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东坡》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衣若芬 著
出版时间:2019年02月
你好,欢迎来到“百道学习·讲书堂”,我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彭华。
彭华
《书艺东坡》的作者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衣若芬教授,衣若芬教授是台湾大学文学博士,曾受业于著名艺术史学者石守谦先生。她以女学者特有的细腻感受,立足于文本与图像之间的交互关系,在学科交叉领域拓展苏轼研究。
这本书讲述了五件苏轼书迹的前世今生,它们分别是:题跋最多的《天际乌云帖》、评价最高的《黄州寒食帖》、内容最玄妙的《李白仙诗卷》、篇幅最长的《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合卷,以及苏轼临终前数月写成的《答谢民师推官论文帖卷》。
本书宣传照
除此之外还讲到了一部最早的苏轼诗集注本——南宋的《施顾注东坡先生诗》,靠这些书迹与书册,后代的东坡爱好者们找到了与苏轼之间建立了跨越时空联系的凭据,他们在苏轼冥诞,以“寿苏”的名义举行文化沙龙,通过欣赏、题跋文物,陈设贡品和诗画唱酬等方式来记忆并延续苏轼的不朽。
比如《黄州寒食帖》,上卷从文字内涵与结体构型的关系,窥测了苏轼书写时的心路历程,并且着重探讨了黄庭坚跋语中“于无佛处称尊”一句的含义,衣教授广泛地征引禅宗公案,并结合其在后世书法批评中的相似用例,认为这句话与其说是黄庭坚直接赞美苏轼,不如说是表达语言的力量有限,自己应邀题跋,不得不权且言说的意思。
下卷从流传的角度续写了《寒食帖》的传奇身世: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寒食帖》从清宫流转到了民间。冯展云收藏时,因为在当铺存放不当,意外地经历了一场大火。后来经过颜世清的转手,约 1922年左右,被卖给了日本人菊池惺堂。1923年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菊池惺堂冒死从火场中抢救出了这件他珍视的藏品。所以,历劫而不朽的《寒食帖》就成了一件屡屡被烈火纹身的“神物”。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究竟谁把《寒食帖》带去了日本?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寒食帖》题跋中说是中国藏家颜世清,而文物中介商博文堂主人原田悟朗在接受访谈时则言之凿凿地说是自己在中国买到了《寒食帖》和《潇湘卧游图卷》,一路“贴身”携带,乘船时“用几张油纸包着,心想就算是船沉了,挂在脖子上也要游回来”。衣教授通过细致解读《寒食帖》的其他题跋,又爬梳分析了原田悟朗口述史中种种细节失实处,指出原田悟朗的回忆固然“可爱”,却不能轻易置信。
不满足于指出原田悟朗说谎,在这部分讨论中,衣教授还关注了他为何说谎以及他的谎言为什么显得“可爱”:
可以说,原田悟朗的口述发挥了故事的力量。他刻意让菊池惺堂抢救的两件作品和自己的人生发生紧密的联系,让自己扮演关键的角色,等于把自己写进神物神迹的历史里。
内藤的题跋是内敛的史家记事文笔,字里行间流露惋惜,但并不抒情,也不做动态描写。原田的叙述符合传奇故事的基本套路,他用近乎较繁琐的细节,暗示个人护送宝物的机智、勇敢和功劳。就传播效果而言,诉诸理性与逻辑的内藤湖南跋语,自然不如富有戏剧色彩的原田悟朗口述史给人的印象深刻。
本书宣传照
我们明白,书中提到的某些人物对读者朋友们而言或许有几分陌生,尤其是在叙述历代传藏著录情况的时候,而这对于本书的学术探索又是必不可缺的部分。所以衣若芬教授特别注出了人物生卒年,美编精心设计了灰度图文混排的版式,并将人名和生卒年移至页边,既不至于在给正文阅读造成隔断感,又方便查找。
全书附有16个彩色插页,共计8种高清大图,其中《李白仙诗卷》采用了获得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官方授权的高清彩图,另有衣若芬教授亲自拍摄的局部放大图,笺纸上的芦雁纹样清晰可见,能够帮助读者理解苏轼书法艺术与物质材料之间的关系。《答谢民师推官论文帖卷》获得了上海博物馆的特别授权,收录了包括题跋在内的全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山松醪赋》因卷末有“子瞻”“东坡居士”二印,非常罕见,值得关注,故而也在彩图部分予以展现。
设计方面其他的小心机还包括封面的底纹是《黄州寒食帖》,书名“东坡”二字集自苏轼的落款,腰封的底纹是《秋史饯别图》。辑封的底纹是翁方纲在《天际乌云帖》上的题跋,上卷“墨韵”集黄庭坚字,下卷“余芳”集蔡襄字。所有这些作品和人物都与正文内容有关,等你来发现其中的关系。
首印特供5000组藏书票,主图形象来自日本画家富冈铁斋为《乙卯寿苏录》作的《东坡笠屐图》,富冈铁斋是个东坡拥趸,特别刻了一方印章来强调自己和苏轼的关联——“东坡同日生”,他所描绘的东坡居士衣饰拙朴、憨态可掬,寥寥几笔,又辗转通过雕版拓印,仍展现出苏轼在海南的乐易潇洒的风神。我们配上了苏轼那句交织着苦涩与傲岸的自我论断——“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你是否考虑买一册来圆满拜东坡、读东坡、欣赏东坡的功业呢?
好了,今天就给你推荐到这里,欢迎继续收听百道学习更多精彩内容。愿好书与世界同在,成就你我精彩人生。
(本文编辑:绘里)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