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有趣、有料,助力教师在课堂轻松玩转合作学习!

2023年05月08日   作者:郑杰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团队责任为驱动,有组织地利用学生之间的有序互动来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的核心内涵是“互动”,“互动”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互动”,防止互动失控而变成“乱动”,合作学习研究专家们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五大要素:混合编组、个人责任、积极的依赖关系、合作技能、小组自评。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教法,与一般的接受式学习和讲授法相比较,合作学习属于“间接教学”方式,在可控性上相比单纯的讲授,难度更大。但是,一旦教师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便会设计出无比自由、精彩、饱满的好课!

《简明合作学习设计11讲 大夏书系》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郑杰
出版时间:2023年04月

《简明合作学习设计11讲》一书是郑杰老师《简明教学设计11讲》的续篇,以认知理论中的信息加工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框架,并且按照“奥卡姆剃刀”原则,做到“够用就好”。

如何让合作学习丰富又好玩?本书提供了诸多有关合作学习的方法、案例与游戏,突出了可读性和操作性,适合一线教师阅读参考。

本书内容丰富详实,行文幽默风趣,为读者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提供了有力又有趣的抓手。

本书作者郑杰,教育专家,曾担任中小学校长,长期从事教育设计的实践和研究工作。

精彩书摘:

做专业的合作学习

在我的咨询和培训业务中,合作学习是个核心内容。一方面,合作学习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很成熟,这方面的知识来源很可靠,经得起考验;另一方面,很多学校都想推行合作学习,却遇到操作技术方面的障碍,服务的需求很大,而“供应商”却不多。

说来也挺有意思,教育行业内恐怕无人不知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个“好东西”,似乎也没有什么争议,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却很少被教师使用。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合作学习是一个被大家熟知却又被很多人误解的概念,教育领域有不少被曲解的概念,合作学习恐怕也被“污染”了。人们往往直觉地认为,让学生们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展开讨论,那就是在合作学习了,结果效果并不如预期。于是合作学习总是被提起,却很少被使用。

普遍存在对合作学习的“无知”或一知半解,这是教育工作中缺乏以技致道的精神所致。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与方法,说到底都是“技术活”,讲授、辅导、课堂提问、组织讨论、布置作业、出张考卷、写段评语,哪一项是不经过“刻意练习”就能轻易掌握的?可惜,这个行当习惯于铺天盖地的新名词,却偶尔地不够认真。这无疑给我这个半路出家研究合作学习的业余分子提供了“冒充”专业的机会。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教法。与一般的接受式学习和讲授法相比较,合作学习属于“间接教学”方式,在可控性上相比单纯的讲授难度更大。可是,教师们显然没有为此作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原因也很简单,他们自己是学生的时候,他们的老师不曾用合作学习组织学习;读大学,即便是师范类大学,也缺乏系统的合作学习方面的训练;入职后,也很少有机会深入了解合作学习。假如一线教师从未经过合作学习的专业培训,甚至连真正的合作学习都没有见过,没有体验过,上峰一声令下,难道他们自动就会?在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并非发几个红头文件下面就能办到的。

转眼间,我从事合作学习方面的咨询和培训工作已逾10年,上海、杭州、无锡、台州、温州、银川、淄博、济南、武汉、雅安、克拉玛依、博尔塔拉、深圳、佛山、东莞、沈阳、延吉等地的一些中小学校教师接受过我的“体验式”培训,我还组织和主持过五届全国性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会,编写过合作学习教材《合作学习是个技术活》,出版了《为了合作的学习——让课堂变革真实地发生》《为了学习的合作——如何让高效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两本普及性读物。更为重要的是,我还摸索出一些系统化教师培训的办法。总的来说,我将合作学习教师培训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入门阶段,也叫规范普及性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通过体验式培训来达成:一方面讲解合作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让学员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培训,给学员们感知合作学习过程、体会合作学习要领、领略合作学习魅力的机会,这也算是一种“补课”吧。

二是进阶阶段,也叫作优化阶段。这一阶段探讨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场景,关注合作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使用,使合作学习能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这个阶段的培训中,我会花更多时间与学员们探讨教学设计问题,让学员们认识到合作学习不能被“滥用”。这本书其实就脱胎于“优化阶段”的培训讲义。

对这本书,我要作以下几点说明:

其一,这是一本写给一线普通教师看的书。教学设计之类的书,虽然也要讲讲理论,但主要还是指向教师操作的,本书也不例外。讲授如何操作的书,大多不是写给教育家、教育专家和天才教师看的,所以这本《简明合作学习设计11讲》是面向普通教师的。

其二,这是一本写给普通人里的初学者的书,按时髦的称谓叫作“菜鸟”。为了帮助菜鸟们在合作学习方面获得进阶机会,我尽量使用“简明”的语言风格,为了突出重点,我省去很多细节。相比于专业的学术语言,作为培训师的口语化表述往往显得不够规范和严谨,举的例子也不一定精当,但这是让合作学习贴近普罗大众而必须作出的牺牲,我可不希望这本书因过于深奥而被束之高阁。这本为菜鸟们认识和了解合作学习设计而写的书,也许是他们的第一本,但肯定不是最后一本。

其三,不追求时髦,而将实用性放在第一位。课程教学领域是新概念的“重灾区”,而且流派众多,一些理论听着很美,实则空洞。我在这本书中所引用和所依据的理论肯定不会沾染“时尚感”,全书基本上会以认知理论中的信息加工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框架,并且按照“奥卡姆剃刀”原则,做到“够用就好”。

其四,虽然书名写有“合作学习设计”,可实际上并没有讲“学习设计”,而是在讨论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我不太同意一些追求时髦的研究者,轻易将“教学设计”换个名号变成“学习设计”,以为这就算一个新流派的开山鼻祖了,这么做缺乏实际的意义。

作者:郑杰

(本文原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