们跟着她的解读,一同发现这套书的妙趣横生和精彩亮点!
《时间侦探·历史谜境大冒险(4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德]法比安·蓝柯 著
译者:高方然
出版时间:2025年04月
“传统历史科普读物多按时间顺序、主题分类或人物传记组织内容,语调客观冷静,依靠权威结论传递知识,功能较单一,读者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黄萍介绍,《时间侦探》最大的特别就是以“侦探破案”形式讲述历史谜案,利用人们对悬疑的好奇心理,将历史知识包装成待解的“历史之谜”,激发读者主动探索的欲望,将“要我学历史”转变为“我要探秘历史”,使其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和记忆留存率。
在内容上,《时间侦探》尝试突破单一功能的局限,深度整合“历史认知、思维训练、赋能写作”,构建三位一体的成长体系。对于什么是“三位一体的成长体系”,她娓娓道来:
首先它是孩子们的沉浸式历史课。这套书重现了多个历史场景,锻炼孩子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分析能力。历史本就是由无数“未解之谜”构成的推理剧本,如克利奥帕特拉之死是自杀还是谋杀、德雷克如何率领船员战胜西班牙船队……研究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破案”。书中将历史知识点转化为烧脑谜题,让小读者主动观察、思考、推理,穿越时空进行“现场教学”,在破案中深入理解时代背景。
除了丰富的史料之外,“破案”的过程自然植入了近百个跨学科知识点,帮助孩子构建学科框架。小读者化身为“时间侦探”,在冒险中磨炼勇气、增长谋略,提升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案件都成为成长的阶梯。
故事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均进行了视觉设计,引导小读者聚焦重点、体会情感、加深理解。在享受历史探险乐趣的同时,孩子们积累词汇,破解“词穷”难题,每章都是一堂写作大师课。
黄萍说:“尊重历史‘骨架’,激活叙事‘血肉’,是法比安·蓝柯的创作态度,也是我们编辑的态度。”
法比安·蓝柯是黄萍特别推崇的德国作家,他是资深记者和儿童文学作家,曾两度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提名。他自幼对考古学有浓厚的兴趣,童年梦想就是成为考古学家,大学专攻新闻学和英国文学,毕业后从事记者工作。对考古的兴趣、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职业经历,让他擅长将历史故事与冒险元素巧妙融合。
黄萍表示,在策划《时间侦探》时,团队精心挑选了四个充满变革与冲突的历史背景: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古罗马和古埃及。这些时代所蕴含的社会规则、权力结构和人性挣扎,被巧妙融入推理冒险中,转化为当代少年能理解的安全知识。同时,书中将古人眼中的神秘现象,用现代科学眼光解读,让读者在解谜中自然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每册书后设有“人物档案”,以人物专访和朋友圈形式,明确指出书中哪些人物、事件、地点是真实的,哪些情节是虚构的,哪些是存在争议的。主要历史人物的核心性格、重大成就与失败、历史评价均基于史料塑造,避免无根据的“洗白”或“抹黑”。
在情节细节上,编辑团队保留了原著中高度依赖于地域化习俗或历史事件的关键线索或动机的谜案逻辑,同时寻找更普适或易懂的替代设定。对于体现独特文化魅力的元素,如建筑风格、服饰、食物、历史背景等,通过“旅行笔记”、插图或自然融入故事的方式,让小读者领略异域文化,拓宽视野。在“侦探训练营”中,将文化差异设计成有趣的认知挑战,并邀请小读者试读,收集反馈,确保作品真正受孩子喜爱和理解。
黄萍认为,引进国际作品时,解决文化适配问题是“重中之重”。面对不同时代和地域的巨大文化差异,本土化改编是必选项,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团队坚持保留原著人物的核心性格、故事主干和主题精神,同时谨慎处理可能造成当代小读者理解障碍的内容,将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谚语、比喻或古旧表达转换为当代少年容易理解的同义词,保留原文的韵味和风格。
黄萍进一步介绍,为了保证书中知识点的准确性,编辑团队采用分层审核流程:首先,编辑依据原版内容标注主题知识点,通过权威工具书和官网核对基础事实;接着,对比小学教材和同类书籍,筛选适合少儿认知的知识点;然后,利用数字化工具进一步核查;最后,梳理章节,确保知识点与故事逻辑一致。
在黄萍眼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强调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间侦探》中,“侦探训练营”通过破案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专注力、记忆力、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破案中开发脑力;凭借“时间旅行笔记”在阅读中扩充知识库,帮助孩子掌握学科知识。通过“三位一体”成长体系和这两套思维训练方案,以兴趣驱动取代传统学习中的高强度训练和压力,让孩子在阅读故事和破解谜题中获得愉悦与成就感,激发他们主动进行深度思考的内在动力,提升知识与能力,避免枯燥的题海战术和强制性任务负担。
“一本好书,通过巧妙设计,可以成为激发思维火花、培养核心素养的‘快乐训练场’,实现‘轻负担,深学习’。这正是我们赋予《时间侦探》系列的教育价值。”黄萍认为,当代少儿读者对推理类内容的需求已从“娱乐消遣”转变为“能力建构”的功能性阅读。一是从“被动解谜”升级为“主动思维训练”,渴望掌握“如何找出答案”的思维技能。二是从“单一破案”转向“融合知识、解决现实问题”,需要融入历史、物理、化学等更多元知识,助力理解世界。三是从“单向阅读”走向“互动参与、沉浸体验”,读者期待通过动手绘制图表、参与分支剧情或使用配套的解谜道具或线上互动游戏等,代入侦探角色,获得沉浸式体验。
《时间侦探》在形式上延续了《少年侦探团》的“侦探训练营+旅行笔记”思维训练模式。“侦探训练营”提出的问题并非简单剧情回顾,而是将历史困境与现实结合,提前“预演”信息甄别、信任危机等真实课题,促使读者思考如何在自身环境中运用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旅行笔记”和导读手册则承担知识落地和安全指引功能,补充历史背景,并结合故事中的危险情境,提供实用的“自救互救知识”。例如,在海上风暴或船只事故时讲解水上求生要点;在古罗马公共事件混乱时提示人群踩踏的自保原则;在文艺复兴社交场合火灾时讲解火场逃生及自救方案。这些知识将历史冒险中的风险意识与应对智慧转化为读者可操作的现实生存技能,让读者明白书中所学本领在现实紧急情况下同样能救命。
为提升小读者的沉浸式阅读体验,该系列搭配了解密卡和探员证。“时空解密卡”将静态阅读转化为互动探秘,契合侦探主题,激发专注力;“探员证”赋予小读者角色身份,增强代入感。探员证又分为四个等级,将阅读和解题过程转化为可视化、具挑战性和奖励性的旅程,激励孩子挑战复杂谜题。
“少年推理馆”是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旗下的推理类童书品牌,以精选世界推理大师的经典作品为基础,通过现代化改造,打造出以独特的情节和严谨的推理为核心的内容体系,尤其突出“亲自参与破案”的阅读体验,为小读者呈现一个充满悬念与挑战的世界。目前,该品牌已收录日本“推理之父”江户川乱步的“少年侦探团”系列(27册),以及德国作家法比安·蓝柯的“少年探案王”“时间侦探·历史谜境大冒险”系列,并同步开发了有声书。团队还根据图书主题和读者建议,开发了笔记本、科目袋、课程表、书签、益智卡牌、人物贴纸和海报等文创产品,丰富阅读之外的体验。
自上市以来,该品牌图书不仅受到各大媒体推荐,销量超150万册,还斩获“年度影响力图书”“年度最值得推荐的50种图书”等荣誉,登上2023当当11~14岁童书新书榜TOP1。品牌配套策划了近百场线下主题活动和研学活动,通过知识科普和趣味游戏,锻炼了读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了参与感与体验感,赢得众多家长好评。
谈到品牌发展时,黄萍表示:“从日本江户川乱步到德国法比安·蓝柯,是我们构建全球化推理作家矩阵的重要一步。”这两位大师的作品深受小读者喜爱,印证了优秀推理小说跨越国界、跨越时间的魅力。未来,“少年推理馆”将继续拓展国际版图,期待它成为汇集世界推理精华的宝库。
黄萍介绍,正在筹备的“神探俱乐部”系列是实现品牌目标的关键。该系列将系统性地精选和改编全球范围内适合青少年的经典推理作品,无论古典还是新锐,只要内核足够精彩——拥有严谨的逻辑、引人入胜的情节、正确的价值观,并且符合孩子们的认知水平,都会考虑引入。
与此同时,品牌也在积极发掘和培育本土原创作者,打造真正扎根中国土壤、反映中国少年生活和想象力的推理冒险故事,形成“引进经典”与“原创精品”双轮驱动的格局。同时,品牌将探索多媒体融合,如已有的有声书,未来还可能尝试互动解谜书和结合线上游戏的图书,为小读者创造更丰富、更沉浸的推理体验。
而品牌的发展远不止于阅读本身。黄萍表示,“少年推理馆”将通过持续策划和升级主题研学活动及线下互动,使其更体系化、更具挑战性,锻炼小读者的“最强大脑”和综合能力。同时,品牌也在探索构建线上读者社区,鼓励小读者分享推理心得、创作谜题、参与线上解谜活动,形成充满活力的互动交流圈。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