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数字出版怎样壮大

作者:刘春泉   2010年11月09日   来源:21世纪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最近20年,图书出版和报刊发行每况愈下,现在有人认为出版行业是夕阳产业,即将消亡,彻底让位于互联网,真的如此吗?

    要回到答这个问题,要先搞清楚出版卖的是什么?数字出版又能卖什么?

    先简单回顾下互联网对纸质传媒的威胁,可谓典型的“温水煮青蛙”的过程。而以2009年新闻集团的默多克宣布收费为标志,可以认为事情已经悄悄起了质变。过去在纸张介质时代,已经发展成熟了完善的商业模式和法律规则。

    各国的法律对文化产业秩序的维护,都是以鼓励创作为目的,以保护创作者的利益为中心,即研究作者有什么权利,出版者有什么权利,其他的邻接权人有什么权利?但是书刊购买者买到了什么权利呢?好像法律罕有这方面的规定。版权法律有“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等规则,算是对作者的权利给予一定的限制。当然也可以另外从“法无明文规定即可为”的角度,认为除了作者和出版者享有权利以外,其余的事情作品的购买者皆可为。

    传统上一个文化市场的商品载体,凝结了作品作者的著作权,编辑出版者的版式设计、封面设计,以及视听节目制作者等相关权利,还有纸质书刊或者视听内容的存储介质这样的有形财产,是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的结合。当你买到书以后,你可以借给别人,转让给别人,丢掉之后谁捡到就是谁的,可在信息网络时代,这一切都变了。

    当我们买书刊杂志时,我们不仅仅是购买到了阅读的权利,这只是一个表象,我们真正购买的,除了那些印刷有字和图的纸张外,还有出版者的策划,品牌,编辑,资源,营销,物流,等等,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一本书刊报纸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说当代每一个热点文化现象背后,都有精明的策划人的身影,而由于一些文化企业推出了一些我们喜爱的文化产品,也逐渐树立了品牌,观众为什么一看到好莱坞推出大片就趋之若鹜呢?这就是品牌的魅力,品牌让消费者建立信任,节约了选择的过程和时间成本。

    此外,每个传播机构还有其独特的资源,比如南方报系,有擅长深度调查和敢讲真话的记者和编辑团队,有的报刊和出版社有优质的作者资源,能拿到各行业真正有水平的作者的稿件,报刊自然有分量。中央电视台由于其国家保障的普遍性覆盖,自然广告效应强。相应地,某个传媒品牌一旦在某领域有口碑,由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业内人士也会被吸引而聚合。如今时代信息来源众多,传媒机构肩负着为读者找作者和为作者找到读者的责任,这在无论什么技术条件下都是有生意可做的。

    综合这些因素来看,纸质出版产业会逐渐衰微,但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不大可能彻底消亡,目前掌握话语权的人多为对网络陌生的年龄层次,由此主导的评价体系中,数字出版还不是主流,就像现在的学术成果要指定的“核心期刊”,而发在网上的不算那样。

    这些因素减缓了纸质出版“死亡”的速度。但数字出版一定是未来的趋势。出版产业如果弄清了自己除了购买作者的作品的知识产权,生产有形的文化产品外,其实也加入了自己的策划,编辑,版式,以及品牌、资源、营销等其他附加因素,最终才形成自己的文化产品,就不会对自己行业未来过分悲观。

    虽然纸张或者其他介质的有形商品载体不再需要了,但是,读者仍然需要有信誉的机构帮他们寻找作者,选取和编辑内容,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合理的对价享受这些服务;作者也需要有专业机构帮助他们策划、编辑、整合资源,形成产品,精准地寻求市场和读者。

    数字出版虽然不能再卖纸质等载体的产品,但这些需求仍然还在,这就是笔者认为出版业会升级但不会消亡的理由。

    搞清楚了数字出版卖什么,还要解决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那就是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商业经营?互联网目前是以免费的内容为主,但是这不是一个好的模式,这种免费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传统媒体的收入还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如果传统媒体的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那就得关门。大家都关了门,互联网的免费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像电视有免费电视,靠广告能养活自己,就把内容免费提供,这是商业模式之一,但这种模式只能是少数,而且避免不了精彩之处要被人家插进讨厌的广告。

    另外一些企业为了赚取用户和流量,也可能从免费起步,或者部分免费,部分收费,这都是在商业竞争的范畴之内。如果除此以外,没有收费,就像确保节目品质和无广告的有线电视必须收费一样,否则多数人不能生存,互联网就会丧失其信息丰富的固有特点,那就不是一个可以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好模式。所以,说到底收费与免费是一种博弈,互联网的未来肯定是走向收费与免费并存,而收费应该是主流的。否则,没有可持续存在的商业模式,就难有这个产业的持续发展。

    数字出版虽然可以有未来,但是,却并不是把纸质的书转换成电子信息方式就可以实现的。当然,这是另外一篇需要生动实践大文章。

【21世纪网】本文网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0-3-8/167687_2.html

作者:刘春泉

来源:21世纪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