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当前,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出版产业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等是出版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出版单位应重视高库存但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出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更加强调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要提高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而要全面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这些来处于出版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和领先出版集团的专家型官员以及企业领导的论点,让我们正视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并找到有效脱困的方法和路径。
党的十九大指出,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为出版工作提出了新目标和新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出版产业也面临新的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出版产业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等是出版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7月25日第八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期间,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工信集团)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出版供给侧改革创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司司长朱伟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季仲华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朱伟峰:出版单位应重视高库存但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朱伟峰在发言中表示,如今,出版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越来越迫切,出版人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来探索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出版领域既要认清目标所在、责任所在、担当所在,也要努力在新时代实施新作为、创造新活力、开创新局面。
基于此,朱伟峰对出版人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放眼世界,科技专业出版国际化竞争已从出版机构与产品的竞争,升级为整个出版产业链的竞争,各出版单位应该多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互利合作、共同成长。第二,以工信出版集团为代表的的融合发展重点单位要在注重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确保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继续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努力以精品出版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科普知识需要、高尚精神需要和文化消费需要。第三,当前,高库存但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出版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库存金额上升,资金周转放缓,经营风险加大,各单位要对此加以重视,积极探索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制作生产、传播发行、内部管理等环节的新模式,推出更多更好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案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
在发言最后,朱伟峰强调,改革有原则,创新无定法。出版领域必须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堇、不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模式创新为核心,坚持把降库存快周转作为弱项来“抓”、把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作为短板来“补”,把优化精品内容出版作为重点来“强”,全面提升出版内容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努力寻找“智能出版”的奇点、努力谱写出版工作的着时代篇章。
魏玉山:出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更加强调结构性改革
如今,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图书出版大国。但是,在图书品种屡创新高的背后,传统出版面临的产能过剩、库存过大、周转过慢的发展难题尚未缓解,印刷生产中的环保要求也日益严格。因而针对出版供给侧改革的问题,魏玉山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出版产业有没有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魏玉山说,当前,出版产业对于供给侧改革的关注不够、认识不深,但这并不代表出版业就没有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只是出版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与其他产业有着明显不同。供给侧改革强调“三去一降一补”,但出版产业的特点使得我们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的要求并不十分迫切,反而是调结构、补短板的任务十分突出,因此,出版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更加强调结构性改革。
第二,出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魏玉山说,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我们出版的图书品种数量由紧缺达到了充盈甚至过剩,这是一种进步,但其中也有悲哀,那就是我们一直没有拿出能让人们争相购买的图书。因此,今后出版产业应该从研究读者的阅读需求出发做出版,要不断适应人们阅读需求的变化。在内容提供层面,应该加强内容的原创性,以读者为中心进行创作。
第三,出版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一项长期工作。目前,大部分出版单位在发展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诸如,依靠出版规模增长仍然是很多出版单位发展的首选;新的增长动力还没有找到,仍然依靠传统出版;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没有结束,很多出版单位的结构仍然不合理。这就要求广大出版单位在稳定传统出版物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出版。
冯宏声:以大数据体系建设支持内容供给优化
在此次论坛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在题为《以大数据体系建设支持内容供给优化——大数据视角的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演讲中,通过对大数据体系的建设模式分析,逐一解构了出版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工作内容。
在演讲中,冯宏声首先分析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他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要提高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而要全面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
首先是不可忽视结构性问题。供给侧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我们提供的产品过于单一,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较多。对出版业而言,要加快以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配置,形成多形态价值的产品与多种新模式的服务。第二,不可忽视需求侧问题。谈供给侧结构改革不能只盯着供给侧,要从用户需求方面去寻找答案,要在整个产业链上向后、向前综合讨论。第三,不可忽视匹配度的问题。要解决内容供需的匹配度问题,就要了解市场需求,了解自身资源,同时要加强对产品的调度,及时满足读者需求。第四,不可忽视咬合性的问题。一个行业性的改革想要推动,需要管理部门、行业机构、各类企业共同推动。出版业之所以存在结构性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间环节的齿轮咬合度不高。总而言之,冯宏声认为,出版业应该逐渐从制造业的逻辑向服务业逻辑转变。解决用户的生产生活问题才是最终目的,而不应该是简单的产品交付,应该最大化实现信息内容,即知识、思想的有效到达。
关于出版业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思路,冯宏声认为,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以数据为驱动开展。管理思路的落实靠工具支撑,工具的使用靠数据支撑。数据汇聚要涵盖从生产的数据到产生的数据,从核心的数据到外围的数据,以及行业级的元数据、出版发行数据、知识数据等。而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思路则要坚持尊重市场、分类处置、推行标准、培养队伍、确定规则。具体来说,去产能,就是要抓好选题管理、质量管理和用户管理。去库存就是要做好联动管理、分级管理、分类管理。去杠杆,则要求减少竞争性领域财政投入、减少不合理杠杆、提高杠杆使用效能,企业应该减少经营负债,充分发挥市场化资本配置效率,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事务。在降成本中,成本控制有很多角度的工作要做,数据支撑生产决策、销售决策与运营决策,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建设中,复合出版工程即将推出2.0版,其中就包括相关的决策支持工具。所谓补短板,对出版产业来说,主要是加强基础建设,加快从国家到行业到企业多层级数据体系的基础建设。企业层面的补短板则要求企业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大量的优质内容资源和可信知识资源。
关于出版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冯宏声说,当前的任务就是深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处于去包装→去封装→再封装→再包装整个阶段的第二步,未来要不断进入更深的创新阶段。要在前期转型升级基本路径的基础上,在行业内部实现智能出版为基础,开展面对生产和生活的智能服务。未来,要做好国民经济建设的智力发动机,为外部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提供动力。
季仲华:工信出版集团以“出版智能经营管理系统”提升双效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出版产业也面临新的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出版产业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等是出版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季仲华在题为《推进出版融合,提升主业质量》的主题演讲中,首先分析了目前出版产业面临的新的发展形势。季仲华说,如今出版产业进入新时代,发展需要新动能。对出版业来说,我们需要牢牢把握出版产业发展大局,真正认识出版的本质和内涵,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把“双效统一”发展落到实处。在具体实践中要把内容建设放在首位,抓好出版主页发展的根本,同时针对我们经营环节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创新经营模式,开创经营管理的新模式。
其次,出版融合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从出版业发展的未来看,出版融合发展是方向。互联网技术给出版效率的提高,内容的市场适应性提升,作者、编辑、读者之间的互动等提供了更为有效地方式,给出版业务流程、出版组织、经营体系等创新,实现平台管理和推行扁平化组织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为内容资源转化为多元产品提供了技术手段。因此在推进出版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应该主要围绕着依托内容资源优势,以读者需求为核心,形成纸、电媒体的产品;以管理经营为主线,形成传统与新兴出版互动、互促发展的业务格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提升经营管理的效率,创新经营模式。
在践行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出版业务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工信出版集团开发了“出版智能经营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有用户管理和数据营销系统,印数决策支撑系统等生产支撑系统。1.0版本在邮电社全面启用以来效果良好,使得邮电社2017年供货率明显提高,断版书大量复活。库存周转率明显上升,报废率由10%降到6%,图书业务的销售码洋增长了18%,为邮电社当年增长了一千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此外,工信出版集团还在图书的印制过程中适当引入了POD印刷技术。因为POD无需制版、上版,从实践来看,印数在1500册以下的图书POD技术的印刷成本低于传统印刷的成本。这一举措也有效地帮助工信出版集团实现了出版机构图书库存量的改善,降低了库存。
(本文编辑:June)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