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历史的读者,对郭建龙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汴京之围》、《盛世的崩塌》、“帝国密码三部曲”等等,他的每一部著作,几乎都能引起巨大关注。
有人喜欢用够犀利、视角独到、富有启发性来评价郭建龙的书。但更狠的评价,莫过于“再不看又要绝版了!”
这一次,他的新书《失去的三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把历史切片聚焦在被许多人误解的一段重要的漫长时光,讲述了从隆庆开关到鸦片战争,中国走过的一条三百多年的弯路。
《经纬度丛书·失去的三百年: 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郭建龙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明末到晚清的三百多年里,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开放与失败?为什么三百多年过去了,中华民族在睁开眼睛之后,又选择了闭上眼睛,不仅没有迎头赶上,反而最终形成了封闭,从此彻底和世界隔绝了呢?这个历史过程是如何形成的?又是为什么呢?
郭建龙的这部中国史新作,追溯了从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这三百多年里,中国的开放与失败,曾经的盛世到后来的衰败而被动挨打,这个历史期间的客观得失与经验教训。
失去的三百年是哪三百年?
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试探的百年,时间从1516年到1644年,从隆庆开关到明末清初,讲述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也曾经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第二部分是跌宕的百年,时间从1644到1735年,剖析清朝早期的开放如何发展成中期的封闭的。第三部分是锁死在系统中的百年,时间从1735到1840年,这个时期的西方从大航海走向工业革命,而中国却关闭了大门,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当西方人从大航海走向工业革命,最终铺向世界的时候,中国却拐了个巨大的弯,最终彻底浪费了这三百多年的机会。”
郭建龙在书中写道:“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不想让这宝贵的三百多年淹没在一句‘闭关锁国’之下,而是要让读者看到,中国也曾经有机会去学习西方、向世界开放,不管是在技术、商业、资金还是制度上。也让现代读者明白,中国历史上不止一次发生过对外开放,但如果不吸取历史的教训,就会回归封闭的原点。”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