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跟着“彩乌鸦”去窥探孩子的宇宙

2023年05月16日   作者:岳乃红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好的儿童文学,

是有颜色,有温度的;

是打破藩篱,充盈想象的;

是有精神内核,富有人生回味的……

“彩乌鸦”,就是这样的儿童文学!

2002年,“彩乌鸦”从德国莱茵河畔飞来中国,它带着纯然的儿童之心和缤纷的文学羽毛,翩然在中国孩子的童年阅读之中。何其幸哉!2006年,我与“彩乌鸦”相遇了。这次相遇是从《兰心的秘密》(现更名为《小海伦的秘密》)开始的,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弗朗兹的故事》……一个个抒写儿童心灵成长的作品放在了我的案头,放在了我的课堂上,也放在了我和孩子的心中。

如今“彩乌鸦”来到中国已经整整20年了。20年来,“彩乌鸦”飞进了多少孩子的童年,滋养了多少孩子的心灵。如今“彩乌鸦”这个家族中又有一部可爱的作品问世了,这就是《悄悄的露易丝》。

《悄悄的露易丝》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作者:雷努斯·贝比格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小孩。与“彩乌鸦”系列中《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弗朗兹的故事》《小海伦的秘密》不同的是,《悄悄的露易丝》中的小主人公是一个可爱、善良、敏感、想象力十足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露易丝。露易丝七岁,已经上小学了。可是她说话的声音很小很小,小得经常会让别人听不见,所以大家都叫她“悄悄的露易丝”。

露易丝生活在一个五口之家。弟弟叫西蒙,有点任性,喜欢耍脾气,不过因为她只比露易丝小两岁,很多时候还能跟露易丝玩到一起去。哥哥本就不一样了,他比露易丝和西蒙大了不少,他要么一个人关在房间里看电影,要么成天戴着个耳机,他不仅不愿意和弟弟妹妹玩,而且还嫌他们烦。有着三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呢,他们接受每个孩子的不一样,肯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给予露易丝更多的是理解、包容和鼓励。作品呈现了一个较为理想和完美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的不同特质以及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才会得以彰显,于是关于露易丝的一个个可爱的小故事才会发生。

《悄悄的露易丝》中一共包含了二十一个小故事,这一个个小故事看似独立,实则彼此相互关联,因为每个故事几乎都在反复地出现一些声音,一些情景,不断强化人物形象,形成故事的叙事节奏。

声音小,声音小,声音小

“你声音太小了!”

“我根本没有听到呀。”

“请大点声说,不然,别人听不明白你说的话。”

“也许他没听到你说的话,你就是得大点声说出你的想法才行。”

书中不断出现上述声音,这些声音来自于露易丝的家人、同学、老师等。它的反复出现凸显了露易丝“声音小”的特点,也让露易丝不断强化对自己的认知,成为她的烦恼。

首先,声音小会让人误解。比如说吃饭的时候,西蒙耍脾气不吃西葫芦,爸爸妈妈的劝说并没有让他消停下来,本实在不耐烦了站起来想先回房间,只有露易丝在询问弟弟是不是想吃番茄。只是她的声音太小了,虽然询问了三次,但仍旧敌不过大家的七嘴八舌。眼看着爸爸就要训斥西蒙了,情急之下露易丝赶紧把番茄向弟弟扔过去,没想到砸在了西蒙的腮帮子上,西蒙哭了。爸爸妈妈把指责的目光投向了露易丝,还让露易丝立刻、马上去自己的房间待着,“这太不公平了!”露易丝非常委屈。而西蒙最终心满意足地吃起了番茄,餐桌上的混乱顿时烟消云散。这说明露易丝是最了解弟弟心思的,可就是因为声音小,大家都没能理解她的举动。

其次,声音小会遭到别人的嘲笑甚至谩骂。课堂上,露易丝读书的声音太小,大家纷纷说“什么都听不懂”“露易丝的弱点就是声音小”,弄得大家都笑话起她来。路上骑车,露易丝看到一个牵狗的路人,她一边大声提醒一边紧急刹车,但还是从牵绳上轧了过去,结果那个人一个劲地责怪她,骂个没完没了。

最让露易丝接受不了的是,无论遇到什么事,大家都归罪于她声音小。比如说,本把露易丝辛辛苦苦做的漂亮的飞帐搞得乱七八糟,她告诉爸爸,可是爸爸却说“也许他没听到你说的话”。再比如说,露易丝明明让爸爸妈妈给她报名嘻哈舞班,可是最后报的却是体操班,她生气极了,而爸爸却说“也许这次你说话的声音还是太小了”。凡此种种,都让露易丝感觉自己不被大家理解。

不断地被误解,遭受嘲笑,甚至不被人理解,让露易丝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她开始搞不明白了:声音小怎么就成了缺点了?作品将一个孩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真实而又全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发读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当然,露易丝就是露易丝,她用孩童的方式给了这个问题最有力的回答。这和《小海伦的秘密》中的小海伦完全不一样,小海伦希望父母都听自己的,因此她采用的方式比较极端。而露易丝巧妙地运用自己“声音小”的特点,倾听万物的声音,倾听世界的声音,将原本大家眼里的缺点变成自己的优势,从而达成了与自己的和解。比如说,老师带孩子们到森林里去找老鼠洞,大家又是捅又是搅又是敲的,而露易丝和好朋友格萝莉雅一动不动地在草堆里坐了很长时间,结果她们首先发现了一只钻出洞的老鼠,的确露易丝对“轻手轻脚这事儿很是在行”。和弟弟西蒙做猜声音的游戏,因为露易丝“比其他人更懂得,只要安静下来认真地倾听,就能听到更多的声音”,所以他们听到了晃动的锡纸片的声音。一家人去参加游艺会,三个孩子各有心怡的地方,可是因为露易丝声音小,她的愿望没有被听到,于是她就用哑剧表达了出来,并且一个人带头大步流星地向“虎之舞”表演场地走去。

正是在这样一次次地冲突与发现中,露易丝开始慢慢接受了自己“声音小”的特点,她不再难过、也不再生气,甚至还试图大点声说话,当然她也体会到了大点声说话也是挺不错的。

对于小读者来说,这样的作品具有非凡的阅读意义。孩子们对自我的认知,常常会受成年人或同伴的影响,甚至会给自己贴上一个不恰当的标签,于是不自信就会滋生,慢慢地自己就会感觉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而《悄悄的露易丝》却告诉孩子们如何接纳自己的特点,运用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呀。

长大了,长大了,长大了

“你已经长大了!”

“你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学生了!”

“你已经不小了。”

“你已经长大不少了。”

书中一共有二十一个故事,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有这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来自于爸爸和妈妈。这些声音似乎在向孩子暗示“你长大了”,“你应该……”,“你可以……”,饱含着大人们的期望。那么,露易丝是怎么认为的呢?

的确,露易丝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毕竟她已经上学了。长大了,就意味着可以自己去买东西了,露易丝也的确做到了,而且她还大声地请求别人的帮助。长大了,就意味着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所以郊游的路上,露易丝一个人拎着装着西瓜、蛋糕和两瓶苏打汽水的篮子。她还拒绝了爸爸的帮助,尽管她后来有些后悔,篮子实在是太重了。

不过,露易丝觉得自己还是太小了,自己还不够大。面对高大的本,自信可以掌控一切的本,不时奚落她太小太矮的本,露易丝发出了心底里的愤怒:“没人听我说话。没人把我当回事。”在班级里,露易丝个头是最矮的,加上说话的声音又很小,两个赶到一块去了,露易丝感觉真是太倒霉了。“要是我个头能更高一些,那就一切都好办了。”在露易丝看来,似乎只要个子高,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就能长大了,所以她时不时地量身高,在门框上留下了一道道记号。为了长得更高一些,她还一瘸一拐地穿起了妈妈的高跟鞋。

小小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内心大大的世界。关于“长大”,这是每个孩子所期盼与渴望的。《弗朗兹的故事》里那个聪明淘气又可爱的弗朗兹,心心念念地想长大,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悄悄的露易丝》中的露易丝对“长大”的理解很简单——个子长高一点,这样就能证明自己长大了,就可以和那些大人们“平起平坐”了,所以露易丝就会想方设法地让自己“长大”。比如说,本一脸坏笑地对露易丝说:“去买个梯子吧。”露易丝真的搬来了一架梯子,当看到本比自己矮一个头时,那叫一个开心呀。再比如说,当露易丝把“开学大礼包”的锥形纸筒倒过来扣在自己头上,居然比穿高跟鞋的妈妈还要高一截的时候,整个家里就只听到她欢呼的声音:“现在我要再量一遍身高!”

“我已经长大了”“我还是太小了”“我要再长高一些”,你会发现孩子就是在一次次内心认同、不满与渴望中,真的一天天地长大了。这就是童年真实的样子,而作者将儿童的这般可爱淋漓地书写了出来,让我们这些成年人在发出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会想到自己傻里傻气的小时候。

玩游戏,玩游戏,玩游戏

“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来玩‘猜声音’。”

“快来!我贴着耳朵小声告诉你,这个游戏该怎么玩。”

“我有个更好的主意,……继续往下传话。”

“我现在想玩小岛游戏,你能跟我一起玩吗?”

露易丝很喜欢玩游戏,而且还会发明游戏。经由这本书,我们一直徜徉在露易丝的游戏世界里:猜声音游戏、猫猫步、传话游戏、鬼怪游戏、小岛游戏;观看一群正在寻找甲虫的蚂蚁;戴上自己制作的大象耳朵跟大象交流;表演哑剧告诉家人去看“虎之舞”;在家里搭起飞帐当作迷宫,就像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骑自行车把自己想象成宇航员走在银河街上;洗澡时可以玩水流瀑布和泡沫云……真是数也数不清。

在孩子的世界里,生活是游戏化的,游戏也是生活化的,游戏成了儿童生命形态的真实写照。还记得《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这本书吗?故事里的“我”和克拉拉,那真是无游戏不生活呀,这姐弟俩每个游戏都有点“惊天动地”,惊喜不断又让人哭笑不得。我们再来仔细琢磨露易丝玩的游戏,你会发现这些游戏很具有露易丝的特点。露易丝声音小,因此她玩的游戏是趋向于安静的,不会影响也不会打扰他人,甚至同伴还能在游戏中有很多从未有的发现,就像西蒙跟着露易丝玩猜声音游戏时,他才知道锡纸片居然会发出这样的声音。露易丝是一个小女孩,她不喜欢玩那种打打杀杀的男孩子玩的游戏。她的游戏时常会有一种梦幻色彩,游戏的道具都是身边不起眼的小物件,有时不需要任何东西,只要一个奇妙的小点子就能成就一个游戏。

当然,游戏是露易丝精神成长的重要路径和载体。在猜声音、猫猫步、找老鼠等游戏中,露易丝慢慢开始接纳了自己“声音小”的特点,并且发现声音小其实也是蛮不错的。在那座用飞帐搭起的迷宫中,露易丝借助于一把梯子让自己高出本一个头,从而缓解了自己内心的创伤。面对着男孩子主导的海盗游戏,露易丝用一个传话游戏把伙伴们拉到了自己身边,补偿了情感的缺憾。最最让人感动的是小岛游戏,在露易丝的带动下,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坐在“小岛”上,享受着难得的幸福时光,温馨的游戏让一家人更加亲密无间。

跟随着一个个游戏,我们慢慢地走进了露易丝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一个七岁小女孩成长的道途。作者对露易丝心理的细微体察和真实描摹,既让我们感受到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也让我们走进了孩子的宇宙,更让我们开始反省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与孩子相处。

也许阅读这样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意义正在于此,藉由一个个故事窥探孩子的宇宙,正如河合隼雄所认为的,儿童文学“作为描写以透彻的‘孩子的眼睛’所观察到的宇宙的作品,为大人们指出了一片意想不到的真实的天空。”

“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这是“彩乌鸦”系列带给儿童和我们这些成年人的最大感受。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和孩子们读着“彩乌鸦”,聊着“彩乌鸦”,“彩乌鸦”似乎成为了我走向童年、亲近童年的自然之路。之所以如此偏爱“彩乌鸦”,是因为这些描写儿童心灵成长的故事,还原了一个小孩子真真正正的样貌,当你一边忍俊不禁地读着故事的时候,你的心会很自然地被故事里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所融化,然后你就会折服于作者对孩子的宇宙如此细腻深入的洞察,最终你就会爱上这些孩子和他们的故事。

本文作者简介:岳乃红,扬州一阅全民阅读促进中心(简称:一阅书院)联合发起人。教育硕士,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010年度《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大陆整本书阅读最早的实践者和理论总结者,著有《班级读书会ABC》《好童书好课堂:整本书阅读与教学20例》,《读写课》主编之一。


作者:岳乃红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