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甲骨文中的‘走’字。”6岁男孩贾宜锦边说边用肢体比画出甲骨文中“走”的字形。
5月11日下午,在安阳市新华书店购书中心的“行知书房”,一场以“在甲骨文的故乡,遇见最温情的礼物”为主题的亲子阅读活动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参加。活动现场,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原创甲骨文绘本《阿壮的故事:母亲节的礼物》正式发售。这本用甲骨文勾勒出亲情故事的绘本,成为当天读者们心中最温情的礼物。
甲骨文入画 讲述一个温情故事
《阿壮的故事:母亲节的礼物》以小猪阿壮为妈妈准备礼物的游历旅程为主线,带小读者跟随阿壮的脚步感受旅途的所见所感——从探索世界的勇气到亲情、友情的温暖,从甲骨文入画的奇妙象形魅力到“孩子是妈妈最好的礼物”“家是永远的港湾”的主题传递,绘本不仅通过甲骨文的生动演绎让传统文化变得亲切可感,更以阿壮不畏困难的探索经历鼓励孩子开阔视野、勇敢成长。
活动现场,小读者们围在绘本图画作者身旁
为什么要创作这部作品?要通过这部作品传达一个怎样的理念?绘本的文字作者西河表示,自己长期从事汉语语源学和汉字文化学研究,“让孩子们了解汉字、理解汉字,真正感知汉字的魅力”是他的梦想。“比如说‘家’字,拆开看,宝盖头就好比房子,房子里面放进‘猪’才是‘家’。”西河进一步解释,从感情上来讲,“房子”和“家”不一样,“家”是让人打开情感的地方,而该绘本的灵感便源于甲骨文的“家”字。
绘本文字作者 西河
“如果让你来设计阿壮的形象,你会把阿壮画成什么颜色?会给阿壮设计一个什么动作?”绘本的图画作者高雅是一名年轻的插画师。现场,她的提问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创作热情。大家纷纷表示,“画成蓝色,因为蓝色清新”“画成黄色,因为黄色代表开朗、欢快”“画出阿壮思考问题的样子,因为阿壮喜欢思考”……
讲起自己的创作过程,高雅说,用甲骨文作画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但是要把小猪阿壮的形态、情绪和甲骨文的元素结合起来,对自己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高雅表示,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带读者进入自己创作的世界,也希望大家能在这个世界里玩得开心,有所收获。
绘本图画作者 高雅
“绘本中的白云、太阳、月亮,都是以甲骨文中对应的文字为原型创作的,孩子们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不知不觉就记住了这些古老文字的模样。”作为绘本的责任编辑,翟羽佳在编辑绘本的过程中,与她的孩子完成了共读。让她感到惊喜的是,孩子因此对甲骨文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模仿着画一些简单的甲骨文字形,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她的孩子也像阿壮一样,用心为她准备了小礼物。“我真切地感受到,这部作品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连接着父母与孩子的心。”翟羽佳说。
多维互动 打造一个文化传承新范式
“今天是母亲节,我为母亲买了小蛋糕,回到家,我还要把阿壮的故事分享给妈妈。”小读者张敬瑶说,这次活动给她最大的收获就是教会她如何去表达爱。
“一字一图画,一字一故事。”活动现场,读者申燕高度评价这本绘本。申燕既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她表示:“能够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和作者一起,与在座的家长和小朋友沉浸式共读这本绘本,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刘志红是安阳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老师,专门从事儿童文学教育,听说了这场活动,她专程前来参加。“我是教学需要,因为我们开设有幼儿文学课程,课程里面涉及这种图画书,所以我听到消息就专程赶了过来。”在刘志红看来,用图画与甲骨文融合,让甲骨文走进生活,这正是文化的一种创新表达。
说到创新,这次活动的创新不止于此。安阳市新华书店党委书记、经理郭辉介绍,从现场布置来看,他们把绘本中的场景进行了还原,让主人公走出绘本,走进场景,和读者一起沉浸其中。郭辉称:“这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她表示,在甲骨文的故乡,用甲骨文的画面还原今人的生活场景,这种古为今用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创新,这样的活动他们也会持续开展下去。
安阳市新华书店党委书记、经理 郭辉
该活动由安阳市妇联、中州古籍出版社、安阳市新华书店共同举办。
《阿壮的故事:母亲节的礼物》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西河 著,高雅 绘
出版时间:2025年04月
(本文原载于:中州古籍出版社公众号)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