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杯中日月:酒与大元王朝的社会生活》。这是一部从酒文化的视角来解读元代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创新之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以自己的博士研究为基础,综合文史记载与图像资料,深入发掘元朝酒史,勾勒出元代酒业、酒俗、酒政的多彩图景,并探讨元朝衰亡与皇室尚饮之间的关系。作者介绍了元代四大酒类,也就是马奶酒、葡萄酒、粮食酒和配制酒,回顾了这四大类酒的发展流变,细致地描述了宫廷贵族、文人士大夫、民间百姓及方外僧道的饮酒风俗,并对元代酒肆经营、禁弛博弈、酒课财政等做了深入的研究,生动地再现了元代“遍饮天下酒”的大一统时代风貌。全书叙事流畅,图文并茂,趣味性与学术性兼备,是一部颇具新见的元代社会生活史佳作。
《杯中日月:酒与大元王朝的社会生活》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印民 著
出版时间:2025年02月
这本书的作者杨印民,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历史学博士,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元史、文献学。出版的著作有《帝国尚饮:元代酒业与社会》《宋江阴志辑佚》,《重建大一统》(合著)、《耶律楚材》(合著)等,在《中国经济史研究》《文献》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在这本书中,透过酒文化,考察元代宫廷政治与民间生活,展现元代社会文化风貌,著名学者吉他木影评论说,元朝国祚仅98载,却有15帝更迭,而且四方征战,内外皆是金戈铁马,兵荒马乱。那么,除了对外东征西讨、宫廷勾心斗角这些大框架的元朝历史,那些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乃至贩夫走卒,都过着怎样的生活,世俗的元朝社会是怎样的呢?
在《杯中日月》这本书中,作者敏锐地抓住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也就是酒。蒙古族人擅长饮酒,酒与他们的生活、征战密切相关。元朝疆域广阔,在度过了最初的占领与被占领的剧烈磨合期后,在不同的民族、阶层、地域之间开始慢慢融合。到了元代中叶,近四百年间,因南北政权对峙造成的地域文化隔阂逐渐被拆除,“华夷一统”的格局已定。这期间的文化融合与碰撞,酒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酒作为一种日用消费品,又与社会政治、经济紧密相连。那么,酒这个话题正适合作为读者了解元代生活的关键线索。在这本书中,跟随作者的文字,可以一览元代文化与其它时代文化间的区别与联系,更可以在贯穿全书的诗文、散曲中,感受元代社会的文化生活风尚。
这本书出版以后,好评如潮。众多专家学者倾力推荐。南开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李治安评论说:“翻开《杯中日月》这本书,元代酒业的辉煌与社会的斑斓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杨印民博士用详尽的史料文献和生动的文笔,为您揭秘元代酿酒、饮酒及其诗咏文化,带您在酒香四溢之中领略那个族群多样、文化多元的蒙元时代。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从马奶酒的醇厚到葡萄酒的甘美,从粮食酒的馥郁到配制酒的养生,每一滴美酒都蕴藏着元代各族民众的勤劳智慧与精湛匠心。在这本书中,宫廷贵族的奢华饮宴、文人士大夫的雅聚会集、民间百姓的淳朴小酌,方外僧道的野逸独醉,为您展现一幅幅元代混一华夷的社会风貌。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元代酒业、酒俗、酒政的著作,更是一部雅俗共赏、反映多族群文化交融共生的佳作。”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刁培俊评论说:“这本书视野广阔,论述详瞻,文辞流丽,参以元人大量咏酒诗文佐史,呈现出文史相彰,文采飞扬的行文叙事格调,也体现了极强的历史感和现场感,在这本书中,在生动有趣的‘酒’文化中,再现了多民族杂糅的蒙元大一统时代风貌。”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马晓林说:“本书文采斐然,行云流水,带读者回到多元交融的元朝,领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蒙元时代遍饮天下酒的时代风貌,也可以一览酒文化方面的宫廷之奢、文士之雅、百姓之朴、方外之逸,还可以纵观那个时代酒文化与国计民生的相关性。这部著作趣味性与学术性兼备。尤可褒赞的是全书配图精美,书画文物,中外藏品,洋洋大观。正可谓:杯中有日月,书里蕴乾坤。”
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周思成说:“元代的酒远不只是世俗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蕴涵了十分独特的时代风貌。这本书综合文史记载和图像资料,生动细腻地展现了蒙元的酒文化画卷,不妨佐以壶觞,读至酣畅处,当浮一大白。”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黄博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精神内耗是每个大时代必然的副产品,暂时忘却烦恼则是我们每个人的必需品。忘却烦恼有很多种方法,酒,无疑是最简单有效的一种;当然,读书可能也是!《杯中日月》这本书以史家之笔将大元美酒尽收壶中,阅读这本书,如饮醇酿,有滋有味。在这本书中,以酒为题,描绘元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既有市井风流,又有家国豪情,从小民生计到制度设计,包罗万象,既见天地,又见众生,兼以叙事畅达,辞气豪迈,会饮三百杯,一读三百页。来,拿起这本书,干上一杯元朝的酒吧!”
《杯中日月》这本书包括六章。第一章介绍了四大类酒,也就是马奶酒、葡萄酒、粮食酒和配制酒。第二章讲述了元代社会的饮用酒风俗,呈现了宫廷贵族的奢华,文人士大夫的文雅,民间百姓的淳朴,寺观方外的放逸。第三章展示了元代的酒肆,包括城乡酒肆风貌,酒肆的开张和经营,以及酒肆里的世相百态。第四章讲述了元代名酒,包括两都酒业,腹里诸路酒业,江浙行省酒业。第五章讲述了元代的酗酒风气和禁酒措施,第六章讲述了元代利入丰厚的酒课财政,以及酒业税收对国计民生的影响。
全书结构清晰,先后从元朝的酒类划分、各阶层饮酒风俗、饮酒场所风貌、各地名酒、元政府对酒的管理、酒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来论述,读者可以一步一步了解,酒在一个朝代中的地位,以及所起的作用。元人所创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酒具的使用,虽未单独成章,但也贯穿在各个章节中,而且多有配图,可以让读者一饱眼福。
在《杯中日月》这本书的第一章,介绍了元代的四大类酒。书中讲到,在元朝的时候,酒可以按原料分成四大类。那时候,因为远远超过前朝的广阔疆域,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不再有国界为限,因此,在制作技术上也基本上囊括了现代酒的四大分类。对于好酒的读者来说,第一章节也算是很好的科普文章,在这一章,详细列举了各个分类的酒的制作方法,从原料选取、制作方法,乃至发酵的原理都有所涉及。书中介绍的很多制酒方法传承至今。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甚至可以按书中所介绍的方法,自己酿制出酒来。
在这本书的第二章,描述了元代贵族、百姓等不同群体的饮酒风尚。在这本书中,描述了蒙元帝汗以及黄金家族的宫廷饮宴。书中,对酒的消耗量,酒具的贵重程度,酒后的贵族丑态均有详细描述,也有准确的依据。在那个时候,常常有大规模的家族性纵酒,其奢华、浪费程度均超出想象。
在《杯中日月》这本书中,也介绍了文人雅士的饮酒风尚。相比于宫廷的奢华,文人喝酒自然是雅到极致。从邀请朋友来喝酒的习俗,酒间赏花留下的书法诗词,还有别出心裁的酒具,都体现了文人饮酒对雅致的追求。另一方面,在元代,几乎废止了科举制,文人靠读书跻身上层社会的通路中断。经历了长时间的挫折与排挤,他们逐渐认清了蒙元王朝已将其慢慢边缘化。所以,那时候,有很大一部分文人是在饮酒中,寻求内心的安慰。
在这本书中,也呈现了普通百姓的饮酒习俗。在元代,对于占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来说,酒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丰收后的庆祝,还是祭祀、婚庆中的应用,酒都是这些仪式中重要的媒介。当然,酒的质量,酒的用量,酒具的水准都不可与贵族和士大夫同日而语。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在来自民间的元杂剧中,有很多的地方,描述了民间的饮酒场景,介绍了那时候民间对于酒的消费和应用。元代地域辽阔,民间具体饮用酒的风俗有所区别,但是,都具有淳朴的特点。
在《杯中日月》这本书中,还介绍了元代的粮食酒,也就是用黄米等粮食制作的酒。书中讲到,现在家庭或朋友聚会的酒席上,有的时候,人们常常把啤酒、红酒、白酒混搭着喝,其实,在元代,人们早就这么干了,他们是把马奶酒、葡萄酒和米酒混合起来喝。
尽管来自蒙古草原的马奶酒和来自西域的葡萄酒在蒙元宫廷中尊崇无比,显赫一时,但是,在中原和南方的广大传统农耕区域,人们酿制和饮用的主要还是粮食酒。元代诗人刘敏中有一首诗歌《奇智先生孙大夫村居》,在这首诗中,有“新黄米酒瓮头熟”的句子,描绘的正是广大农耕区域居民绿色原生态的饮食方式。《淮南子·说林训》写道:“清醠之美,始于耒耜”,也就是说,清香的美酒来源于农具耕田。粮食酒作为农耕居民的主体饮料,其采用的传统酿造技术和由此孕育的酒文化,在华夏大地上传承千年,成为农耕文明的重要的衍生物。
在《杯中日月》这本书中,大量引用了元代的诗词,以及通俗易懂的元杂剧,还附有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博物馆的珍贵古画,文物图片,图文并茂地呈现了元代的酒业、酒俗、酒政,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风貌。
这本书采用硬精装,装帧精美,内文采用80克胶版纸印刷,可以给读者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