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佘江涛专栏】在维也纳歌剧院十年的爱恨情仇中,马勒成为指挥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指挥家,并最终成为第一位出自伟大指挥家的作曲家,而他生活的时代,对他音乐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百道佘江涛专栏文章来源于“佘江涛的江和涛”,作者佘江涛。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佘江涛
马勒1875年9月15岁那年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1880年离开此地,四处游历,担任多地剧院的指挥,在莱比锡、布拉格、布达佩斯、汉堡声誉渐隆之后,于1897年再次回到维也纳,在维也纳歌剧院十年的爱恨情仇中,他成为指挥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指挥家,并最终成为第一位出自伟大指挥家的作曲家。当时可以望其项背是年幼四岁的理夏德·施特劳斯。但就把作曲作为神圣事业执著不懈,作为发现自我和守卫自我的手段,在现实利益面前不让步的精神而言,施特劳斯不可与马勒同日而语。施特劳斯只要能赚钱,任何指挥邀约来者不拒;只要听众喜欢,浮夸不适的迎合也不会引发他内心的焦虑。
在欧洲,几乎没有一座城市像维也纳那样热衷于音乐生活,几个世纪以来,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奥地利(1273—1918)既没有强烈的政治野心,也没有巨大的军事行动。在松散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当中,奥地利特别是它的首都维也纳显得格外繁荣昌盛,到20世纪前后已经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居住在这座城市的国王大多是狂热的音乐爱好者。玛丽亚·特蕾莎女王(1740—1780在位)曾让格鲁克指导她女儿们的音乐教育,莫扎特在她的宫廷里显示了音乐神童的才华。约瑟夫二世(1765—1790年在位)作为一位行家和莫扎特一起讨论过这位古典大师的歌剧作品。利奥波德二世(1790—1792年在位)自己曾作过曲。这个城市在马勒之前出过八位目前还未朽的音乐大师——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和布鲁克纳。
欧洲文化的潮流都汇聚在这里。这座城市把德意志、斯拉夫、匈牙利、西班牙、意大利、法兰西、佛兰德斯的文化熔于一炉,使之成为独特的奥地利、维也纳文化。这座城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居住在城市边缘的市民很难明显地感觉到葱郁的山林、绿色的田园是怎样变成城市的建筑、街道。维也纳在外表上成为每一位不懈于博采、热衷于创新、陶醉于生活的艺术家最温暖和舒适巢穴。但必须看到,它对原创性作曲家的爱恋总有身前和身后之别,许多这样的作曲家身前在这里总是潦倒不堪或受到排斥,得不到青睐。
马勒生活在弗朗茨·约瑟夫一世(1848—1916年在位)统治下的奥地利帝国(1804—1867年)和奥匈帝国(1867—1918年),欧洲历史上很少有哪位皇帝像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那样统治过如此广阔的疆域。他治下的领土包括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克罗地亚以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波兰、乌克兰和意大利的一大部分。在民族主义者眼里这位皇帝是罪恶的,他剥夺了这些民族的独立自由的权利,他给统治下的各民族制造了一个庞大的监狱。不过他犯下的罪行同数十年后第三帝国给这些民族制造的战争、种族灭绝、恐怖统治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了。他对犹太人的宽厚、对奥地利人的仁慈给整个帝国带来了和平和经济繁荣。尽管他和前两位皇帝——弗朗茨二世(1792—1835年在位)、费迪南一世(1835—1848在位)一样对艺术方面的事情不再感兴趣。他在位期间,除了阅览军队花名册以外从未读过一本书,甚至对音乐流露出反感;但他依然对文化艺术领域特别优待宽容。这样,维也纳继续保持着自格鲁克、海顿、莫扎特以来培育起来的音乐传统和氛围。不过在约瑟夫一世统治时期,贵族都放弃了传统的对音乐赞助的行为,例如艾兹特哈齐家族对海顿的资助、劳伯科维茨、金斯基、华尔斯坦家族对贝多芬的支持,这样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贵族赞助传统的消失,一方面使作曲家失去了安心创作的条件,并使得他们开始关注生存和创作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们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市民阶层,特别是犹太市民从贵族那里接过了支持音乐的接力棒,开始孕育起布鲁克纳、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理夏德·施特劳斯、雨果·沃尔夫这样一些伟大的音乐家。这些市民知道只有对音乐的热爱,尤其是对维也纳音乐的热爱,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维也纳人,才具有维也纳人的灵魂,才无愧于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当中。如果没有音乐,维也纳人似乎就消失了。但有了马勒,维也纳人的音乐水准又有了非同一般的提高。
《古斯塔夫·马勒》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爱德华·塞克森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责编:肖歌;编助:安安)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