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日至11月8日,由华东地区外文学会协作组主办,福建省外文学会、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的第12届华东地区外语论坛在厦门胜利召开。来自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福建和上海300多位外语界著名专家、会员高校的外语学院院长和教师代表出席了论坛。大会以“外语教学质量标准与多元化人才培养”为主议题,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外语教学质量标准的实施与人才培养问题、大学英语、英语专业、商务专业和翻译专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出路以及外语核心期刊的投稿要求与教师科研等当前英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各地外文学会的通力合作下,华东地区外语论坛今年已是第12届。2004年,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外文学会协作组成立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首届华东地区外语教学研讨会。之后的11年,来自华东六省一市200多所高校的近2500名代表先后参加了各省轮流主办的学术论坛。每年一次的研讨交流密切了各兄弟院校的联系、传递了国内外最新的外语教学发展动态、促进了教师科研的能力。为扩大论坛的影响力并为华东地区的外语教师搭建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自2006年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每年根据各外文学会推荐并经协作组遴选的优秀稿件,汇编推出多本《华东外语教学论坛》。这些论文集涵盖语言学、文学、翻译、外语教学等各个领域,收录了华东地区青年教师的优秀论文,已被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列为收藏书目。自2006年问世以来,先后推出9辑,成为华东地区外语教师展示科研成果、交流教学经验的重要平台。2011年,《华东外语教学论坛》更名为《华东外语论坛》。2015年,《华东外语论坛》第10辑调整了组稿模式,遵循“设定论坛主题、规范组稿标准、简化审稿流程、拓宽组稿渠道”的原则,实行主编常态化、副主编动态化、组稿多元化,旨在全方位优化《华东外语论坛》论文质量,尽快将其打造为CSSCI来源集刊。
第12届华东外语论坛由福建省外文学会秘书长、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主任杨士焯教授主持,福建省外文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张龙海教授致欢迎辞,华东地区外文学会协作组组长卢思源教授致开幕辞。上午,福建省外文学会会长、厦门大学杨信彰教授,上海市外文学会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叶兴国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贾国栋教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副组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柴明熲教授分别做了题为“英语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新常态下的英语教学创新——从第10辑《华东外语论坛》的编辑谈起”、“《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继承性、创新性与指导性——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探讨”、“外语与翻译专业——问题与对策”的主旨发言。各位专家的发言信息量大,不仅分析了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国家标准的最新要求,还针对各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诸多思考。下午,《外语界》编辑部施清波编辑介绍了《外语界》期刊的特点与投稿要求,山东省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王俊菊教授针对教师科研做了题为“从审稿人的视角看论文的写作与发表”的主旨发言,外教社许进兴编辑介绍了最新学术图书资源。论坛还分大学英语、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组专业四个组别进行了讨论,与会代表进行了充分、有效、热烈的交流,代表提出的一些观点如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薄弱应“抱团取暖”、应根据需求分类开课并尽量向学科靠拢、英语专业教师应对危机应苦练内功、商务英语专业应与企业紧密合作发挥区域优势、翻译专业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均对当前外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
今年的论坛还对《华东外语论坛》第10辑的入选论文作了点评和解析,同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在主旨发言与分组讨论中,专家们还对论文撰写、论文质量与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点评,以进一步推动华东外文学会学术交流工作的开展。南京大学的戚焱老师、厦门大学的高云端老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邵毅老师、浙江师范大学的陈崇崇老师和福建农林大学的林美珍老师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提供了学术图书作为奖品。闭幕式上,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姚君伟教授从厦门大学手中接过论坛承办权,并热情邀请代表明年相聚南京。下一届论坛将由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和南京大学承办。
一年一届的华东地区外语论坛是华东各省外文学会每年秋天不见不散的学术约会,老师们群贤毕至共议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大计与对策。第12届论坛在厦门圆满闭幕,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兄弟院校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共促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发展!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