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使命——“双一流”高校外语教育创新发展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05月24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5月19~21日,由武汉大学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的“ ‘双一流’高校外语教育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在武汉召开。

来自北大、清华、复旦、南大、浙大、川大、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全国各地“双一流”高校的校领导、院长等50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使命”为主题,围绕立足当下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与外语学科建设、外语教育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科技赋能外语智慧教学、“四新”建设与外语专业创新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现场大咖云集,为新时代外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思想的火花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论坛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校长论坛、圆桌论坛、闭幕式等环节。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由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李圣杰教授主持。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雪梅教授致欢迎辞,向与会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武汉大学的历史、办学特色和发展情况,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致辞,追溯了上外和武大的渊源,阐述了外语学科的专业内涵和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并希望高校以本次论坛为平台,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构想。

主旨报告

四川大学原副校长石坚教授以“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课程中的育人 育人中的课程”为题作主旨报告,从中国式现代化与外语人才培养、外语教育与课程中的国家意识、教育公平的思考与高校育人、科技与人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分享了川大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先进经验。石教授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育人是民族之根本。他认为大学育人重在精神塑造,大学教育要培养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的人才。

校长论坛

校长论坛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黄卫副社长主持。

查明建教授担任校长论坛的学术主持,四川大学原副校长石坚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常俊跃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教授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使命——立足当下 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与交流,校长们高屋建瓴的观点、独到的理念和前沿性的探索令与会代表们获益匪浅。

石坚教授围绕新时代课程思政与外语学科建设展开了论述,指出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课题是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深度的培养,高校外语教育除了技能的养成外,更要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常俊跃教授指出外语教育不等于外语教学,教师应思考外语教育需要培养的是何种人才。他认为外语学科应抓住新时代、新文科的契机,进一步拓展外语教育的边界,探索多元化知识模式,贯彻知识与语言融合的教育理念。

王仁强教授表示,外语学科必须守正创新,强调新时代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他认为新时代要实现外语学科的新发展,要运用量子思维,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科技赋能的外语新人,要用外语学科的优势服务国家大政方针。

圆桌论坛一

圆桌论坛一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谢宇副总编主持。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欣教授为学术主持,嘉宾分别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洪东教授、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扬教授、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莫再树教授、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玫玫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庞超伟博士。专家们围绕“外语教育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主题发表了真知灼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刘洪东教授从外语学科在国际传播中的角色和定位、如何做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其实践路径。

刘扬教授认为人才培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并分享了重庆大学在跨学科联合培养方面的经验。

莫再树教授认为要做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作首先要推动教师理念意识的转变,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师发展、教材编写等多方面入手。

张玫玫教授以吉林大学筹建的人才培养实验班为例分享了吉大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

庞超伟博士结合自己驻外维和的经历,认为外语学科要支持国际战略传播人才培养就必须把外语学科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功底、深刻的文化感知力和思辨能力的外语人才。

圆桌论坛二

圆桌论坛二由莫再树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高永伟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吴杰伟教授、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学科群负责人郭茜教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何宁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董燕萍教授、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李圣杰教授等专家围绕“高质量发展与外语学科建设”展开了深入的探讨,现场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吴杰伟教授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外语学科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的环境、如何更好地发挥外语学科的突出优势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北京大学外语学科建设的情况和先进经验。

郭茜教授结合清华大学的具体案例分析了保持外语学科主体性的重要性,认为外语学科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外语专业学习,高校要增设有深度有温度的优秀课程,以满足学生需要。

何宁教授表示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通过外语学科的内涵式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的特色和特点,改革思想和认识,达成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平衡。

董燕萍教授围绕学科发展与学科评估的关系、学科建设与外语教育的协调、实用和非实用等话题展开论述,展示了浙大在实现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成果。

李圣杰教授认为外语学科必须守正创新,提出要立足学科本体,坚定学科信念,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他强调学科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跨学科研究,达到双赢。

圆桌论坛三

圆桌论坛三由何宁教授主持。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美华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发言专家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慧杰教授、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勃然教授、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执行主任武玉莲教授、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郑松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张曼君教授。五位专家围绕“科技赋能外语智慧教学”积极研讨,为智能科技时代外语教学的新发展凝聚了智慧。

李慧杰教授介绍了哈工大在面临外语专业学分、学时双降形势下的举措,探讨了科技时代外语教育的多种可能性。

王勃然教授分析了科技赋能外语智慧教学的三个阶段,即信息技术和媒体形式丰富教学形式、信息技术增强教育感知能力、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武玉莲教授表示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可以提高外语教学效率,提升外语教学效果,能够有效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

郑松教授介绍了新疆大学借助现有数字化平台实现智慧教学的经验,指出通过科技赋能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

张曼君教授指出新技术给外语学科带来了新的变革,学生需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发生新的变化,教师要善于运用科技手段达到智慧教学效果。

圆桌论坛四

圆桌论坛四由董燕萍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苗兴伟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高祖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张浩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谭渊教授等嘉宾以“‘四新’建设与外语专业创新发展”为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新时代外语专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苗兴伟教授认为“四新”建设背景下,外语专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能够扩大外语专业外延的机遇,又面临着外语专业内涵如何界定的困扰,要实现外语专业的创新发展必须守正创新。

杨连瑞教授认为外语学科应和外语专业协同发展,外语专业的创新发展体现在高校就是每个高校都需要有自己的主流和特色,要深挖专业特色。

王高祖教授指出工科外语学院要找到自己的特点,要善于利用技术手段探索外语专业的新发展方向。同时,要认识到学科交叉存在边界,提升学生对外语专业、对语言的认识。

张浩敏教授以华东师范大学的双语双科实验班为例分享了该校在人才培养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建议打破二级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科学研究的创新。

谭渊教授指出外语专业的创新可以分为主动创新和被动创新,提出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应有更多元的评价体系。

闭幕式

论坛闭幕式由杨连瑞教授主持。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黄宏发书记致闭幕辞,他指出本次论坛为中国外语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必将为外语教育的内涵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本次论坛在与会嘉宾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本文原载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