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一画展、一讲座,辞书社为读书日写下生动注脚

2025年04月25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上海辞书出版社联手上海大隐书局精心策划两档文化活动:“叩街问巷——郑辛遥漫画里的上海建筑表情”主题展,与“解读鲁迅上海十年生活密码——‘因叙述而产生的研究’”主题讲座暨《鲁迅上海生活志》新书品鉴会。

《叩街问巷——一个人的上海马路叙事》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独木成林,郑辛遥
出版时间:2024年07月

《鲁迅上海生活志》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叩街问巷
郑辛遥建筑漫画展启幕

当漫画的诙谐笔触邂逅石库门的斑驳砖墙,城市记忆在艺术解构中焕发新生。上午10时,作为“文火不熄,书岁共长”2025虹口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重要活动之一,“叩街问巷——郑辛遥漫画里的上海建筑表情”主题展于和平书院艺术馆启幕。

虹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长宁(中)、大隐书局董事长刘军(左)与著名漫画家郑辛遥(右)共同启动展览,开启了一场穿梭百年时空的建筑漫游。

以《智慧快餐》哲思漫画闻名的郑辛遥,此次展出其潜心二十载创作的另一部“城市手记”。38幅精选作品源自其与素人作家独木成林共同编撰的新著《叩街问巷——一个人的上海马路叙事》。展览通过“虹口烟水•海派之源”“上海韵味•百年风华”“梧桐深巷•弄堂人家”“浦江弄潮•时代弄影”四大篇章,串联起多伦路的文化胎记、南京路的摩登印记、弄堂老虎窗的市井烟火与陆家嘴的玻璃棱镜。艺术家以漫画为媒介,让建筑在历史纵深与当代脉搏之间完成时空对话。这些被赋予“人味”的楼宇街巷,既是海派文化的基因图谱,亦是城市记忆的鲜活注脚。

作为郑辛遥建筑漫画作品的首次集中展览,上海辞书出版社与大隐书局的策展团队创新采用“纸本与展墙对话”的沉浸式叙事,完成从出版到展览的文化接力。这种从平面出版到立体空间的转换,既延续书籍对城市肌理的深度解构,又赋予建筑符号新的美学维度。虹口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吴强观展后,特别听取上海辞书出版社关于《叩街问巷》一书的创意策划和编辑理念汇报。

《叩街问巷——一个人的上海马路叙事》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化读物编辑室全程策划、编辑,并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该书以轨道交通线路串联叙事,已成为市民City Walk的艺文指南。为期一个月的展览期间(每周一上午闭馆),和平书院综合馆同步推出特制纪念印章六枚,含鲁迅存书室旧址等虹口文化地标,为这场持续月余的城市记忆盛宴增添互动趣味。

以物叙事
重构鲁迅上海日常现场

下午3时15分,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馆员、副馆长李浩携新书《鲁迅上海生活志》做客和平书院,展开了一场以文物叙事重构历史现场的深度对话。这部由纪念馆历时三年编撰的约30万字著作,以百余件馆藏生活器物为经纬,织就了鲁迅在上海最后九年的生活图景。

1927年,鲁迅定居上海,在这里生活、工作、战斗,度过了他生命最后的十年。作为鲁迅人生轨迹的最终落点,上海时期既是其杂文创作的巅峰阶段,亦是日常生活最完整的存证时期。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上海生活志》首次系统梳理了这位文化巨匠的市民生活史。从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藏文物、文献、资料出发,图文结合,以鲁迅在上海的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分为书房一隅、寻常烟火、休憩时刻、此中甘苦、居于沪上等五方面内容,多角度呈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一面。

讲座以三代“金不换”毛笔解说文本的演变为切口:1951年建馆初期的40字强调“斗争精神”,1996年版《上海鲁迅纪念馆藏文物珍品集》将“金不换”解说扩充至80字,补充童年习画、晚年托购等生活脉络;2018年《藏品选》更以200余字完成物质考古:考证笔杆“绍兴卜鹤汀”刻痕、16%黄鼬尾毫配比、五分银元市价,将“孺子牛”还原为握笔书写的真实个体。作为《鲁迅上海生活志》的执行主编,李浩指出,三代文本的扩容不仅是字数增长,更是学术视角的迭代——从精神象征回归日常书写现场。

这种转向在《鲁迅家用菜谱》研究中尤为显著。1995年手稿首度公开时,学界聚焦真伪鉴定;2010年后,研究者通过墨迹色谱分析与许广平日记交叉验证,从45道江浙菜中析出重要历史节点——1933年10月的茭白炒肉对应瞿秋白迁居时间,1934年清蒸鲫鱼暗合宴请萧军萧红的书信记载。泛黄纸页上的油渍痕迹,重现了大陆新村餐桌的烟火气。

“鲁迅说周朝的鼎‘金光灿烂’,正如我们洗净的碗。”李浩研究馆员以鲁迅《“题未定”草•七》作总结。他指出纪念馆正通过6.8万件藏品的数字化工程,在虚拟时空重建飘着霉干菜香与油墨气息的20世纪30年代上海。当“金不换”从斗争符号变为五分的便宜笔,当菜谱油渍成为共情媒介,鲁迅研究终将穿透刻板印象,在物的肌理中重获生命温度。

终审:李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