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刘三姐的歌谣与传说是广西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壮乡人民誉为“歌仙”的刘三姐也一直是广西的首席代言人、一张最亮丽的文化名片。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基于对原生态民间传说的整理改编,历经戏剧、电影、小说、诗歌等不同形式的塑造,刘三姐早已声名远播。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翻译学者黄少政所编译的《刘三姐歌谣英译与演唱(汉英对照)》,突破性地将刘三姐歌舞剧剧本及其他脍炙人口的刘三姐歌谣首次按照可读、可唱的标准译成现代英语,使英语国度的读者和听众也能一睹刘三姐的风采,聆听她那动人的歌声,该书为刘三姐的歌谣和传说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可靠的演唱基础。
相传在中国南方的喀斯特山区,生活过一位秀美的农家姑娘。她动人的歌喉婉转而又迷人,天地万物无不为之赞叹,山川、河流无不为之动容,令百鸟鸣啭黯然失色,精通音律者自叹弗如。她的美貌更令当地广有田产的土豪垂涎三尺,不惜高价雇用秀才在歌圩上与她一决高下。有人说,姑娘逃离了土豪的迫害,与恋人隐姓埋名,遁入了大山深处;更有传说,这对情人变成了两只鸣禽,这是他们为歌咏自由和爱情付出的代价。
这位壮族“歌仙”人称刘三姐,相传生活于公元8世纪初的唐朝。她在鱼峰山下唱过的歌谣和其他山歌都是即兴创作的。此后1300多年间,刘三姐的故事和歌谣经历代搜集、整理、传唱,汇集成了一种精致的民间歌谣文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电影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的回信中提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黄少政多年从事疑难西方文本、汉译英文本的翻译,而这次他将目光锁定在刘三姐歌谣这一民族瑰宝,正是对传承、发扬中华文化的积极践行。《刘三姐歌谣英译与演唱》的诞生,源于黄少政对刘三姐歌谣深深的喜欢,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翻译让刘三姐再次走出国门的决心。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他一直以译文可读、可唱为要求,这在国内民谣汉译英中也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他认为:一直以来,“刘三姐”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不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好的翻译,文本和表演仍以中文为主。而本书则提供了一个文学性、表演性兼备,能被英语读者、观众认可的目标语翻译文本,为刘三姐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实基础。
作者 黄少政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表示,缺少好的翻译是中国文学作品对外传播过程的一大障碍,新书《刘三姐歌谣英译与演唱》对于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戴潍娜读过新书后,非常认可黄少政灵动晓畅的翻译风格,让她不禁思考在“信、达、雅”之上,还有更高的翻译境界和准则。
《刘三姐歌谣英译与演唱》让英语读者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刘三姐,黄少政用他的译文和全新的解读,将刘三姐和她的歌谣还原到了中国南方的群山之间,淋漓展现了能歌擅唱、鄙视权贵、崇尚自由、反抗不义的刘三姐形象。
澳大利亚著名诗人马克·特雷迪尼克高度评价到:“黄少政是一位优秀的译者,他将《新约》和纪伯伦的诗歌翻译成中文,将吉狄马加的诗歌和演讲翻译成英语。他被视为当下中国最杰出的双语翻译家之一。”黄少政有着高超的翻译功底,但对于这次刘三姐歌谣的翻译工作依然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他不仅要考虑翻译语言的精准和灵活,还要在歌唱的韵律节奏上狠下功夫。为了实现可读、可唱的高标准,黄少政做了三个环节的翻译工作。首先,黄少政从众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精心挑选歌谣反复聆听,每听一段、翻译一段,然后自己试唱,而后进行修改,如此循环。接下来,黄少政邀请一位擅长演唱英文歌曲的老师,由他演唱英文译文,每听老师演唱一段,黄少政就修改一段。最后,黄少政又力邀美籍音乐教师本杰明·劳伦斯·林德以及马克·特雷迪尼克为英文译文润色。
黄少政坦言,翻译与修改的循环往复并不是这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令他最为尽心竭力的要属实现刘三姐文化理论框架的突破。黄少政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刘三姐,而不拘泥于先入之见。此前,刘三姐是才华横溢、天真无邪的传统儒家闺秀,也是阶级革命的英雄,刘三姐的形象曾被挪用、改编。而黄少政独辟蹊径,将她与这些形象剥离,还原至有血有肉的凡人,令读者、听众静心聆听纯真的刘三姐山歌。
首先,黄少政把刘三姐山歌视作特定地理位置与当地盛行的文化规范的实体。歌谣是特定时代的民俗结果。刘三姐的歌谣有慈悲有希望,也有惶惑有尖刺,更有对所爱之人与世人所爱的渴求,也是对积存在世壮族山歌的升华。山歌是壮族歌圩的核心,壮族文化历来重视恋爱自由,传唱山歌在于和心爱之人共情,心心相印是中心要义。其次,黄少政将刘三姐的山歌解读为群山的造化,提供了生态批评的解读思路。他鼓励人们不要单纯地将刘三姐的山歌上升为民族家国的呼声,抑或只探究其文学作品的底色,这些山歌更像是描摹了中国南方的万千气象,是对广西山山水水的鲜活注解。
9月14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有一种爱叫山歌:《刘三姐歌谣英译与演唱》发布会暨文化对谈”活动在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活动中,第五代“刘三姐”传人王予嘉动情演唱了《多谢了》《山歌好比春江水》等歌谣,作者黄少政更是用英文演唱了相应的唱段,中西交相辉映的歌声令现场掌声不断。
第五代“刘三姐”王予嘉(右)与作者黄少政(左)演唱刘三姐歌谣
江河长流不朽,歌声人间永驻。黄少政的翻译不仅使刘三姐的歌谣可供英语读者演唱,还助力刘三姐的思想内涵以及壮族文化走出国门,让更多国外友人领略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黄少政介绍到,《刘三姐歌谣英译与演唱》中的翻译,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根据词义进行对等的转化,还有将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意象进行置换,例如考虑到中西读者的文化差异,讲述婚嫁的歌谣则以牧师证婚时的誓词作为参照,方便西方读者理解。黄少政表示,新书《刘三姐歌谣英译与演唱》的出版仅仅是他迈出的第一步,下一步,他还将联系国内文艺团体,拍摄用英文演唱刘三姐歌谣的表演视频。他相信,刘三姐的歌谣很快就能在英语世界中唱响,国外读者、观众定能和我们一样感受到这位壮族歌仙的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轩庄表示,此次出版《刘三姐歌谣英译与演唱》一书,深入挖掘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丰富内涵,让刘三姐歌谣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刘三姐歌谣文化的魅力和壮乡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份追求。
嘉宾合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自足本土丰富资源,出版了大量谱写大美广西的图书。例如,“文化广西”丛书共32册,分为文学、艺术、风物、遗存、史传5个系列和1部综合性专著。这套大型文化普及读物,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再如,集广西文学60年之大成的《广西多民族文学经典(1958-2018)》,是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广西文学编年体作品集,由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史料七卷12册500多万字构成,书中不仅囊括了广西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还对其作了精彩的评论。未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继续根植八桂沃土,唱响文化广西时代强音。
(本文编辑:肖歌)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