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大家学术文库”系列丛书第八辑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本辑图书包括《史事与人物》《文心雕龙札记》《中国近代史》《春秋左传研究》《春秋史》《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下)》《词史》《中国理学史》《隋唐史》《中国通史(上、下)》,共计10种,它的出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大家学术文库(第八辑全10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童书业、陈恭禄、黄侃等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史事与人物》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吴晗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文心雕龙札记》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黄侃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中国近代史》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蒋廷黻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春秋左传研究》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童书业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春秋史》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童书业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剑农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词史》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毓盘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中国理学史》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贾丰臻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日前,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家学术文库”系列丛书第八辑上市,本辑图书依然延续前七辑的选书标准,整理民国学术大家的扛鼎之作,包括《史事与人物》《文心雕龙札记》《中国近代史》《春秋左传研究》《春秋史》《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下)》《词史》《中国理学史》《隋唐史》《中国通史(上、下)》,共计10种。
本辑图书大多为作者授课时的讲义,在当时具有填补空白的开拓之功,是相关领域的奠基之作,直至今日依然经久不衰。例如:童书业的《春秋史》在出版近半个世纪以后,被李学勤评价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代替建国前出版的童书业《春秋史》这一部书”;刘毓盘的《词史》是作者在北大授课时的讲义,对词体文学史的建设和研究影响深远;岑仲勉的《隋唐史》是作者在中山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后成为全国通用的隋唐史教材……这些著作既能为专业研究者提供参考,也能作为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
将以余所见,言春秋者,考索之精,去取之慎,盖未有逾于此书者矣。
——吕思勉评童书业《春秋史》
时人论起中国文学史,必定把先师之《词史》与鲁迅先生之《中国小说史略》相提并论。
——曹聚仁评刘毓盘《词史》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最清晰的唯一全面的评述……对于西方的研究者来说,作为一种可靠的纪事史和重要资料的简编具有重要价值。
——费正清评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史事与人物》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吴晗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吴晗先生的杂文集之一,收录了十八篇精彩的杂文。全文分为四部分:论历史上的人物6篇、记述作者的好友闻一多、陶行知等5篇、读书笔记4篇、回乡散记3篇。
作者简介:
吴晗,1909年出生于浙江,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其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2
文心雕龙札记
《文心雕龙札记》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黄侃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黄侃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辞章学和中国文学史的讲义,对《文心雕龙》这部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专著作了细致入微的深入剖析,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黄侃,1886年出生于湖北,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1905年,其留学日本,师从章太炎。曾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山西大学等任教授。后人赞誉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3
中国近代史
作者:蒋廷黻
ISBN:978-7-5705-2389-4
责任编辑:朱雅琳 杭欧阳
定价:36.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作为论述的主线,分四章探讨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强的四种选择。作者以练达的笔墨,独特的视角,提纲掣领地梳理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抗战的百年中国史的脉络,以学贯中西,洞察明达的睿智揭示中国近代为何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
作者简介:
蒋廷黻,1895年出生于湖南,1911年赴美求学,先后任教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他是南开历史系的创建者,最早开始中国近代外交史料的收集研究工作,并率先在历史系讲授中国近代外交问题,成为中国近代外交史教学研究的先驱者。
4
春秋左传研究
作者:童书业
ISBN:978-7-5705-2315-3
责任编辑:朱雅琳
定价:4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童书业晚年之作,“为总结本人六十岁以前全部之先秦史考证性研究”,以《左传》为核心,结合有关典籍及铭文,从考证史料入手,运用唯物史观,探讨春秋史、西周史和上古历史,被顾颉刚誉为“二十世纪的一部名著”。
作者简介:
童书业,1908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字丕绳,号庸安。幼年便天赋异禀,具有超常的记忆力和悟性。童先生师从顾颉刚先生,是古史辨派代表人物之一。其研究兴趣广泛,涉及古史、古籍考辩、古代历史地理、古代经济史、古代瓷器史、先秦思想史、历史理论、中国美术史以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等领域,并且在这些领域达到一流学术水准。1968年先生辞世。
5
春秋史
作者:童书业
ISBN:978-7-5705-2716-8
责任编辑:董雪晴
定价:3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先生的代表作。作者对文献材料和考古资料进行梳理,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条分缕析、删繁就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阶层等状况,反映出春秋时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童书业,见《春秋左传研究》作者简介。
6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下)
作者:李剑农
ISBN:978-7-5705-2314-6
责任编辑:李倩 王雅丹
定价:7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所述,起自鸦片战争,止于北伐战争,将这近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变化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以及民国成立到北伐战争。作者详细阐述了各个阶段中国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史料之丰富,论述之详尽,实为其他同类书所不及。
作者简介:
李剑农,1880年出生于湖南,先后赴日本、英国求学,主修政治经济学。学成归国后,他在上海担任《中华新报》编辑,专写政论。后热心教育,他与彭一湖创办晨光大学。195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12月14日病逝于武汉。
7
词史
作者:刘毓盘
ISBN:978-7-5705-2823-3
责任编辑:董雪晴 肖辉
定价:32.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代词学大家刘毓盘先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通代词史的著述。本书梳理了词从隋唐、五代、两宋、金元及明清千余年间萌芽、鼎盛、复兴的演变,较为完整地概述了词史的状貌与演变轨迹,为词体文学通史的研究建立起初步的构架,其中颇多独到见解。
作者简介:
刘毓盘,1867年出生于浙江,字子庚,号噙椒。清末词人、词学家。1919年9月,其任北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教授,1922年秋编定《词史》一书,1928年夏病逝于北京。
8
中国理学史
作者:贾丰臻
ISBN:978-7-5705-2822-6
责任编辑:朱雅琳 杭欧阳
定价:36.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为贾丰臻的代表作,论述理学产生的文化渊源、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本书分为四编,梳理了中国理学的发展脉络,重点介绍了从三代到清代每个朝代理学代表人物的生平、思想、哲学观点和学术特色,以及他们在中国理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简介:
贾丰臻,字季英,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人。1904年被选派赴日本学习考察师范教育,次年回国任教员,后任学监。1910年任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1913年9月被推举为上海市政厅议事会议长。1917年5月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先后当选中华职教社第一、第三届议事员会议事员。著有《宋学》《阳明学》《中国理学史》《西洋理学史》等。
9
隋唐史
作者:岑仲勉
ISBN:978-7-5705-2821-9
责任编辑:董雪晴
定价:7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讲义整理而成,语言通俗,见解深邃,把隋唐时期的重大问题如剥笋抽丝般陈列出来,尤其是对隋唐时期西域少数民族的研究,新意迭出,充分反映了作者在隋唐史通论中的创见。
作者简介:
岑仲勉,1886年出生于广东顺德县,少年时代就对史学产生浓厚兴趣,尤其是西北史地学。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末,岑仲勉开始在国内外史学界崭露头角。1937年,岑仲勉被正式聘入历史语言研究所,实现了从一个业余研究者到专业研究者的转变。他创见性地开拓了以碑证史的唐史研究路径,形成了以《元和姓纂(附四校记)》等为代表的史源学思想。1961年先生辞世。
10
中国通史(上、下)
作者:陈恭禄
ISBN:978-7-5705-2383-2
责任编辑:王雅丹 肖辉
定价:8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史学家陈恭禄的经典之作。全书共60篇,70余万字,由史前写至清代,是一部持论公允、史料丰富、详略得当的中国通史著作。该书被顾颉刚先生誉为“较近理想”的中国通史版本,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有影响力的大学历史教科书之一。
作者简介:
陈恭禄,1900年出生于江苏,1928年开始在金陵大学任教。他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学术为职业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者,试图站在学者的立场上客观地叙述中国近代史,以著作来表白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学术来影响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1966年先生因病去世。
(本文原载于:江西教育出版社公众号)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