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长篇小说《死海之滨》中文版首次推出——继2012年《沉默》之后远藤周作再次探寻爱与信仰

作者:刘梦蝶   2019年10月1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死海之滨》由浙江文艺出版社于2019年9月出版。本书是日本文坛巨匠、芥川奖获得者远藤周作继2012年《沉默》之后又一部对宗教与信仰、神性与人性进行深刻探讨的长篇小说。远藤周作将笔触伸向每个人心灵中那片暧昧幽深的地带,运用细腻复杂的心理描写剥开真实的人性百态。

《死海之滨》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日] 远藤周作
译者:田建国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于2019年9月重磅推出日本文坛巨匠远藤周作的长篇小说《死海之滨》。该作是继姐妹篇《沉默》结束七年后远藤又一部对宗教与信仰、神性与人性进行深刻探讨的砥砺之作。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远藤周作的名字并不陌生。此前他已有《沉默》《深河》《海与毒药》与《哀歌》等作品被陆续引入国内。同时国际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翻拍的同名电影《沉默》也于2016年在全球各地上映,并获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这次的《死海之滨》为首次被翻译为中文版与读者见面。远藤在该书中提出了“人们究竟在向神渴求着怎样的爱与救赎?”一问,描绘了二战硝烟下牺牲与苟且背后的人性抉择,同时探寻了信仰之间追随与离弃的终极问答。

远藤周作天主教作家的身份让他即使身处群英荟萃的战后日本文坛,也因其深沉严肃的宗教主题在同辈中独树一帜,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盛赞他是“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1923年,远藤出生在东京的一户富裕人家。1955年,他凭借《白种人》获第33届芥川奖。1958年,作品《海与毒药》同时获新潮社文学奖与每日出版文化奖两项大奖。1966年,作品《沉默》获谷崎润一郎奖。1972年远藤谒见罗马主教,并为完成作品《死海之滨》特地前往耶路撒冷考察。在他3岁时曾随家人一同迁往大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尽管这段回忆于他而言并不愉快,父亲的外遇让幸福的家庭分崩离析。远藤跟着母亲回国后住进姨妈的家中,并受姨妈影响在12岁和母亲一同受洗。在与江藤淳的一次采访中,他谈到对母亲的爱和家庭的不幸使得信教成为他的一种救赎。

《死海之滨》延续了远藤在《沉默》中借主角罗德里格发起的绝望质问:神为何要对人们的悲叹声无动于衷。故事在双重的时空下展开,现代的“我”在死海之滨追寻耶稣的足迹,耶稣时代的众人则跟随着耶稣见证他如何一步步完成献身。来到耶路撒冷的“我”在从事《圣经》研究的好友户田带领下共同游览留存的耶稣遗迹。旅途中“我”回想起学生时代遇到的修道士“耗子”。他利用教徒身份牟利,怯懦贪婪,最终死在了集中营。“我”发觉自己其实也同“耗子”一样,弱小而卑鄙,背叛了耶稣却又从未将他遗忘。门徒追随着耶稣踏上前往耶路撒冷的朝圣之旅。渴望奇迹的人谩骂耶稣的无力,门徒将他离弃,大祭司用他充当政治斗争的牺牲,犹太总督在他苦痛的双眼下遁逃,旁观者哄笑他的狼狈,最终在百夫长的注视下耶稣吼出一声“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后拥抱死亡。这是一段追寻耶稣真实面貌的朝圣之旅,也是一部探寻爱与信仰的长篇力作。

谈及这部作品,远藤表示:“多年来,我一直将自己投射在《圣经》中那些熟知耶稣却最终离他而去的弟子、祭司和其他各类男性人物身上。近年,我一直想提笔写写行走在死海之滨和犹太荒野的耶稣,然而我最终描绘出来的却是耶稣在被其改变了人生之后,舍他而去却终究无法将他忘怀的那些人眼中的形象。”《死海之滨》是继《沉默》之后,远藤周作又一次对信仰文学的挑战,在对“罪与罚”命题的浓厚思考之外,也对信仰为何物进行了更为沉重的追问。他在延续《沉默》对信教与弃教行为的意义进行解读的同时,也对爱同信仰之间共通而不可磨灭的联系给出崭新的诠释。正如日本文化勋章获得者山本健吉所言:“就像女人会渴求男人的爱一般,耶稣用“爱”将世人拥入他的羽翼……远藤选择在死海之滨的荒野上写下耶稣一生中最为艰辛漫长的痛苦。”可以说死海之滨既是远藤周作探寻信仰的起始之地,同时又是他追逐爱与救赎的终点。日本著名评论家河上彻太郎称赞:“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耶稣受难、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战时日本对国民控制的情景。”

(本文编辑:杨子欣)

作者:刘梦蝶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