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李景端专栏】李景端从别人对自己的称呼变化中,畅聊自己的感受,也反映出他经历时代发展的变化。同时,读者可从他的想法中感知“李老”积极向上、懂得珍惜的人生态度。
我这一生被人的称呼,先后经历过“小李、大李、老李、李老”四个阶段。如今回想起来,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特点,也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自己的感受。这虽然只是凡人的个人经历,但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多少也能反映出时代发展的进程。
我把“小李”阶段的特点,称为“幻想”。因为那时刚走出校门,面对陌生的社会,脑子里充满新鲜、好奇和多种多样的憧憬。我幻想着这样的情景:第一天上班,第一次领到工资,尽快熟悉业务,表现积极进步,指望早日升职加薪,自然也幻想着追求女朋友的浪漫期望。那时正逢新中国百废待兴、加快建设的五十年代,尽管内心存在对某些运动的迷茫,但传来长春造出第一辆国产汽车,武汉建成笫一座长江大桥,大庆发现特大油田,一连串振奋人心的消息,更加丰富了我的幻想。我对国家发展的前景备感喜悦,尽管有过短暂的经济困难时期,但“小李”阶段那种充满幻想的激情,至今仍令人怀念难忘。
六十年代以后我成了“大李”,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彷徨”。十年动乱带来的震动和挫折,不仅冲散了我曾有过的美好幻想,种种令人不解的现实,不禁使我陷入了深深的彷徨。那时我全家下放农村插队五年,直觉地感受了农村的贫穷,也为自己虚度岁月而感到无奈。幸好迎来“四人帮”垮台,笼罩在社会天空的政治雾霾驱散了,这也使我的“大李”阶段,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
我的“老李”阶段,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开始的,其特点我称之谓“奋起”。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拨乱反正的全面开展,国家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我也从长期在机关当“万金油”干部,幸运地走进神圣的出版行业。得益于当时解放思想、对外开放的大好形势,我创办了大型外国文学期刊《译林》。首先引进了反映外国当今社会现实的健康通俗文学,并有选择地扩大介绍外国时兴的文艺流派,这对于长期受到禁锢的读者,无异打开了一扇瞭望世界的窗口,从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进而又在《译林》杂志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出版翻译读物为主的译林出版社,积极引进版权,出版系列外国文学经典名著及流行小说新篇,特别是组织翻译出版了世界名著《尤利西斯》和《追忆似水年华》,填补了我国文学翻译史中重要的空白。更令人难忘的是,在“老李”这个阶段,我有幸结识了冰心、萧乾、钱锺书、杨绛、杨宪益、叶君健、戈宝权、王佐良等好多位文坛大师,从他们身上汲取到崇高的品格和知识的力量,促使我从一个文学门外汉,成长为一名翻译出版里手。回顾这些许成就,当然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不过我自己的奋起努力,多少也起了一些作用。
如今我已届耄耋之年,进入“李老” 阶段。扪心自问,这个阶段最符合事实的特点,就是“知足”。退休卸职,没有了事业上的压力,远离了人际间的纠葛,淡忘了几十年来的喜怒哀乐,享受着新时代带来的安定生活。更有幸的是,身体尚健,除上网、玩微信、写写短文外,有时还能外出当评委,参加论证会,去高校做讲座。回首平生,虽经坎坷,但晚年得以如此幸福,唯有知足,夫复何求!“小李、大李、老李”都已走进历史,“李老”也将逐渐画上句号。此时,我最想表达的心情,就是珍惜和感恩。人生这四个阶段的经历,都值得珍惜,都应该懂得感恩。
(本文原载于:上海《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