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与专家一起“干票大的”——推动学术精品丛书出版,编辑的外家功夫与内家功夫

作者:甜甜   2018年08月0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学术精品丛书的出版过程是一条漫长的黑暗隧道,而编辑力是用以照明的火把。百道网专访了理工图书事业部主任、《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丛书责编武晓雁。请她分享,推动这样一套专业精品丛书的出版,编辑需要哪些基本功。

《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全套共10本)》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姜宗来 齐颖新 樊瑜波 邓小燕 等 主编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随着生命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深入结合,前沿交叉成果层出不穷,并不断渗透到医药、农业、食品、环境等领域,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生物力学是发展较为突出并极其重要的领域,与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一起为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上世纪开始,上海交通大学就已经在医工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研究,而同时上海交大社也一直在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出版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骨科植入物工程学》(获上海图书奖二等奖)等重点学术专著,团结了一大批掌握学科前沿知识的优秀作者。在与专家学者的沟通碰撞中,上海交大社逐渐确定了生命工程丛书这一大精品选题,涵盖生物力学、生物材料、生物工程、健康工程等子系列。

近日,该社重磅推出了丛书第一辑——“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百道网专访了理工图书事业部主任、《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丛书责编武晓雁,请她分享,推动这样一套专业精品丛书的出版,编辑需要哪些基本功。

百道网:为什么会将“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作为社里生命工程丛书的第一辑,该系列在内容层面的出版价值是什么?后续的出版计划是怎样的?

武晓雁:之所以把“生物力学”设置为第一辑,主要是由于这些年生物力学学科的发展较为突出,并且与人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是“很有用”的科学,比较容易吸引读者更多的关注。

“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立足科技发展前沿,旨在总结和展示近十多年来我国生物力学相关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内容涵盖了血管力学生物学、生物力学建模仿真与应用、细胞分子生物力学、组织修复生物力学、骨与关节生物力学、口腔力学生物学、眼耳鼻咽喉生物力学、康复工程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力学与仿生学、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等生物力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可以说,这套书是对21世纪以来我国生物力学研究的一个相对全面的总结,仅从丛书涵盖的内容和作者队伍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个人认为,该系列的出版是我国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的里程碑,从此生物力学将走向更大的舞台,更加辉煌的明天。

生物力学属于前沿交叉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将会不断涌现,我社将进行持续关注并适时更新出版计划。另外,生物力学与生物材料(例如心血管支架、骨植入物),医疗运动器械(例如康复器械)等研究领域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我们也会适时地往其他相关领域布局出版计划。

百道网:您是如何确定作者人选,并与这些国内顶尖的学科人才取得联系的?

武晓雁:很多年前,我为上海力学学会编辑过一本书,书名是《力学与工程》,当时就与一些专家有密切联系和深度沟通。在选题策划阶段,经过一些调研并确定用“生物力学”打头炮之后,我就向上海交通大学的姜宗来教授约稿。姜教授是“生物力学之父”冯元桢先生的学生,在心血管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是我国生物力学的领军人物之一,在我国生物力学界很有影响力。约稿过程中,我的想法得到了姜教授的认可。我国生物力学的研究起步稍晚,但发展很快,尤其是本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健康的要求和重视愈来愈强烈,催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有些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时候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沉淀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们愉快地决定“干票大的”。

为了保证学术的权威性,我们聘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姜宗来教授和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樊瑜波教授担任丛书的总主编,并且成立了丛书编委会,全书作者都是由编委会成员推荐和遴选的。

在丛书出版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两位世界著名资深专家的肯定和大力帮助。“生物力学之父”,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冯元桢先生在听取了总主编姜宗来教授有关丛书编写工作汇报后,欣然为丛书题词“发展生物力学,造福人类健康”。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院、美国国家发明家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钱煦先生为该丛书作序,高度评价了本丛书的出版。今年,适逢冯元桢先生百岁寿辰,我们谨以这套丛书作为寿礼献给冯先生。

百道网:要推动这样一套学术精品丛书的出版,编辑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

武晓雁:编辑力涉及的方面很多,但要推动一套丛书的出版,有两点必不可少:

一个是编辑的“外家工夫”,即与总主编、主编、编委、作者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有时候,主编与作者之间也会发生分歧,这是最考验编辑力的时候。另一个是编辑的“内家工夫”,即精心策划选题,深入组稿过程,对内容的把控、理解以及编校能力等。

其实这两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耦合、相互制约的。对图书内容理解得越深刻,与主编、作者的沟通协调就会越轻松,因为你说得在理,别人接受的概率就高。同样,与作者沟通愉快、顺畅,作者能够积极配合的话,编校过程的难度也会相应降低。

百道网:作为责编,您在出版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面临了哪些难题?又做出了哪些努力使这套丛书以更加专业的形态出现在读者面前?

武晓雁:“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丛书规模近700万字,全部为原创,邀请了200余位作者参与编写,作者队伍来自科研院所、临床、产业等各领域,编辑的具体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按出版进度来看,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是策划组织阶段,对选题方向的把握以及作者队伍的遴选在这一阶段是难点。

二是撰写阶段,此阶段的难点在于对稿件内容的把控和编写进度的协调。

与作者的沟通交流中,困难肯定有,例如编写进度、编写格式的协调,学术和出版之间的差距的各种博弈等。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丛书总主编姜宗来教授和樊瑜波教授,是他们三年来卓有成效的辛苦工作才得以促成丛书的出版。此外,还要感谢各分册的主编和作者,是他们牺牲了很多节假日的时间和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才出色地完成了丛书的编写。

三是出版阶段,在这一阶段事务会更凌乱一些,难点在于各方的协调。

实际上,如果从选题酝酿和调研开始算,这套书从策划到出版的总时间已近五年了,仅从组织队伍编写到正式出版,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作为责编,其实我现在手捧着样书,仍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整个出版过程就像走一条黑暗的隧道,永远也看不到出口,突然有一天见着洞口的光了,但你仍不能相信就要到洞口了。

(本文编辑:阿树)

作者:甜甜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