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明天出版社出版了《金色的草帽》。这是一部儿童文学插画小说,适合6岁到8岁的孩子阅读。在这本书中,以作家的真实成长经历为蓝本,讲述了童年时代的生活趣事,反映了温暖的手足之情与可爱的童年情趣。在这本书中,用散文的风格,讲述了18则儿童生活的故事。每一个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巧妙衔接。在这些故事里面,呈现了一个个童年生活的场景。可以看到老北京大院里面的孩子们,他们买皮鞋,做灯笼,放风筝,集邮票。童真世界的故事,既趣味盎然,又充满生机,充满智慧,体现出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启迪小读者们,从小懂得尊重他人,树立高尚的理想。
《金色的草帽—大姐小弟的故事(1)》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作者:肖复兴 著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这本书的作者肖复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各类作品两百余部。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人民文学特别奖等。著有儿童小说《红脸儿》《兄弟俩》《春雪》《水上花》《风啊吹向我们》等。
《金色的草帽》这本书作者的全新儿童文学力作,属于“2024学前及中小学生暑期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二年级选书。在这本书中,讲述孩子们小时候的有趣的故事,演绎老北京胡同里的童年欢喜剧。反映了老北京的地域风情,充满了时代气息。
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曾说:“只有当我们成为大人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懂得童年的全部魅力。在童年,一切都是另一个样子。我们用明亮而春天的目光观察世界,在我们的心中一切都似乎明亮得多。”
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作家记忆中的童年。那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世界,有树阴下的斑驳的阳光,有一阵一阵的此起彼伏的蝉鸣,远远近近,可以听到孩子们的笑声。还有很多好玩的玩具、欢闹的游戏,还有讲不完的神仙鬼怪的故事。在小时候的寻常的时光中,总是有着美好的回忆。
这本书有几个独特的亮点:
第一 ,在这本书中,走进大作家的小时候,探寻金色童年的精神密码。
作品取材于作家的真实生活往事。书中,讲述了一个8岁的孩子,与他的姐姐、弟弟之间的有趣故事。姐弟三人年龄相差悬殊,聚少离多,却彼此手足情深。在盼望团聚的日子里,兄弟俩既互不服气,又亲密无间,演绎出一幕幕活泼的童年欢喜剧。
在这本书中,记录童年的桩桩小事,传递岁月深处的关爱与温暖。作家介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写作笔法,使每一篇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内部巧妙衔接。一桩桩生活趣事里,反映了童年时代的温情,也蕴藏着童年丰沛的生命力与闪亮智慧。
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手足间的关爱与温暖如同明媚的阳光,穿过七十余年的岁月迎面而来,启迪小读者学会走出个人的小天地,懂得分享、尊重、理解与关爱他人。
第二 ,在这本书中,还原寻常家庭的松弛感,洞察朴素生活里的智慧。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大姐小弟的故事不仅传达出同胞手足间的温暖感情,也从侧面描摹出一幅寻常家庭的生活画卷。
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情节,面条煮成了一锅糨糊,摔碎了父亲的宝贝酒杯,等等。兄弟俩和普通孩子一样,成长中并非处处美好,时常会犯错。尽管也少不了挨数落,但父母的教育里更多的是包容、理解。
作品不仅勾勒出童真世界的美好,也传达出家庭教育的智慧,启迪孩子在阅读中学会关爱与尊重, 也引导父母感知和谐家庭关系中所滋养出来的孩子的健全人格。
小说传达出和谐家庭的教育智慧。比起道理说教、严格惩戒,或许,孩子们更需要的是理解、信任与尊重,以及潜移默化的引导。
第三 ,在这本书中,一个个京味十足的有趣故事,让读者感受老北京的地域风情。
书中的作品,以质朴自然的散文笔触,深入岁月的深处,讲述老北京胡同里的童年趣事。书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做灯笼、放风筝、捉土鳖、集邮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场景,既饱含童年特有的天真与情趣,同时也笼罩着浓郁的老北京地域文化气息,以小见大地折射出历史沉淀的城市文化精神与民风人情。
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老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的胡同,还有著名的前门火车站、劝业场等。这些景观承载着城市文化的记忆。在书中的叙事中,穿插描写了大量的老北京地域文化景观,为小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可感的童年生活现场。
书中,充满地域特色的童年书写,让作品增添了幽默、敦厚的文化气息,启迪孩子们在阅读中拓展视野,感知老北京的文化传统与风土人情,探寻可记忆的民间传统。
这本书出版以后,好评连连。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说,一口气读完这部小说,在故事里,不仅看到了姐弟三人以及一家人之间的感情,还看到了少年的成长,看到了那个时代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自己也在北京长大,一切都觉得亲切无比。
儿童文学评论家、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说,在这本书中,作者力透纸背的童年写作,让作品满篇都洋溢着诗性的光芒。书中,在日常生活的记叙中,看见了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文学能够使生命以另一种形态永恒存在,这就是大作家和好作品的模样。作者的儿童文学创作已经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这本书中,用洗练通透的文字描绘了栩栩如生的童年形象,让读者感受到童真世界欢乐与智慧。
《儿童文学》杂志主编、编审冯臻说,在这本书中,借助散文化的笔法,用一个个属于生活片段的小故事, 写出了儿童情趣和手足情谊,也将读者带入充满着浓郁时代气息的童年往昔,感受老北京风土人情中的情致和韵味。
作者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写道,“在这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浓缩在一年的时间内,让内容紧致一些,如水收进一个瓶子中,而不要任其漫延,只让四季变化点染其间,起承转合。书中所有的故事,除一节发生在乡间,其余都发生在北京,而且大多在一个四合院里,螺蛳壳里做道场。”整本书以四季时光流转为线索,讲述了发生在北京四合院里的童年往事。
在这本书中,在一段故事的后面,还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让小读者们在阅读过后,可以进行思考,加深印象。
比如,在这本书中,描述了四合院里面不同季节的童年记忆。书中讲到,在这个四合院里,每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乐趣。在冬天的时候,可以看到孩子们手工制作的灯笼。赶上大雪纷飞,在院里打雪仗、堆雪人。在炎热的夏天,孩子们用酸枣面儿、从拉冰车敲下的冰块和白糖自制酸梅汤。还有那盆不开花的紫罗兰,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开花呢?极具北京特色的童年生活,这就是作者口中的“京味童年”。
在这一段文字的后面,让小读者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故事主要发生在哪里?
2.因其地域特色,作者描述了哪些民俗风情?
3.封面上的“京味童年”,你觉得它的意思是?
书中,还鼓励小读者们,在阅读的时候,用笔进行圈画标注;阅读后,进行归纳总结,感兴趣的可以完成表格的填写。
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孩子们放风筝的故事。书中讲到,城墙砖缝里长出来的野柳树,都已经长出叶子,绿得格外清新鲜亮。一些野花,红的,黄的,紫的,也争先恐后地开放了。蒲公英更是铺满在砖缝间,冒出黄色的小花,星星般闪闪烁烁,在清风中摇摇晃晃,好像欢迎我们的到来。在这里放风筝,真是痛快,没有任何遮拦。天蓝得像雨洗过一样,显得格外高,风筝飞上天,想飞多高就能飞多高。
这时候,来城墙上放风筝的孩子有好几拨儿。大家彼此心照不宣,都有比试高低的意思,暗暗在较劲,看看谁的风筝放得好,飞得高。
小兄弟看着天空中有这么多风筝,嘴里嘟囔着:“风筝放得再高,也没有鸟飞得高啊。”
他听了,不以为意地说:“那是!风筝又不是鸟”。小兄弟看了他一眼,又望望天上他们的风筝,半天没说话,不知道他心里在暗暗地想什么呢。
后来,小兄弟说,“我能让咱们的风筝变成鸟,你信不信?
他觉得,小兄弟说的话太可笑了。
在这本书中,还讲述了孩子们在冬天打雪仗的故事。书中讲到,在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孩子们常常到院子外面去堆雪人。堆雪人就像堆积木,静静地完成就可以。打雪仗,可不能那么安静,得有你来我在,交互扔雪球。孩子们叫喊者,疯跑着。雪球跟着他们一起跑。飞扬的雪球,在上空往来穿梭,落在人的身上,就开了花,雪花四溅,很好玩。所以,他们男孩子喜欢打雪仗。
下雪的那阵,他正写寒假作业,差一点儿就写完了。等写完后跑出屋,没想到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孩子们已经拥挤在一起,喧闹声一片。他们都在互相扔雪球。好多雪球打在人家玻璃窗上,惹得人家出来大声嚷嚷。小孩子们用一片欢笑作为回答,那劲头比过年还要热闹。
可惜,他弟弟不在,弟弟上午跟着妈妈去大姨家串亲戚去了。弟弟赶不上打雪仗了。
在这本书中,用散文的写作笔法,讲述了生动感人的童年往事。书中的每一篇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内部巧妙衔接。在一桩桩生活趣事里,浸透着手足之间关爱与相互尊重,也蕴藏着童年丰沛的生命力与闪亮的智慧。启迪小读者,学会理解与尊重他人,提高自己的修养,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健全的人格。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