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与智能教育丛书”聚焦人工智能前沿理论、核心技术,用大量鲜活生动的案例,探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颠覆性力量,是一套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创新性的丛书。
人类已全面进入智能时代。2020年,我国把人工智能确立为新时代新基建重点领域之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驱动力。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智能教育通过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伴随终生的个性化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人工智能时代对劳动者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显示,到2025年,有超过8000万个工作岗位将被机器取代,同时新技术也将创造更多的新工作岗位。未来,只有具备创新创造能力和人机协同技能的人才,才能在劳动中更加充分地发挥“人”的价值。这向传统教育方式发起了挑战。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所致贺信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2020年抗击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刺激了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解锁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形态、新情境、新理念、新生态。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要使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赋能、使智能教育变得更有温度、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仍需要相关各领域协同创新,尤其需要广大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深度参与。因此,对全体国民来说,提高智能素养,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功能和产品使用,就如同工业革命到来以后,了解现代科学的知识一样,已成为必备能力和基本素养。
“人工智能与智能教育丛书”聚焦人工智能前沿理论、核心技术,用大量鲜活生动的案例,探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颠覆性力量,是一套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创新性的丛书。
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组建了由计算机科学家、数据科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认知神经科学专家等组成的多学科交叉的编写团队,通过跨学科交叉协同,保障丛书内容科学系统、深入浅出、新颖活泼。
丛书包含24个分册,分为三大系列:
第一,技术原理系列,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及相关前沿技术,旨在普及科学知识、阐释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包括《机器学习》《类脑计算》《虚拟现实》《深度学习》《因果推断》《数据挖掘与教育》《复杂网络技术》《区块链技术》8个分册。
第二,综合运用系列,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在各类场景中的典型应用,旨在拓宽视野、引领思考、启发创新,包括《人机协同与智能教育》《智能图像处理》《协作学习中的群体感知》《群体智能》《知识图谱》《智能推理与决策》《智能搜索与优化》《数字足迹》8个分册。
第三,教育场景系列,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与挑战,旨在倡导教育界对新技术的积极吸收和审慎应用,包括《学习分析》《教育机器人》《学习者画像》《自适应学习》《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游戏化学习》《智能时代的教师》《智能教育的风险》8个分册。
丛书通过科学系统的知识框架、深入浅出的内容讲解、新颖活泼的语言和设计,传播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前沿知识与先锋理念,为读者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提供知识准备和行动导引,帮助读者更好认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实现自由、自主、有个性的发展。
丛书主编
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教育学部主任、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等;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社科司副司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编辑:佑生
(本文原载于:教育科学出版社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