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波兰著名图画书作家、四度入围国际安徒生奖短名单的艺术家伊娃娜·奇米勒斯卡携新书《寓言》《麻烦的裂缝》来华,先后在苏州、上海两地举办新书首发对谈活动,与中国读者近距离分享其创作的绘本世界。此次新书巡讲活动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童书馆、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苏州饭米多蔻绘本馆承办,从苏州亲子工作坊的创意互动,到上海国际对谈的深度思辨,伊娃娜以其独特的布料拼贴艺术与哲学性叙事,为中国读者呈现了一场跨越年龄与文化的绘本盛宴。
《寓言》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波兰]伊娃娜·奇米勒斯卡 著·绘
出版时间:2025年06月
《麻烦的裂缝》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波兰]伊娃娜·奇米勒斯卡 著绘
译者:赵玮婷
出版时间:2025年06月
7月9日上午,苏州饭米多蔻绘本馆小剧场迎来了一场充满温情的亲子活动。50余组4-8岁家庭通过形状游戏、故事共读和艺术创作,近距离感受伊娃娜作品的魅力。
苏州新书活动现场伊娃娜展示新书《寓言》
伊娃娜通过新书《麻烦的裂缝》,向亲子家庭展示了一个关于母女之间“修复与包容”的动人故事:母亲不慎砸坏瓷砖留下裂缝,女儿却用创意将其转化为纽带。
伊娃娜新书亲子工坊
互动环节开展了“形状猜谜”游戏,孩子们在伊娃娜的引导下将简单图形联想为生活中的事物,呼应伊娃娜绘本中标志性的“形状游戏”创作手法。亲子家庭共同参与“麻烦的熨斗”工作坊,伊娃娜将熨斗图案变形为猫头鹰、鱼、叶子等创意图形,孩子们在伊娃娜的启发下纷纷大展身手绘制熨斗长画。这一互动设计灵感源自伊娃娜对日常物品的哲学思考:“‘麻烦’中往往藏着惊喜,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用想象力打开它。”活动现场还展陈了伊娃娜的14部中文版作品,包括《有麻烦了!》《想象ABC》《献给奶奶的摇篮曲》等经典绘本,许多家长表示:“孩子不仅能读故事,更学会了用多元视角看待问题。”
7月10日下午,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风馆迎来高规格国际对谈——“打开绘本的N种方式”。伊娃娜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原主席现执委、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创始理事长张明舟展开深度对话,由波兰文学博士及伊娃娜新书译者赵玮婷担任主持与翻译。
上海对谈活动现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公司总经理伍丽云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伊娃娜的作品是视觉与心灵的对话,以布料拼贴、形状游戏的创作形式引发读者对生命、家庭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魔法象公司总经理伍丽云做开场致辞
本次对谈聚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出品的伊娃娜的新书《寓言》《麻烦的裂缝》,探讨形状游戏与想象力培养、无字叙事的隐喻表达和普世价值,“麻烦” 哲学中亲子关系的修复,以及女性视角下的社会关怀等话题,并剖析绘本的 “全年龄” 魅力,揭示其如何跨越文化与年龄边界。
(左)伊娃娜在对谈中分享创作理念
伊娃娜在对谈中谈及,形状游戏是激发想象力的起点,从最简单的图形中可以生发无限可能。新作《寓言》是其创作生涯中最难的一本书,源于伊娃娜对社会议题的深度思考,采用开放性的无字绘本能让读者有无限的想象。“麻烦三部曲”的创作灵感都来自日常生活观察,《麻烦的裂缝》通过“裂缝”这个意象,探讨了亲子关系的修复与成长,相信每位母亲和女儿都能在其中照见自己并深受感动。她还表示,“作为创作者,创作绘本是我表达社会关怀的方式,我认为书可以给困难中的人提供希望。”
张明舟在分享中谈及绘本的跨文化价值
张明舟在分享中阐述了绘本的跨文化价值,“绘本是写给童心看的,而非仅限儿童。书籍或许不能直接拯救世界,但能在每个孩子心中播下善与智慧的种子。”国际安徒生奖评审标准中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正说明优秀绘本必须能跨越年龄界限。他从伊娃娜的图画书里感受到一种非常震撼人心的力量,优秀的绘本能跨越年龄与文化,好的无字书“无声胜有声”。他认为伊娃娜的作品完美诠释了绘本如何用艺术表达对社会、苦难、战争、残障儿童的人文精神关怀,这正是IBBY所倡导的。他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中波创作者合作,将中国故事通过绘本艺术带给世界。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伊娃娜小型书展
活动结束后,伊娃娜的小型作品展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持续展出,观众可进一步欣赏其绘本艺术的独特之美。此次伊娃娜来华之旅,深化了中波文化交流,伊娃娜的作品跨越年龄与文化边界,用简单图形传递复杂思考,印证了绘本作为“全年龄”艺术形式的独特价值,也为中国儿童绘本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