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国际文学周的第三天,“从黄山到乌鲁鲁——周小平《从人群走向荒漠:我与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故事》分享会”在朵云艺术馆举办,周小平与著名学者、翻译家、上海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光林围绕《从人群走向荒漠》一同讨论了周小平绘画与文字创作中的文明叙事、身份认同、文化交流中的理解、冲突与思考等多个主题。
《从人群走向荒漠:我与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故事》是艺术家周小平回顾30年来创作经历的非虚构作品,在书中他细致而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因缘际会中走入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生活,被后者接纳为家人:周小平凭借绘画作为理解的钥匙,在对质朴的人、壮丽的风景以及神秘的仪式与梦境的描摹中,理解原住民文化,关注生活在文明边缘的他们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艰难处境。
《从人群走向荒漠:我与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故事》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周小平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周小平最初在中国黄山习画,后因一次偶遇远赴澳大利亚,遇见了乌鲁鲁巨岩,开始了与原住民长达三十多年的友谊。在分享会中,他讲述了深入澳大利亚原住民社区的经历。三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旅行中他遇到了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他开始深入了解他们。一直到今天,他还与原住民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澳大利亚原住民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荒漠和丛林。周小平结合自己的画作向读者分享了荒原与丛林中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与艺术创作。他结识了一位猎人,白天出去打猎,晚上回来的时候就烧烤,因为他们二人都是艺术家,因此每天闲暇的时间二人就开始画画。“我们画画的时候没有什么规矩,就坐在那儿背靠背,旁边是篝火,然后有一张纸或者画板在那儿,他画两笔,我画两笔,不需要更多所谓的言语上的交流,但是我们都知道对方想做什么,这可能就是默契。”
王光林随后指出,周小平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与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的融合,强调了自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看到周小平的话,我自然地想起我们中国古代的绘画,崇尚自然,在大自然中,人类很渺小。自然在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这很显然跟西方主流的以人为主的绘画形成了对照。”
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面,是真正原住民生活的内核。周小平在被原住民接纳之后开始参加他们独有的文化传承的仪式,渐渐地在原住民的一支脉络里得到了一个身份。周小平与原住民的生活最终呈现在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和写作中。王光林认为《从人群走向荒漠》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再现,“书中很多画看上去是似梦非梦、似醒非醒,你要进入他的梦里,才可能充分理解。很多人说看不太懂,因为他做什么梦也不太清楚,只有进入他的梦或者做过同样的梦,你才会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引发了我们对于梦幻和现实的思考。人是非常复杂的动物,我们有时候看到一张图片很漂亮,但是画上这个人怎么样是不知道的,要了解这个人,必须进入他的心里,看他在做什么样的梦,这样我才能对这个人有充分的了解。”
周小平表示了认同,随后补充:“在书中的一幅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三角形的风和雷电。你会想这个三角形怎么会代表风和雷电呢?所以有时候我们学习和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时候,从我个人来讲,我就会想到他的视角、他的思维,为什么我跟他不一样,他为什么会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现,是另外一种语言和思维方式,这些和他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有极其大的关联。回到大自然里,你慢慢再去体会这种视角、思维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就会发现他们跟我们有很大的区别。”
周小平的画作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两种文化的合作。周小平认为:“文化的合作不是一种简单的拼接,文化的理解、碰撞之后产生出的新的概念、思想和形式才是真正的文化结合后的产物。”
澳洲有很多原住民的画家的共性特色似乎都跟梦幻有关。王光林提到,许多澳大利亚原住民画家的作品都带有梦幻色彩,而周小平的作品也展现了类似特点,结合了中国文化与原住民文化的独特灵感:“个体的梦实际上具有很多独特,往往艺术家灵感创作就是这样,什么是优秀的作品,就是在他画完画的基础上,把中国的文化和澳洲的文化、原住民的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灵感。”
在分享会的尾声,周小平与王光林分别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在交流的过程中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外来的艺术和文明。周小平认为“尊重”是一种答案:“以澳洲的原住民为例,这么多年我能够被原住民所接受,我能在他们的环境里生活,一切是什么原因?就是尊重。当你尊重别人的文化,你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你离开了尊重,矛盾、冲突就会增加。”王光林则秉持包容开放的态度:“一个优秀的文明、优秀的文化诞生之后,所有权就不单单属于这个地区的人种了,它属于全人类。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善于吸收其他优秀文明文化的国家,肯定会得到充足的发展,也会繁荣富裕起来。”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