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燕云在望:“永久黄”西迁往事1937—1952》新书座谈会在2024天府书展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1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天府十月,金桂飘香。10月11日,一年一度的天府书展在成都市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当天,由商务印书馆主办的“西迁史诗,蜀地传奇:《燕云在望:‘永久黄’西迁往事1937—1952》新书座谈会”在主会场1号馆成功举办。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陈晗雨、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总编辑刘玥妍、本书作者龚静染和文史学者岱峻出席了活动。

《燕云在望:“永久黄”西迁往事1937—1952》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龚静染
出版时间:2024年07月

“七七事变”后,中国化工骨干企业团体“永久黄”(永利碱厂、久大精盐厂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简称)的千余名员工及家属冒着敌人的炮火,排除万难,携带机器设备西迁四川,在人烟稀少、满目荒凉的土地上先后建设了永利川厂、自贡久大模范盐厂和十余家小型工厂,以维持生计、支援抗战。永利川厂所在地被命名为“新塘沽”,为的就是“燕云在望,以志不忘”。本书采用非虚构文学写作方式,以大量一手档案、文献和亲历者口述为基础,呈现了一部民族化工业西迁的壮阔史诗,勾勒出范旭东、侯德榜、李烛尘、孙学悟等爱国实业家和科学家的奋斗群像,歌颂了爱国、创新、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

(刘玥妍、龚静染、岱峻围绕图书内容进行对谈)

本书作者、作家龚静染进行了主题发言。近年来,他致力于川蜀人文历史书写,强调平视历史的非虚构写作观念,其代表作《李劼人往事》(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版)斩获了国内多个文学奖项。他提到抗战时期,教育要讲西南联大,文化传承要讲李庄,科技和实业一定要讲五通桥。他写作这本书,前前后后花费了二十年之久。所涉人物之繁、线索之散、细节之碎,超过了他之前写的任何一部作品,“为了这本书,真的是从青丝熬到了白发”。

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总编辑刘玥妍主持了嘉宾对谈环节。《发现李庄》作者岱峻先生,在好友龚静染的写作过程中与他交流颇多,非常理解对方的写作观念,“他的写作从家乡五通桥开始,但读到后记的时候,他站在了天津的大海边”。作为同行和文史学者,他提到这本书的写作和研究对象虽然是工业,但不要被“工业”两个字吓到了,其背后写的还是人,讲的就是爱国实业家们抗战救国的经历。龚静染也提到了书中的一个细节,侯氏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先生的孙辈在回忆爷爷的生平时说,他一心扑在学术研究上,不讲究吃穿享乐,唯一的爱好就是吃干虾米。这个零食背后寄托的其实是侯先生对故乡、对大海的思念之情。“永久黄”就是在海边发展起来的,企业同人为避战祸西迁四川,但他们仍抱持理想信念。正如创始人范旭东先生所言:“我们的事业在海洋。”作为出版方的代表,刘玥妍认为商务印书馆和“永久黄”团体有着相似的经历,都对中国现代化有开创性的贡献,又同样经历了战火、历经艰难重建,有着相似的精神气质。因此希望通过出版,将“永久黄”的故事及其精神实质呈现给广大读者。

线上和线下的观众通过嘉宾们的真诚分享,共同穿越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重温了“永久黄”团体的英勇抉择与辉煌成就,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书生意气、家国情怀。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