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新学年伊始,青年教师成长的“高速公路”怎么走?

作者:徐世贵   2021年09月0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秘诀》,聚焦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和专业成长中经常遇到的困惑与棘手问题,以通俗易懂、本真朴实的语言,指明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路径。

名医一剂药,名角一场戏,名师一堂课。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演员的真功夫在舞台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青年教师一定要记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好课堂来自好教师,好教师源于好学习。青年教师靠什么立住脚跟?威风靠不住,钱财靠不住,权力靠不住,真正靠得住的是你的专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要想让学生喜欢,让学生信服,你必须有真本事。

所以,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不仅要有工作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

谈到教师专业成长,许多青年教师认为只有参加一些专业培训才能促进专业成长,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诚然,外在培训很重要;但青年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名师是靠自己培养出来的。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如果你总是等待别人从外部去督促、鞭策,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获得了重生。

教师可以去参加各种培训,也可能得到学校的各种帮助和支持,但是别人代替不了教师的学习和提高,最终只能靠教师自己,自己的梦自己圆。没人能陪教师一辈子,只能是自己救自己。

笔者认为,教师成长之路至少有两条:一条路是教师被动地去依赖于别人的培训,靠别人拉着、推着去做。内容由别人来规定,时间、方法由别人来控制。不能说这种学习对教师成长没有帮助,但相对来说,投入大却收效甚微。从这条路走出来的个性化教师凤毛麟角。

另一条路是,教师自己主动出击,自主选择内容、时间和方法,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成长目标,边工作、边学习、边思考、边总结,这就是教师的自主学习,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高速公路。

人最容易也最能有效影响的变量,是自己,求人不如求己!别人不给我们机会,我们自己创造机会。不要等着别人去欣赏,要自己培养自己,把自己做大做强做优秀,自然就有人来欣赏。

什么是自主成长?所谓自主成长是指教师个人自觉地根据内在成长需要和动力,结合个人生活实际,通过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和调适,以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为目的的学习活动。

追溯名师成长的脚步,名师成长史就是一部自主成长史。魏书生、李吉林、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是谁培养出来的?他们可能参加过各种培训,但主要还是自己培养了自己。

当然,这里强调教师关注自主成长,并不是让教师忽略外在培训的作用。充分利用好各种外在培训资源,特别是多读书,交高人,对教师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世界上有两种发现:一种是发现外部世界;一种是发现自我。青年教师有了成长意识,还要充分认识自己,对专业成长充满信心。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始终没能利用自身潜能和特长去创造本可以出现的奇迹。有的青年教师之所以成长缓慢,与缺乏对自己的认识和成长自信心有直接关系。

有一项对300多位教师的抽样调查问卷显示:针对“成为名师的最大障碍”这一问题,选择“自我认识不足”的教师比例最高,许多教师选择“对自我的认知非常欠缺”。

思想家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哲学家卢梭说:“所有人类知识中最有用也是最欠缺的就是关于人类自身的知识。”著名学者特莱斯说:“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人类“要认识你自己”。

张思明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特级教师?他说:“一个人的目标有多高,他的潜能发挥得就有多充分。”看来,一个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能走多远,要看他的职业定位。

有些事,不是因为做不到,是因为没想到。你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所以,每个青年教师要相信自己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个体,它就如埋在地下的金矿一样,有待于自己去开发和利用,要勇于认识自己。开发自己,创造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对于有些青年教师来说,最大的成长障碍,往往不是环境和他人的制约,而是自己的惰性、满足、自我原谅、自我开脱,以及不甘寂寞、大事做不来、小事不屑于做的那种轻浮的“潇洒”。

所以,青年教师欲成长,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守住宁静,心无旁骛。

一个教师如果不能静心充电和思考,顶不住社会的各种诱惑,整天忙于各种应酬,处处分心,囿于吃不完的饭局、说不完的假话、扯不完的皮、玩不完的手机……成长进步是无从谈起的。

我向往安静的生活。在别人看来,我太寂寞和孤独了。有朋友问我,你的生活是不是太单一枯燥了?可我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在所谓的“寂寞和孤独”中我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快乐,实现了我的梦想。

因为有了宁静与简约,才成就了我自己。30多年来,多少个黎明即起,多少个夜不入眠,多少个节假日不休息,多少次书海泛舟,多少回奋笔疾书。是耐得住寂寞让我赢得了时间,是耐得住寂寞让我进步成长,可以说,没有寂寞也许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

我觉得没有独处,就没有心静和专一。没有心静和专一,哪有深度思维?没有深度思维,灵感又从哪里来?我在办公室和家中的书房枯坐冷板凳的时间非常长,但是,看到自己的教科研方案一次次被采用和实施,一本本著作被出版和发行,一次次外出讲学受到青睐和好评,所有的寂寞和孤独都值得。

当代哲学家、诗人周国平认为,人们往往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能力,恰恰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能力。反过来说,耐不住寂寞,不会享受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虽然有些寂寞,但寂寞之中却又有另一种充实。

梁秋实先生在《寂寞》一文中说:“寂寞是一种清福。”事实上确是这样的,因为人只有在孤独之余透过思想和经历,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寂寞时可以跳出红尘,“与自己对话”“与古人同游”。

宁静则是一种韬光养晦保护自己的智慧,“韬光”指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则是说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也就是说,做人要低调,即当你的实力还不是很强时不宜过早地张扬。宁静与淡泊,是走出困惑、跳出迷茫的一把金钥匙。

有的青年教师公开课不敢参加,教学论文不敢写,遇上教研活动、公开课推三阻四,还美其名曰“平平淡淡才是真”。究其原因,他们惧怕失败,这样的心理重负钳制了他们本该自由飞翔的双翼。

机遇不会垂青于那些无准备的人,机遇也不会垂青那些畏首畏尾的人。一个畏惧课堂的教师,如果他逃避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课、公开课,只上家常课,他必定体验不到教学激昂的乐趣和幸福。

靠什么征服课堂?有人说靠多读书征服课堂,有人说靠多琢磨征服课堂,有人说靠多观摩征服课堂,有人说靠多反思征服课堂,有人说靠智慧征服课堂,有人说靠专业预设征服课堂……其实更应该靠你的勇气。

敢于尝试、超越自我这方面,江苏吴江的管建刚老师是个高手。他很早就注意到写作需要到阅读里吸收营养,学生要带着“作者是怎么写的”这一眼光去透视课文,于是开始了“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探索。

当时,《小学语文教师》的编辑就劝他“不妨拿出来,亮给大家看看”。管老师却认为时机未到:一是小语界大咖林立,自己人微言轻;二是自己的研究尚处于浅层次,需要静下心来深耕细耘。后来,等他的“作文教学革命”火遍了全国,“指向写作”的研究也成了体系,火候到了,他适时提出“阅读教学革命”,在全国小语界又掀起了一阵狂潮。

勇者无敌。要敢于挑战自己,请你上堂公开课,你就把它视为历练的好机会,勇于承担;请你在大会上做教育或者教学交流,你要欣然接受;请你参与课题研究,你要积极参与;交给你一个乱班,你要大胆接手,不辱使命。

每一次接受,或许都是一次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历练。成长的代价就是接受挑战。全国著名青年教师袁卫星谈及往事:当年老校长对他说,你们想爬多高的山,我们就搭多高的梯。袁老师当即回答,你能搭多高的梯,我就能爬多高的山。后来,袁老师主动请缨上公开课、汇报课。正是这种主动出击,使袁老师迅速成长,众多教育杂志相继报道他的事迹。

袁老师固然有才华,但我深信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多的是,中国教师队伍中有才华的人多的是,他之所以脱颖而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亮出自己的勇气。

勇气和信心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要想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平时就必须努力钻研做好积累。

教师专业成长还有一个重要策略:一手抓常规,一手抓创新。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河,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河边挑水,久而久之便成了好朋友。

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五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上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于是没太在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上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一个星期过去了,右边那座山上的和尚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探望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爬上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当他走到左边的那座庙看到老友之后,大吃一惊,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拳,一点儿也不像一个星期没喝水的样子。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星期没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来来来,我带你去看看。”

老友带他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它。我们现在年轻力壮,尚能自己挑水,倘若有一天我们年迈走不动时,指望别人给我们挑水喝吗?所以,即使有时很忙,也没有间断过我的挖井计划,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挖出了水,我就不必再下山去挑水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练我极其喜欢的罗汉拳了。”

(选自“简书”)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聪明的教师在工作中要一手做好常规工作(这如同左边山上的和尚在挑水),一手做好创新(这就如同左边山上的和尚在挖井)。做好常规工作是为了保证自己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创新工作是为了寻求教育教学的不断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一手抓常规,一手抓创新。什么是抓常规?对青年教师来讲就是要打好教学基本功的基础。如果说青年教师课堂成功的道路是一层层阶梯,那么一项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就是阶梯上的石块。

教师要想上课好,需研读解读课标教材,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得一手规范优美的“三笔字”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教师只有打实教学基本功,才有可能上出精品课来。要做一名好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学识、丰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思想和创新实践的能力。既要在岗位工作中坚守初心,充满激情,又要潜心学习,不断反思提高。

教师的工作特点是机械枯燥,简单重复,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这必然影响专业成长。有的教师“教育理念听校长的,教学设计抄组长的,上课内容看教参,作业及答案全是练习册上的”,而自己创新的东西却太少太少,既没有新的思想,也没有新的技术。简单重复让自己丧失了工作的激情,思维变得迟钝,精神变得麻木,生活枯燥无味,心理上也产生了职业倦怠感!

就如一位语文老师说的那样:“同一篇文章讲了无数遍,真的感觉很乏味,但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实在无奈得很。”可见,教师能否快速成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有没有创新意识。

教师总是用单一枯燥的一种方法教学,新鲜感丧失殆尽,学生也会产生厌倦。教师要坚持“喜新厌旧”,让自己的心跳与世界同步,敢于否定自己,不断创造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个只有变化永恒不变的社会,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挑剔的目光。“喜新厌旧”,就要经常阅读书刊、阅读网络,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自然教学就会常教常新。

《人民教育》曾经介绍“一个敢走‘野路子’的教师”刘永宽的事迹。怎样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呢?刘老师有这样几招:

第一招:数学课上讲笑话。每一节数学课,都要讲一个笑话,很有效的。数学课有笑话,别的课没有,学生就会很开心。时间也不多,一分钟,课前、课后、课中都可以,老师可随时调整。

第二招:不断改变自己的讲课形式。

第三招:“三不做作业”——生病可以不做、家里有人去世了可以不做、家里有人结婚可以不做。

第四招:要教会学生讲四句话——“老师我还不懂”“老师我懂了”“老师,我不同意”“让我来说”。

刘老师的“四招”是怎样得来的呢?来自于他的大胆创新。这是他数学教学艺术长青的根本。

一位同校的教师说:“刘老师多次上过《面积的认识》的公开示范课,我也多次听过,但是每每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这是因为他每次上完,总是要征求听课者的意见,他不爱听好话,喜欢大家挑刺。然后他独自反思,寻求新的突破。”

刘永宽常说“艺术无止境,贵在不断创新”,他认为创新并不是把旧的方法全部推倒,搞一个全新的。如果在原来的基础上,在某一环节上有所突破,或者在教学语言、教学工具的运用上有些变化,都可以视作创新。

一位哲人说:“走别人的路,虽然省力,却很难留下自己的足迹;走自己开辟的路,虽然艰难,却充满着奋斗的欢乐和笑声。”刘永宽老师由于勇于创新,不仅使课堂常教常新,而且使自己的教学充满活力和快乐。

教师专业成长也要有目标和规划。调查显示,名师中占比达87.9%的人一入职就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81.8%的人会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以及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使职业发展目标更好地契合自身状况。所以青年教师要特别注重自我成长的规划和设计。

教师怎么制订成长规划?结合教师个人学科、兴趣爱好和实际特长,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想取得专业成功,关键是认识自己的长处,发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教师要找准自己的坐标:我是谁?我应该在哪里?也就是寻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的目标。

第二,选准突破口。军队打仗要寻找突破口,教师成长也要寻找突破口。对教师来说突破口就是成长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应包括以下几个特性:一是教师有优势(知识、技能、特长等),易于切入,易被突破;二是教师有兴趣,愿意做;三是与眼前工作能结合得上。

第三,规划成长目标。教师成长目标的规划应是多元的,从时间上看,包括远期目标、近期目标、阶段目标,以及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等;从内容上看,包括学习目标、工作目标、研究目标、健康目标、生活目标等。

第四,规划成长方法与措施。(1)多读。读教育报刊,读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教育故事,读教育经典,以及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等。(2)多听多看。听专家讲课、资深老师上课,看特级教师公开课的光盘。(3)多做。移植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尝试,多上校级、镇级或县区级公开课。(4)多思。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5)多写。多写教学反思、课堂纪实案例、论文,勤做学习笔记。

推荐阅读

《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秘诀》

徐世贵 纪文杰 著

49.80元

特级教师徐世贵基于自身教科研实践与成长经历倾力奉献。

唤醒青年教师的自主成长意识,助力教师更快成长,走向优秀与卓越。

唤醒自主成长意识、人际关系处理、精准备课、优化教学设计、优化课堂管理、优化教学评价、有效阅读、磨课秘诀、听评课的方法与技巧、时间管理的艺术……聚焦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和专业成长中经常遇到的困惑与棘手问题,摒弃概念分析和理论阐释,以通俗易懂、本真朴实的语言,指明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路径,提供可靠的成长抓手。

注重教师自培与名师引领相结合,不仅介绍教师自主成长的方法和策略,还引入大量鲜活案例,介绍名师的成长经验与心得,以真实可感的成长案例进行引领和示范。

《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秘诀》目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责编:佑生)

作者:徐世贵

(本文原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