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动车》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作者:车帝麟 著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有两位书法“博士后”发我名片,一写“博士後”,一写“博士后”。我解释道:“一位是取得博士学位之后的人,一位是博士的夫人。”
很多篆刻家对拓边款很烦心,一朋友跟我说:“有个朋友拓边款水平很高,下次需要可叫他,是义务的。”我说那多不好意思,总要给点报酬。“是你们浙江义乌的,不是义务的。”朋友说。
岭南师范学院校园中,有一块巨石刻着沙孟海草书四字:百年树人。毕业季的时候,学生们纷纷在巨石前拉手、拥抱合影留念。某人见此情景说:“这样看‘百年树人’四个字,写的好像‘百手搂人’。”
李妙染刻一印:“老子姓李”。一印双关,霸气外露。
陈经、陈纬是孪生兄弟,1965年12月出生。第一代身份证都请居民区老爷老太登记,阴差阳错,不知何故将陈经的身份证登记为1964年出生,陈纬则是1967年出生,等身份证发下来要改也改不了,以致孪生兄弟却相差三岁。陈经就职于浙江省文化馆,陈纬就职于浙江美术馆,前年省文化系统开运动会,刚好以1965年为界,于是陈经列中老年组,陈纬列青年组。
中国印学博物馆馆长吴莹,有次在展厅碰到一位参观者问工作人员:“这里有位吴老师很厉害的,他今天在不?”工作人员正想说是不是我们的馆长吴莹,参观者突然想起来说:“对了,是吴昌硕老师,他今天在不?”
一次小聚,一人打开手机中的一件草书作品问张铁林作者是谁?写的是什么内容?张铁林看都没看就将手机转交给我让我来辨认。我一看,脱口而出:“太江湖了,不知道写的什么。”张铁林马上说:“以后要说欣赏不了。”
收到《书法报》寄来的稿费汇款单,问女儿:爸爸赚了多少钱啊?女儿念道:“430077。”我一看,是邮编。
一次与书法家园CEO孙大权相见握手,他说:“你现在是手握大权,车行天下啊。”我竟然无法反驳。
方文山入住南京某酒店,酒店经理以一书法扇面当作迎宾卡,上面写着:“致方文山先生:天青色,等烟雨,而我们在等你。”
车帝麟,作为书坛记者和中国书法网坛主,多年在书法媒体工作,熟知当代书坛动态,与书坛各类人士多有交往。本书为车帝麟所记述的当今书坛趣闻一千条,内容或涉及书法创作,或记录有关书家的生活趣事,亦有其平日所见有关文字书写的错误。本书通过幽默诙谐的行文,记述了书法家艺术、生活的另一面,同时也讽喻了当代书坛所存在的问题,可称一部当代书坛鲜活的资料汇集。
方文山推荐:
著名作词人、导演
帝麟兄的这本新著《书坛动车》,在我认为,这本书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怎么说?首先,我们从书名去切入这本书的核心概念。这里的所谓“书坛”,指的是书法界,而不是文学界,因为书坛此一词汇也泛指文学界;那“动车”呢?动车就是大众运输的交通工具,一般的概念,如以车速来区隔的话,动车的时速介于火车与高铁之间。也就是说,将这二个概念结合,就意味着,这是一本传递书法相关知识的一本著作,而且着重在其传播效率,以及时事动态。
基本上,书法界很少人会以此形式,来做为书法文化的推广载体。但帝麟兄却把一些书坛上所发生的事情,不管是赛事活动,或奇闻轶事,只要是跟书法这个领域相关的事物,他都尽可能搜罗汇整,并以日期标明,有点类似书法新闻的书面报导。其编辑的概念,相当创新与特别。
在此也相当佩服帝麟兄之毅力,花费这么庞大的时间与精力,将这些书法所衍生的事物集结成书,以如此轻松诙谐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介绍与分享书法相关的议题与事件,我觉得绝对是有助于书法文化的推广。以往只要谈到书法教育,给予人的印象,就一定要正襟危坐,然后很严肃地从永字八法开始谈起。如此的形式会让人觉得,书法是一项高不可攀的传统文化,对学习书法望而生怯。
也因此,这本《书坛动车》的结集出版,就显得特别有意义,让书法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以及切入点,开拓了一个全新说故事的领域。让书法故事,进入大众的视野,也贴近了大众的生活节奏,让有故事可以说的书法变得平易近人,颠覆旧有的一个书法知识的传递形式。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具时代性,与开创性的书法著作。所以啰,理所当然在此极力推荐帝麟的这本新书《书坛动车》。
张铁林推荐:
编剧、导演、演员
原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大车(我称车帝麟)《书坛动车》这路子在民国年间,就是每日晚报上的“豆腐块”,是市井俚曲、风俗烟火之气,这种文风,在解放后渐渐地被政论文取代,被“主观、主题、主旋律”取代,全成了应景的颂歌,“文人骚客”的“日常做派”实在登不得新时代的大雅之堂,已为时下约定俗成的意识形态。大车是有意偷懒,还是无意随笔,都有意无意地填补了今天“主旋律”之外的“艺术家们”的嬉笑怒骂之态。前些年,故宫武英殿前,每天数千人排队看“清明上河图”,今天的全国美展哪有这路货?川美陈树中的野草滩系列也被迫沾上时尚的佐料,实属不得已…。我这算是明拍大车的马屁吗?
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章怡和《往事并不如烟》……都是“纪实的散文”,以掌故为桩脚的“海市蜃楼”,勾画出一个时代的“笑傲江湖”。大车可能是随笔耍耍,他把注意力放在“掌故”上,实在是既聪明又高明的切入点,今天的“鸡毛蒜皮”,就是明天的“历史活化石”。大车书法、篆印已有自己的面貌,和他散淡不拘的追求有关系,“长存寸草心,岂上获奖台”,别让大咖们的伟岸遮住了阳光,挡住你的双眼,你会很自在。
钱文忠推荐: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
车帝麟先生是当今具有独特影响力的优秀书法家、篆刻家,无论是在创作实践上,还是在理论研讨、传道授业上,都备受关注。前不久,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了车帝麟先生的新作《书坛动车》,以传统的笔记体,摹写当代书坛人物、逸事、动态。在车帝麟先生的生花妙笔下,妙人、妙事、妙语栩栩如生,读来令人拍案叫绝,不禁慕风流而驰神思。读前数页,已觉精彩纷呈,提及弟好友数人,更感亲切,太有趣了!真是一本难得的妙书。
来源:百道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