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一只蜗牛如何去死》诞生始末

作者:污士奇   2025年07月0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一只蜗牛如何去死》这本小书,名副其实,它是关于“死”的一个思考。这个想法萦绕在我心头很多年。大概在2018年的时候,我初步写下我对死亡的一些杂乱无章的想法,在几张从本子上撕下来的牛皮纸内页上。后来,在我真正动笔写《一只蜗牛如何去死》的时候,这些凌乱的草稿已成为时光的蝉蜕,丢进了废纸篓。它并非无名无姓,最初的名字是《我想在阿拉斯加的极光下死去》。

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对“死”如此感兴趣。有的朋友以为我有一点抑郁——我想我没有吧,我是个还算快乐的人,生活厚待我,我对自己也很宽容。我从不愿为了工作奉献一切,努力保存自己的个性与生活不被外力碾压。我成长的环境虽不怎么优越,但没遭受过太大的挫折,也没经历过心碎的绝望。我对死亡的态度,更像是对待一个熟人,我偶尔会遇见它,大多数时候听说它,对它有些敬畏,却也并不刻意回避它,反而常常琢磨它的脾气和性格,会想一想将来如何与它相处。

我这么常常去琢磨死亡,也许跟家庭的影响也有一丝丝关系。我父亲是一个警察,所以在我的小学时代,除了儿童杂志外,公安杂志就是我看得最多的读物了——上面记载了各种各样的命案,有些案件现在想来简直是人间惨剧,比如一个绝望的女人在饱受家暴后,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宣泄的对象,她的孩子就这样在双重的家暴中死去了。然而,留给当时的我最强烈的感受竟然是:也许对这个孩子来说,死去反而是解脱。那时候的我还是个翻箱倒柜的能手,曾在一个十分隐蔽的小角落里,发现父亲藏在那里的一个绿皮的工作笔记本,抖一抖,掉出来的照片是一个四分五裂的男人——后来姐姐跟我说,那是父亲在一次炸弹案现场的拍照。那个男人是不是自杀式死亡,已经忘记了,我只记得他的头颅跟断掉的四肢散落了一地,眼睛睁得大大的,向头顶上方看去,不知道在看些什么。从那以后,我再没有翻看过父亲的东西。

《一只蜗牛如何去死》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污士奇
出版时间:2025年06月

我没有亲历过亲人的死亡,我的姥姥、老舅、大舅、大姨、表哥,他们离世的时候我都不在身边。然而关于死亡的故事,我知道很多。我知道姥姥去世前变成了植物人,勉力活了一年后走了。我知道老舅中风后全身瘫痪,他的头脑却还是清醒的,他不愿过仰人鼻息的生活,主动断食送走了自己。我还知道,忘了是什么时候,村里一个老太太瘫在床上,什么事都不能做,只依旧能吃,可家里粮食不够了,儿子不再给她吃饭,于是她就吃身下垫着的草席,听说她死掉的时候,那草席已被吃了大半。

关于死亡的事情,想起来都是沉重的。然而为什么我常常去想它?我也不知道。我还记得在2016年的夏天,去胡同里的流动图书馆做一日店长,当天还有另外一位店长与我共同轮值,是个大学刚毕业的女孩。我们第一次见面,却聊得十分投机,甚至聊到了“如何选择死亡”这件事。我们说到今敏监制的动画剧集《妄想代理人》,其中一集讲到一个老人、一个成年男子、还有一个少年,他们聚在一起,想要为自己的未来找一个痛快的死法。我当时想,啊,竟然还有这样的人——我好像也是这样的人。

《妄想代理人》

我是个不擅长深度思考的人,常常只停留在思考的表面,所以其实我并不明白为什么我会有这样关于“如何去死”的种种想法。然而死亡就在那里,并且注定是我的未来,我又怎么能无视它?“如何去死”,分明是很正常、很重要的人生选择啊。这个看起来严肃沉重、但想想其实还蛮有趣的念头,犹如一颗种子,我不知它何时落在我心里,何时萌发了根芽,然而每长一岁,每多经历一些生活,它就又长大一些。

2018年的时候,它成长到我的内心有点放不下,于是写成了一纸简单的草稿,在几页随便撕下来的牛皮纸上。将它写出来之后,我又想着,如果能画出来该多好。然而工作、生活和我的懒惰搁置了这个计划。好在,这个念头并没有停止生长,而是在我的一放再放中继续酝酿,时不时蠢蠢欲动。2023年初,在席卷全球的经济下行中,我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失业。失业令我沮丧,也有点兴奋,特别是得知我可以申请18个月的失业金,相当于得到一个长长的带薪假期。我给这次假期安排了很多计划,旅行、画画、自由泳、整理一份长达十年的通信……这些都做完了之后,我想,也许是时候了,该给心里这棵一直在倔强生长的植物画个像了。

最开始的时候,是想参照自己和身边亲友的样子来画这个绘本,但我三脚猫的画功真是很不好,画人又实在太难了……刚好家属热爱蜗牛,我也很爱画蜗牛,蜗牛又很好画,想想不然就用蜗牛作为主角吧。主角从人类改换到了蜗牛,于是所有文本也就重新改过——在大改的过程中发现,以蜗牛的角度来呈现,反而给这个文本带来了许多惊喜,一些从前构思时从未想到过的更自然的、更新鲜的、更有意思的东西,经由这只小蜗牛带来,让原本苦涩而沉重的讲述变得温暖而轻盈了。

作者签绘四格小漫画

小蜗牛的到来并没有挽救我的拖延和怠惰,大致从当年的9月起,到次年的1月底,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绘本,竟然就这样画完了。将所有画仔细插进画夹,厚厚的一叠,连我自己也有些惊叹呢。绘画工作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困意混合了一点奇异的满足和兴奋,一沾枕头就睡着了。次日醒来时,这点兴奋并没有跟着睡意一起消失,而是像一股地热泉,咕嘟咕嘟地蒸腾起来了。

终于画完了。我想出去逛逛,去广阔的天地里走一走——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我把自己困在小小的写字桌上,天天想着要完成它,完不成就觉得空虚又痛苦,空虚痛苦的时候又忍不住沉迷八卦,刷完八卦又是无尽的自责……现在终于从这样的生活中解脱,竟然有种苦修结束的感受。我想即刻就跑去东四的美术馆街,补充用秃了的彩铅。我还想去宝钞胡同的一家面包店,买他们自制的腰果罗勒酱和黑麦皮塔饼来尝尝。我这样想着走出地铁站,看见阳光透过洋槐树,洒下轻巧活跳的点点斑斑,好像头一次真正尝到自由的滋味。我想我做成了生命中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以后就算要投入更累更卷的工作,有了这本小书、这只小蜗牛,也不会再觉得人生不值得。

常常有朋友问我,小蜗牛的壳上背着的那个红红的小东西是什么?我说,那是它的小包袱,里面装满了它心爱的宝贝,所以它走到哪里就要背到哪里,即便要去极光下拥抱死亡,它也要带上这些宝贝。如今,我的悠长假期早已结束,我不知道未来能否再有——也许再也不会有——像《一只蜗牛如何去死》这样令我宝贝的作品。从今往后,还是要面对杂七杂八的日常,还是要应付不愿应付的烦恼,还是要老老实实工作、偶尔展望退休。然而我依然希望,能在谋生之余,继续拥有对画画和生活的爱,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只要活着就不放弃……虽然常常想着“如何去死”,但生有所恋,总是美好。请原谅愚蠢的我。

内容简介:

时常希望世界毁灭、又满心爱着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的小小蜗牛。

一只很“I”、很脆弱、很内向的,爬也爬不快、打也打不过的丧丧蜗牛,常常为了“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烦恼,于是它决定认真地想一想“如何去死”。

《一只蜗牛如何去死》用温暖、轻盈的笔触勾勒出对“如何去死”的浪漫想象,以及如碎碎念般对“死之大事”的思考。作者借由一只小蜗牛画出了自己也画出了许许多多普通人的日常与幻想、快乐与痛苦。

纵然是千万只蜗牛中最寻常不过的一只,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平凡的生活里去对抗、去接受、去享受、去发现。哪怕是宏大宇宙中的微小所在,我们依然真实地存在着、爬行着、绽放着。

作者:污士奇

终审:李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