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汪泉小说《阿拉善的雪》出版——茅奖得主刘斯奋撰文推荐

作者:文讯   2021年11月04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阿拉善的雪》是由四篇互相连缀的中篇小说组成的一部小说集,分别为《家雀》《相拥》《黑面条》和《阿拉善的雪》。这四篇中篇小说均在杂志上发表过。这四篇中篇小说的主要人物统一,《相拥》是童年时期,《家雀》是少年时期,《黑面条》是大学时期,《阿拉善的雪》是中年时期,情节互为牵连,从主人公家雀童年时期的遭遇到少年时期的懵懂,再从少年时期的懵懂到青年时期的成长,展示了主人公和他的亲戚朋友在这些时期的人生片段和遭遇,也展示了这些人物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变化和所思所想,反映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阿拉善的雪》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作者:汪泉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汪泉的小说致力于开掘人性的幽微,洞察人心的隐痛,触摸人类共通的善意,彰显人类隐蔽的美好,突破了一般小说的叙事窠臼,文本内里投射出神性的光芒,创造了别样的文本景观,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小说家莫大的收获和至高的追求。”日前,作家汪泉创作的中篇小说集《阿拉善的雪》由太白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年近八旬的作家刘斯奋先生亲笔撰文推荐。

《阿拉善的雪》由四部中篇小说构成,均在《小说月报》(原创版)、《飞天》等发表过,分别为《相拥》《家雀》《黑面条》《阿拉善的雪》构成,属于作家精选的小说力作。四部中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公家雀,有序描写了主人公家雀的童年、少年、青年三个阶段的成长史,完整构成了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旷远、阔大、凌厉的河西走廊以及内蒙古阿拉善等为地域背景,家雀在河西走廊的童年和少年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情节,描摹了二十世纪末中国西北大地上独具特殊意义的时代和人性变迁,描写了家雀从偏远的祁连山褶皱里竭力试飞,进而像麻雀一样,努力拨开大山般的遮蔽,让肉体和精神得以飞翔。小说致力于挖掘人的内心隐痛,展示人性深处的美好和善良,引领读者走向至善至高的人生境地;小说不局限于时代,进而超越了时代,创造出了别具神性的文学景观,具有值得玩味的文本价值。汪泉的小说关注自然生态和恶劣生态环境下的人性,有自觉的写作使命、文学担当和审美追求。

汪泉认为,对弱者的同情是一个小说家的使命之一,但对其隐痛或对看似强者的隐痛的描写更应是文学的一大使命。小说家只讲“好看”的故事还远远不够,更应该在故事之外暗示人物的命运所带来的不可言说的悲剧意味,这才可能是从故事到小说的重要分野。

譬如他的中篇小说《拥抱》中写了一位猎人,也是一位隐痛者,他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他将一匹隐喻着自己命运的狼捉来,拴在石磨盘上,供人观瞻;他于危难中搭救了被批斗的“大背头”,但是他最终在山洞里与一匹豹子狭路相逢,彼此毫无选择,只有拥抱。这个情节的真实性在于其隐喻:这是对命运的拥抱,对生活赐予的拥抱,无论多么无奈、多么不幸,理应勇敢面对。而一个有担当的作家更应该将这种伴随着隐痛的拥抱加以摹写,给予那些隐匿在暗处的弱者生活的力量,让痛苦达到至高境界——变美。威廉·艾伦在《古典文学》中说:“和现代小说一样,古代小说也向读者提供了一个逃离现实、获得愉悦的世界。”这个世界便是小说人物在现实中的隐痛得以倾诉和言说的世界,也是小说家对弱者或者隐痛者特殊关照的世界。由此,刻画背负着隐痛而与命运抗争的人,理应是小说家的使命之一。

该书配有香港插图师陶炜创作的精美插图,为小说文本增添不少亮色。

汪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南方出版传媒广东人民出版社。曾荣获中国小说学会短篇小说征文二等奖、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梁斌小说奖、甘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优秀创意剧本奖等。出版有长篇小说《沙尘暴中深呼吸》《白骆驼》《西徙鸟》《枯湖》《随风而逝》等,中篇小说《家雀》入围百花文学奖,有中短篇小说发表于《解放军文艺》《小说月报(原创版)》《飞天》《作品》《西北军事文学》《山东文学》《四川文学》《广州文艺》《特区文学》等刊物,包括《家雀》《鲠喉》《阿拉善的雪》《少年朱尕兔的还乡之路》《相拥》《燃烧的火车》等。

(本文编辑:佑生)

作者:文讯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