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红军哥哥”张品成:用文学的方式做好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刘瑞丽   2023年05月1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今年春天,张品成的新作《寄往春天的家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几十年来被青少年读者亲切地称为“红军哥哥”的他,这本新书依然刻画的是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张品成近四十年来专注于红色题材儿童文学创作,作品不断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诸多重要奖项,并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已成为红色题材儿童文学“头部作家”。他说,自己对红军话题的关注和情感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缘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他希望用文学的方式,对更多的当代少年儿童做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寄往春天的家书》是一部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向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抗日题材儿童小说,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上高会战”期间,发生在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成员为妇女和儿童)里的故事。作品以一个孩子的视角,通过战地服务团这个切口,展现出全体中国人在抗日战争中勠力同心、顽强不屈的精神气概。

张品成

“我二十多年来特别想写一个故事,给自己一个交代”

十八岁那年,张品成成了一名知青,随十几个同伴一起,被下放到离省城南昌六十多公里的地方。那是高安县的一个公社,过去叫团山,后来改名汪家。这两个地名都极普通,但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桩惨案却非同寻常。1939年8月18日,七个日本兵把团山附近的六百多名群众围入团山寺内,用火活活烧死。这就是震惊世人的“团山寺大惨案”。

张品成居住的村子叫官田,知青点离村子有些距离,得去老远的地方挑水。奇怪的是,不远处就有一眼老井,隐约能看见井下是有水的,却荒废在那儿不用。张品成和其他知青自作主张淘起井来,没想到一连淘出三具骷髅。听当地人说,才知道当年那场交火持续了近一个月,日本兵和中国军队生死拼杀。那一天,村里有人远远地看见日本兵把几个俘虏推进那口井里,往井里填上土。 也就是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去那井里挑水,那口古井就荒废了。

那次“交火”,史书上叫“上高会战”。上高与高安县相邻,“上”是指上高,“高”是指高安,“上高会战”中的“上”和“高”是上高和高安的简称。张品成下放的高安县汪家公社和近旁的伍桥公社,其实正是“上高会战”主战场。

他说,“我一直很想写一个故事,把‘团山惨案’和那眼古井中的几位无名烈士写进去。”这几乎成了他这么多年创作生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

张品成的文学创作生涯起步很早,1978年考上大学读中文系,1981年开始尝试写小说。他在部队大院长大,十一岁随着家里下放到红军战斗过五年的江西赣南革命老区,听了大量红军故事,于是就想创作以红军为题材的成人文学,尝试了一些短篇、中篇的创作。

1987年,张品成进入鲁迅文学院,和余华、迟子建等同班学习创作。为了写作,他在80年代重走长征路,把赣南十八个县里红军走过的地方重新走了一遍,采访了数百名健在的老红军。1989年,已经成为专业作家的张品成在江西大型文学期刊《百花洲》上发表了一部红军题材长篇小说,然而在评论界引起争议。外界的批评给他很大打击。1991年从江西调到海南后,他一度打算放弃写作。

“那部长篇小说引发的批评对我打击相当大,我此后三年没写东西。但是我对红军题材的关注以及对红军的情感,不是一天形成的。我放不下。我觉得中国文坛里面,像我这样热爱写红军的作家不多。我做的那些采访、搜集的素材浪费了也太可惜,所以我还是要写。”张品成说。

张品成还是写红军,只不过他把主人公的年龄放低了,开始写成长阶段的小红军。他的中短篇小说集《赤色小子》得到小朋友的热烈欢迎,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1995年陈伯吹儿童文学奖、1995年海南省优秀精神文明产品奖、第二届“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一战成名”后,出版社和文学刊物找他约稿基本上都围绕红军题材,业界和青少年读者叫张品成“红军哥哥”——直到现在,很多小读者仍这样叫他。

进了大学校门后,张品成读过关于上高会战的大量史料,那一年的枪炮声一直在他内心深处轰响。多年以后,《寄往春天的家书》出版,他说这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但更像完成了一个自己对那段历史的承诺。

家书是战争胜利的喜讯,也是英雄报国的壮志

张品成原本想拍一部电影,因为各种原因耽搁了,就把它写成了小说。书名原本不叫《寄往春天的家书》,叫《笑脸如花》,因为电影里面有一个情节是为每位即将上火线的将士照张相,帮他们写一封信。这些照片在暗房冲洗时被红灯照耀,像极了一颗树上盛开的花。后来为了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改成了现在的名字。正义的战争是为了实现和平,这就是春天。

《寄往春天的家书》里的主角——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是在1937年淞沪战役爆发后,由全国抗敌慰劳总会上海分会会长何香凝组建的。团长就是何香凝的秘书胡兰畦。服务团成立时团员来自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办的女工夜校,其中九名学生、一名教师。她们平均年龄不足十九岁,几乎都是党团员。在随后三年的征途中,服务团跟随国民党主战派十九集团军罗卓英部,转战全国八个省份,沿途通过唱歌、演戏、办壁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鼓动军民抗日,救护和慰劳伤病员,调解军民矛盾等,做出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并受到国共两党的嘉奖。随着反共高潮的到来,服务团撤出了国民党军队,大多数团员参加了新四军,有四人辗转去了延安,大家继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张品成着力表现的是中共领导下的抗日英雄。上高会战是全民抗战的典范,没有后方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在兵力、武器全面落后的情况下,想要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后勤支援力量的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是抗战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张品成表示,这次创作最花精力的地方,就是既要写出战争的全貌,又要写出中国人进行抗日战争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顽强精神。既要表现战争残酷,又不想让主人公直接处于枪林弹雨中,也不想让读者看到更多的血腥,好像难以处理。“但以我几十年创作的经验,觉得并不是太大的难事。想以小见大,以侧观全,窥一斑而知全豹,那就要看作家对人物及情节细节的把握,看作品的结构和布局,看语言和其他创作方法的发挥。”

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孩子的视角,通过战地服务团这个切口,展现出全体中国人在抗日战争中勠力同心、顽强不屈的精神气概,“写信和拍照虽然是服务工作,不是主要工作。我选取书信和照片这样的小角度来反映很大的一个场景,还有人的精神——这支军队的精神世界,这就和别的抗战小说完全不一样。”

在故事里,“小鬼”韩世得是总司令的马夫,但自从总司令有了辆“铁马”,他这马夫就变得可有可无了。韩世得不甘心,他虽然是个马夫,但也是个军人,为了证明自己,韩世得主动要求去前线。到了地方,韩世得才发现自己来的并不是真正的前线,而是战地服务团,团员都是女人和孩子。在战地服务团里,韩世得认识了新的伙伴,他们学习文化、做抗日宣传、练习护理伤员、帮战士们拍照传家信,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前线战士提供服务,为抗战胜利添砖加瓦。但战争的残酷不断地冲击着他,令这个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深切地体会到了敌人的可恨和胜利的不易,从而在战火的洗礼中得以蜕变、成长。

服务团在前线为将士照相和写一封家书,张品成花了很多笔墨。他说,“战争背景下,人的生死只是一瞬间的事,炮弹一过来,生命就灰飞烟灭。如果战死,战士就等于给家里寄了一封遗书,留下遗照;如果胜利了,活下来了,那它们就是报喜的家书。”

照相和写信两大情节的选择和展开,在《寄往春天的家书》中非常重要。这两个情节也有真实成分在其中——改革开放后我国曾经给上高会战的烈士们修筑墓群,就使用了当年留下的照片。

张品成的一位朋友在给他的来信中说道,“您磅礴大气、收放自如的笔触,使这部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突破了文字所能企及的边界——比小说多走了一步、走在迈向电影的进程中——您赋予了这部战地英雄记以壮阔的场景感,情节跌宕起伏,可读性强;人物命运与家国情怀的结合,给人以更多的感动;您笔下有春风春雨、油菜花田、蜂蝶飞舞,而残酷的战壕就在如画风景中,赣北乡野一切的美、服务团女子与娃娃兵们的生命之美,都构成了对战争罪恶如泣如诉的指证。”

“我希望用这本书给孩子们树立一种精神信仰”

“红色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必须给孩子树立一种精神信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精神谱系。”张品成的作品非常关注题材内容和精神的当代价值,“虽然是历史题材的作品,但我的立足点是它必须让任何时代的儿童都能够阅读到感兴趣的东西,或者是能对他有感悟的东西。它不是单纯的一个红色历史书籍,单纯地进行一些红色教育。这个书的内容要和孩子的个人成长紧密相连,一定不能脱离当代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他成长经历。”

这本书的创作出版对张品成来说不仅是完成了一个心愿,他也希望看到书的小读者能够有三个收获:

“第一,他们通过我这本小说知道有一个上高会战,知道我们中国人民的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是怎么样的一个状态,从而让他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历史。

第二,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这本书里写到的差不多都是16岁以下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可以看一看当年他们的同龄人在战争年代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知道现在的和平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血的代价换来的。

第三,让孩子从小树立努力奋斗的精神和意志。中国现在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的父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代的孩子应该从哪些地方去获取能量,去树立自己的目标,重构自己的理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对他们提供一些引导。”

主题出版不是赶风口,快餐式创作是对读者不负责任

《寄往春天的家书》延续了张品成一贯的创作风格,在讲述战争故事时并不是对人物简单拔高,而是注重主人公生长情境的营造及其成长过程的描写。小红军在成长阶段会犯很多错误,有些甚至是严重的错误,一个人的成长是通过不断纠正错误,才最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张品成认为,“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就是金子,小红军也不是。他们是从矿石慢慢锤炼出来的金子。”

  《寄往春天的家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列入“青少年红色文化课堂”主题教育书系出版。针对近年来的“主题出版热”,作为深耕红色题材儿童文学近四十年的代表性作家,张品成对“少儿主题出版”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一定要有好故事。现在有些红色读物故事生硬,历史呈现虚无缥缈,为了主题出版而“主题创作”,虚构的故事显得很“假”。写故事的时候,不能把政治概念、口号直接植入到文学作品里,必须有故事情节和精神谱系这种软着陆的东西,有当代性,让任何时代的儿童都能产生阅读兴趣。

第二,故事情节和语言等不能脱离当代孩子的成长经历和阅读兴趣。作品必须让儿童爱读,能沉下心去读,有真情实感,有感染力。例如,《赤色小子》出版后,曾有多位读者为作品所感召,少年时立志从军,后来参军保家卫国;还有人把故事改编成话剧在大学校园演出。这部作品已出版28年,不断再版,依然有很多读者被书中赤色少年的家国大义和革命精神所感染。

《寄往春天的家书》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品成 著
出版时间:2023年02月

张品成认为,“主题出版作家不能赶风口”。现在大力倡导主题出版,这类题材的作品可能容易出版些,但是作家如果因此就草率地对待创作,这是对读者极不负责任的。主题创作千万不能出现快餐式创作。他还指出,主题出版的创作和中国革命史紧密相连。“主题出版涉及的内容很大部分是党的历史、国家发展的历史,这是对青少年教育所提倡的;另一方面就是精神谱系这种历史线索,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这需要作者对中国革命和中国近现代史相当了解。”

作者:刘瑞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