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船,一家人,逐水而居,燃起一方人间烟火
一条街,一座村,岁时纪事,看新时代沧桑巨变
作者:陈天中
出版发行: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定价:35元
主题词:儿童文学
适读对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在政府的帮助下,福州连江最后一批连家船渔民上岸,从此结束了四处漂泊的日子。新旧生活的交替,使得过惯水上生活的孩子很不适应。他们向阳而生,在大时代背景中慢慢改变着各自的命运。连家船的孩子江楠便是在时代洪流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生活变迁,经历着命运大转折的洗礼和成长……生生不息的生命长河会激起什么浪花?小人物的日常与时代潮涌彼此呼应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陈天中,儿童文学作家、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青年作家委员会委员。出版有《剪瀑布的小巫仙》《追电奇童》《开心银行大劫案》等图书,部分作品入选《中国童话年选》《中国儿童文学新名家精品》《当代儿童文学阅读新经典》等。所著作品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台湾儿童文学牧笛奖、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这是一部水上人家变为陆地居民的独特故事。而小小渔童与生活环境变异后的传神写照,大背景则是一个时代的进程。梦想之光照亮现实,福建海边渔村的乡情民俗衬托出质朴与友谊的珍贵。亲情友情师生情的铺陈描写,使小说格外韵味悠长,耐人品咂。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高洪波
陈天中的小说新作《北北村的光》,是一个渔家孩子励志成长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海洋和土地深情对话的故事,也是一个回荡着美妙歌声的故事。不管是漂泊还是定居,只要心里有梦想,一定会被美好的世界拥抱——这便是成长的珍贵养料。
——著名作家、诗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赵丽宏
这是一部弥漫浓郁乡情的少年成长小说。作家在创作中,将地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作品之中,别具一格。少年江楠从自卑与孤独中破茧而出,坚强成长的心路历程,在作者雅致细腻、饱含温情的笔下鲜活呈现。相信小读者将从中感受到梦想之光的力量,获得成长的智慧。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福建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李秋沅
小说中爷爷对精神家园的守护,有着田园牧歌式的忧郁和悲伤;男孩江楠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则是时代进步的趋势与必然。作家独辟蹊径,努力发掘连家船文化中那种原始而朴素的美感,引发我们对当下城市文明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审慎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评论家 余雷
一条船连起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家族映射出一个时代风云变幻的影像。一个孩子站在家族的链条上,站在世世代代的水域和新时代的岸线之间。作品以此为巨大背景,通过对一个孩子内心世界的深入追踪和成长历程的精细描画,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带着史诗气质、涤荡着时代风云、充满地域色泽的别样的成长文学样本。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少年文艺》杂志执行主编 谢倩霓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为推动连家船渔民上岸做了很多工作,他指出:“我们不要把连家船渔民上岸作为一般的事情来做,人上岸容易,政府可以花钱帮助盖房子,把人拉上来。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他们上岸后的生计问题,从前他们在船上靠运输、捕鱼为生,上岸以后要给他们安排好维持生计的工作,让他们能够‘住下来、稳下来、富起来’才行。”在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连家船渔民上岸工程迅速展开,渔民这才得以全部搬迁上岸“住下来、稳下来、富起来”,真正告别了漂泊生活。他们翻天覆地的生活变迁正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反映,正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福建的创作者更应责无旁贷去关注并挖掘这个群体的故事,真实、立体地展现这个群体在新时代下奋发前行的精神风貌。
近几年儿童文学在主题出版方面持续发力,佳作迭出,而专门写连家船渔民孩子,并且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却没有。这个群体的孩子在新时代大变革中会经历些什么,他们上岸又会碰到什么难题……带着这样的好奇,作者先后走进福州、宁德、连江等地去寻找答案。作者先后几次深入乡村,采访了连家船渔民的后代,听他们讲述难忘的上岸经历,用深厚、扎实的素材和真挚、细腻的笔墨创作出了这部关注乡村振兴、教育扶贫,聚焦连家船渔民生活变迁的长篇儿童小说——《北北村的光》。
小说讲述了这么一个的故事: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政府的帮助下,福州连江最后一批连家船渔民上岸,从此结束了四处漂泊的日子。新旧生活的交替,使得过惯水上生活的孩子很不适应。他们破土而出,向阳而生,在大时代背景中慢慢改变着各自的命运。连家船的孩子江楠便是在时代洪流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生活变迁,经历着命运大转折的洗礼和成长……小说直抵孩子内心世界,通过对大时代变迁的描写,讲述了一段新时代儿童成长蜕变的感人故事。
一、以一条船、一家人的小切口,响应 “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大主题。
小说通篇贯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住下来、稳下来、富起来”的思路,通过儿童的视角对北北村的一条船、一家人纤毫毕现的刻画,把他们从开始不想上岸,到最后转变思想离开连家船的过程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作品采取“以小见大”的叙述策略,通过几次街景变化的描写,小主人公心理变化的描写,将新时代城乡发展巨变描绘出来,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一伟大主题。
二、以群像式的描写手法,传递时代洪流中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
作品铺设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叙述了小主人公在姑姑的帮助下得以上学,从开始被同学排挤到慢慢被大家认可,从看不到任何希望到找到梦想,从封闭自我到慢慢变得阳光等,真实再现了连家船孩子当时的生活状态。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爷爷、姑姑、白老师、袁玫等形象,让故事显得丰富而有趣;暗线叙述了连家船上岸政策逐步推行的过程,从渔民拒绝上岸到政府的耐心劝导,从村干部悉心帮扶到渔民上岸走上致富道路等,将村主任、海产养殖技术专家等共产党人群像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间接地传递时代洪流中党员同志的使命与担当。作者在暗线处理上始终保持克制,在兼顾儿童阅读趣味性、连贯性的前提下,通过草蛇灰线的手法巧妙地彰显宏大主题,匠心独运。
三、横跨六十年的时空坐标,反映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
小说结构精巧,通过倒叙、插叙的手法,将小主人公祖辈几代人多舛的命运呈现在面前。虽然祖辈们几经坎坷,但是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没有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几代人的际遇不同,这点在作品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故事时间虽然横跨六七十年,但是通过作者艺术化的处理,整个作品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大故事套小故事,逻辑自洽、详略得当,将几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原载于:福建教育出版社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